新浪首页 > 文化 > 文字 > 正文

中国人越来越不浪漫了--追回我们的古典生活

http://cul.sina.com.cn 2006/01/09 21:19   深圳商报

  作者:严凌君

  地球已成村庄,国界却未消亡。非英语国家纷纷标举文化的多样化顽强抵御经济的一体化,为民族生存把根留住。《圣经》说:巴别塔通天,上帝也恐惧,所以拆散高塔,驱散人群,变乱语言。似乎上帝也不喜欢全球一体化。

  中国何以成为中国?有没有一种专属于中国人的心灵、情感、思维和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市场经济,五千年对五百年。文言与白话,五千年对一百年。生活在白话时代的中国人,一直在述说屈辱、耻辱与愤懑,古典的辉煌似乎遥不可及,似乎不属于我们,就像孱弱的子孙羞于提及先人。遥想当年,五千年中国人也不是白活过来的,看看古人活得有滋有味的地方,或许有助于我们现代人走路稳当。

  我们要知道中华民族文化的好处,才能高高兴兴做一个中国人,是这样吧?在钦定的《二十五史》之外,还有一个深厚广大生生不息的民间,汇聚着中国文化的主流,是真正的中国民众选择的历史。且让我们简洁还原一点中国古代的日常生活情调,展示民间的人性生活场景,看中国人如何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有韵的童年

  总是在那些星月灿烂的夏夜,庭院如洗,西瓜新切,纳凉时分,中国孩子的黑眼睛里游动着满天星光,像一群小蝌蚪,刚长出小尾巴的。孩子们从彼此的眼睛里数星星:“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没有一个生命是微不足道的,没有一个人是可有可无的,地上一个人,原本就是天上一颗星啊,每个人都是世间的珍宝。缕缕星光,人间天上,息息相通。孩子,你的生命是如此尊贵,活着,就要让自己闪光。而我们的人生启蒙课程,就是在明晃晃的月光底下,背诗歌,念文章:“月奶奶,明晃晃,开开门儿洗衣裳;读诗书,念文章,看看排场不排场。”

  只有一颗星星的天空就不成天空了,每个人的生存都要依赖他人的生存。即便你晚上无法安眠这样的小事,也需要别人为你排解。“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念,一觉睡到大天光。”大人们相信,只要一张巴掌大的红纸墨字,贴在街头巷尾醒目之处,让“过路君子念一念”,你这个“夜哭郎”就会“一觉睡到大天光”。这是对周围人的善良品性的充分信任吧?或者说,信任善良,就能祛邪驱魔。

  古中国的孩子就是这样在母亲的眠歌一般的天籁之音中开始他的求知之旅的。从童谣到启蒙识字课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都是有韵的读物,而创造性的“作业”也是有韵的对联和格律诗。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笠翁对韵》)。天地间,每一件事物都不是孤零零的,都能找到另一个相对应的事物,两者配对,构成对联,构成诗,构成画,构成音律。古人给事物配对的努力,催生了中华国宝——格律诗的诞生与宏大,推广了天地和谐的自然观,让莘莘学子从小的日常功课中,融入了对天地万物生命和谐的人生体验。对联、对句、对诗,不只是一种写作训练,更是一种人生训练。从小,习惯用一种和谐的眼光审视世界,长成后,心胸可以雄阔得容纳万物。

  养成一名君子

  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用道德与才学的两项标准要求弟子,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品德高尚、才华卓著、内心和谐的“君子”,而不是成为品格低下、巧言令色、内心龌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人”。此后,“君子”与“小人”这一组相对概念,成为中国读书人自我约束的杠杆,它是如此简洁明快,两千多年来,一直在提升着中国人的品质。

  我臆想,《论语》一书的核心是造就一种新人——“君子”,如同后世尼采呼唤“超人”的用心相同。皇帝是“天之子”,而君子是“君之子”。直系血脉下来,自是正统。以革新人种为目的,以君子为目标,而仁义礼智信等等不过是指向目标的路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路重点站台。后人买椟还珠,孜孜求索路径,结果歧路亡羊。

  孔子温柔敦厚,孟子则尖锐刚猛。自陈“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孟子,又提出了做人要做“大丈夫”的观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清人顾炎武则拎出“廉耻”一词,作为士君子做人的底线。道理很浅显:知识分子是一个国家的大脑,这个群体集体无耻,整个民族就会大难临头。明人洪应明以一本格言体小册子《菜根谭》行走江湖,“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却并没有饿着肚子喊口号,有高度的自尊,却又体贴人情;有入世的心念,又表现为潇洒的意趣。至此,中国书生人格追求的大模样就出来了。

  清白的儒者有一股清新浩然之气,维护着人世的希望不坠;腐败的儒者却像政客嘴脸,不让人活得自然。而一般儒者都执着于教化事功,集体丢失了潇洒的意趣。这个心灵空白,要靠道家来填补。

  田园的心思

  老庄对中国文化的意义,就好像一枚硬币有两面一样不可或缺。多亏了道家,中国书生在治国平天下之余,还有一个自我生存的提醒,给自己留一条活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这个田园不是一亩三分地,而是胸中一点拳拳之地,人的心灵家园。不堪官场的污染,回归心灵的净土。它的生态,也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归隐,而是亲近土地,将身心安放在不藏机心的大自然,得大自在的生活方式。真正的归隐其实是归隐于自己的内心安宁,所谓“我心安处即为家”,而不必青山绿水终南捷径。陶渊明的自我松绑,李白的放纵不羁,苏东坡的旷达洒脱,从魏晋名士背对乱世、揽镜自赏到明清名士一头沉入世俗滋味,中国知识分子的韧性生态逐步成形。

  因而,中国文学的刚猛之音少见,即便是屈原,他可以上天入地,却没有试图抢天呼地,他天真地《天问》,痛苦地《离骚》,更见性情的依然是缠绵的《九歌》;金刚怒目常化作菩萨低眉,是因为见惯了人世的沧桑,更多了一份容忍与慈悲。近代以后,中国人屈辱日深,脾气日盛,写文章也沉不住气了,这是后话。田园的向往,其实是追求心灵自由的一条大思路。历代所谓“隐士”辈出,不过是一些珍爱自己生命的人在小心呵护自己的心灵而已。说得文绉一点,儒家是人精神家园的前厅,而道家还有禅宗是后花园。在最高理念上,中国的佛道不分,佛教尤其是唐以后的禅宗对中国儒生的心灵危机寄予了深切关怀,禅宗几乎成了士大夫的宗教。但是禅师最有意味的是不假外物、不假文字,直视灵魂生存,由《坛经》可见一斑。唐以来最大的隐士群体是禅师,那些直面生命本源的人。

  读一种性情

  五千年积累下来的故纸堆够多了,皓首穷经的年代也已经过去了。用今人的眼光看古文,有活气有汗味的文字才值得我们寓目。

  前人说“文史不分家”,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抬举了史书,史书最多只是传记文学,而且,二十四史多是“官的历史”,不是“人的历史”,所以大多乏味。只有司马迁用小说笔法书写历史,所以《史记》同时在历史与文学两面成就大德。

  文章大家,一般常举“唐宋八大家”,其中,只有欧阳修、苏东坡,以及半个韩愈、半个柳宗元,把文章化作了人生,其他各家多是“做文章”,不读也罢。

  而韵文,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有个人的真性情的为好。作为诗的国度,韵文汗牛充栋,除了循着个人的嗅觉找准几家结成死党,我们一般要依赖于选家的趣味。大学问家钱锺书的《宋诗选注》,选文稍嫌偏狭,注释又如索引,惟有作者传写得极为潇洒,是一流的智性文章。可见大学者未必是好选家,因为自身个性过于鲜明,难免偏私。不会吟诗的人或许更少戒律,大约纯以性情考量文字。我翻阅唐诗选本数十册,还是觉得当代学者葛兆光的《唐诗选注》选评最佳。宋词选家也多,俞平伯智性与情性俱佳,偏偏注文拘谨;唐圭章学问自然大,可惜守口如瓶。他们似乎都在比拼眼力和学问,都是给行家看的本子,现代普通读者,还是读今人的选本为宜。比如社科院文研所编的《唐宋词选》以及吴彬、冯统一的《唐宋词选注》,都是佳本。

  为什么要读唐诗宋词?唐朝的伟大,就在于将诗歌变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以诗赋取士,从小,天下学子的灵魂用诗句洗了一遍又一遍,身上的乡气土气酸气书呆气统统反复刷洗过后,新鲜出笼的是诗文清气雅气爽气。宋朝把这个传统发扬光大,以文治国,成为世界上文人最有活趣的朝代。

  风雅诗生活

  诗生活当然不是说会写诗的人过的生活。写诗只是一种表情方式,进一步,以写诗的心情过日子,这才是像模像样的诗生活。如何以写诗的心情过日子?看杜甫,年轻时裘马轻狂,中晚年颠沛流离,然而心灵依旧“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人生处处有诗为证,而且,忧国忧民不是纸上呐喊,而是日常行动。在诸多诗人的文集中,这种诗意行动历历在目。

  古人习惯将政见和学问写入大块文章,而个人情趣和私生活则率性写入笔记文字。所以策论大赋等正经文章一般都不可爱,而最有诗意的散文就落在小品、书信、笔记里面。笔记文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宝库,读《东坡志林》、《老学庵笔记》,你才能见到血肉丰满的苏东坡和陆游。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几乎是中国绅士的诗意风度博览,名士风流真潇洒,词隽味永动天下。清代李渔的《闲情偶记》,活脱脱一个追求精致生活的中国书生跃然纸上。清人张潮一册薄薄的《幽梦影》,经林语堂翻译为英文,成了畅销书。这是一个中国文人情趣的大观园,精致而美丽。“昔人云: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予益一语云: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这样的语言简直是为天下爱书人发表的人生宣言。

  明清之际小品文大师很多,知堂先生认为是“王纲解枢的时代”,人心解放的缘故。李贽、袁宏道、徐文长、王思任、张岱个个出手不凡,是几代白话文人的恩师,至今还看不出青出于蓝的迹象。

  大俗见大雅

  最世俗的文字包涵最本真的人性。中国民间文学异常发达,比如民歌,从诗经的国风、汉乐府诗到南北朝乐府,再到明清《挂枝儿》,一片天真烂漫,没有文人创作的故作深情,却是最本真、最诚实的爱情诗。再如小说,唐宋传奇、明清白话小说、公案小说、神怪小说等等,多是民间口耳相传、茶馆戏台反复演变的故事,经文人加工固定作文本。大名鼎鼎的西游水浒三国聊斋,它们原本也是民间集体创作的结晶。

  注意舞台上的中国梦幻,它是百姓日常主要的娱乐,也是民间道德发布宣讲的教坛,遍及全国各方言区的众多剧种,长期承担着寓教于乐的社会功能。《西厢记》、《牡丹亭》等才子佳人戏,引导了多少乡间少年的爱情美梦;《窦娥冤》、《赵氏孤儿》等伦理道德戏,影响着无数匹夫匹妇的处世规则。加上《三字经》、《增广昔时贤文》、《朱子家训》等农家皆备的藏书,规范着中国百姓的言行。

  明清文人的世俗生活情趣最为浓郁。冒襄的《影梅庵忆语》,沈复的《浮生六记》,难得地描述了求爱之后的婚姻生活状态,缠绵哀感,一往情深,托举出中国古人两性感情的高雅境界。而《金瓶梅》剑走偏锋,书写性趣,落点悲凉;到《红楼梦》雅俗不避,终集大成。

  中国文字太奇妙,所以不断有人发明高难度的玩法:骈文、大赋、格律诗、回文诗、图案诗、灯谜,最后一不小心玩过火了,将一种文字游戏变成了科举方式,八股文因此造孽于世。别埋怨中国人就知道吃,只因为中国古人充分地富裕过,才烹制出世界第一的饮食文化。也别以为古人笨得只会耕田读书,古人发明的游戏举不胜数,决不输于今人的智商。今天的中国,茶的淡雅与咖啡的刺激,瓷器的温婉与铁器的铿锵,处世的淡定从容与急功近利,诗意的慰藉与物资的比拼,多元文化多元口味,是否会淹没了我们独特的口味?

  埋在过去的未来

  口味,是身体的怀乡;文化,是心灵的怀乡。有韵的汉语,是学问的诗意;君子,是人格的诗意;田园,是生命的诗意;风雅,是生活的诗意;大俗大雅,正是人生的诗意。先人埋下的种子,未来会结出什么果实?

  追踪古代,汉语是惟一的藏宝图,是汉语让我们成为中国人,这种世界惟一存活的象形文字,简洁,丰盈,美丽,如诗如画,风华绝代。

  而中国人之美,哲学家罗素以为:中国人具有“深思熟虑的智慧,宽容的美德,深沉平和的心灵”。

  而中华文化之美,历史学家汤因比如此期许:“全世界在政治以外的各个领域,都按西方的意图统一起来了。恐怕正是中国肩负着给整个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

  而人类的未来,爱因斯坦表示:人类的希望在于倾听古代先贤释迦牟尼、耶稣和孔子的教导并依此生活。

  这似乎是在提醒我们:汉语,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古典,让我们记住回家的路。

  作者简介严凌君,男,江西吉安人氏,1963年生人,1983年毕业于江西师大中文系。现为深圳育才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春韵文学社暨春韵网站指导教师,“第三届全国优秀教师”。出版有文化散文集《每棵树都有牵挂》(合集)、城市观察随笔集《深圳城市病》、系列人文读本《青春读书课》等。

  【古典书单20册】

  《东坡志林》《幽梦影》《世说新语》《闲情偶记》《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明清小品文》《聊斋志异》《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论语》《庄子》《史记》《人间词话》余冠英编《乐府诗选》葛兆光编《唐诗选注》吴彬、冯统一编《唐宋词选注》钟叔河编《念楼学短》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