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喝时代:激励后进生与乱收费的“意图伦理” | ||
---|---|---|
http://cul.sina.com.cn 2006/04/03 15:49 潇湘晨报 | ||
□曹 林 (北京 媒体从业者) 甘肃省永靖县永靖中学要求该校考试排名较低的学生除缴正常的学杂费以外,还要另缴400元的管理费。校长称管理费对学生是一种激励机制,目的只有一个,激励后进生好好努力。在记者连连的逼问下,校长又称收取管理费是为了“补充办公经费”和“筹措发展资金”。(4月2日新华社) “激励后进生努力学习”当然是胡扯!其实,无论你的“收费目的”是什么,只要你的收费缺乏政策依据,就属于乱收费。“乱”本身就是一种“坏”,“好的收费目的”并不能改变乱收费“坏”的价值属性。而那位校长就一直在“收费目的”中绕圈子,而回避“乱收费”的价值属性。 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意图伦理”——只要动机是美好的、意图是正确的、目标是正义的,无论结果是什么,这种意图都能容忍。而乱收费治理需要怎样一种伦理呢?需要一种在判断上一刀切的“是非伦理”:确立一个标准,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好的,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乱收费;乱收费就是坏的,无论为了什么目的而乱收费都不能宽容。当下中国教育收费就存在由于缺乏清晰可辨的“是非伦理”而受“意图伦理”干扰的现象。 激励后进生努力学习,这个借口因为太缺乏技术含量而不堪一击。可现实中存在着许多似乎“很有技术含量”的乱收费借口,比如“投入不足”:在投入不足的宏观语境下,为了学校的生存,为了孩子们不失去学校,学校不得不乱收费。于是,上至教育部领导,下至地方教育官僚,都在不断地提这个“高尚”的“收费意图”。显然,这个“意图”模糊了乱收费治理“非此即彼”的判断标准,“乱”在很多时候被赋予了“好”的价值意图。乱收费治理进入了“意图伦理”的逻辑,如何能治理? 其实,判断乱收费的依据只应该有一个:是否有收费的政策依据,没有的话,就是乱收费,凡是乱收费就在治理和清除之列,再美好的意图也不能容忍,其它的问题只能由其它领域来解决。要想真正控制乱收费,必须从伦理上回归这个基本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