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喝时代:小钱也入眼 贪官贪得很“寒酸” | ||
---|---|---|
http://cul.sina.com.cn 2006/04/10 11:01 人民网 | ||
作者:山海夫 贪是一种病,不贪手痒,心痒。只要是贪到成性的程度,这就成病了。 旧时有些贪官,聚敛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他们聚那么多的财做什么,吃不完用不完,纯属一种贪病。贪,如果没有节制,那就是洪水猛兽,不可阻挡。贪有一个很大的特 报上报道,曾有一个贪官,聚财百万,却把别人送的一辆自行车也卖掉变成钱聚敛起来。我有一位做广告的朋友,这位朋友为一件小事感慨万千。他到一个单位拉广告,自然要找到一把手。开始这个单位一把手不愿做,当这位朋友谈到“广告提成”是“常规”,他就同意做了。广告不大,做方提成仅200元,我的朋友当面给了他200元,他就揣起来了。我的这位朋友,从此打开了广告业务,他发现:“越是有钱的人越爱钱,大官不舍小利”。 他联系的广告,很多单位一把手都不舍弃二百三百的回扣。通过这位广告人,我们足可看到有些人的贪心。想想多么可怕,三百二百就能让贪官动心,可见金钱对他们一击就倒,还有多少行贿受贿的大案做不成? 有人说,一个官只要贪了第一次,这个人很可能就把持不住了。一个人为官,只要有了第一次贪迹,就会滑向贪官的道路,贪是一种病,像毒瘾,不好戒。在我们一般人的想象中,现在一个单位的一把手真的不会在乎三百二百,但事实他们有些人很在乎。有这样的贪性,怎么能见利不贪?他们对这么点钱都不放过,贪心是无救的。戒毒所尚能改造人,贪病是无法改变的。“鸟为食亡,人为财亡”,这也许是一个颠覆不破的民间真理。很多为官的人,手里有了权力,就有了贪污腐败的可乘之机,贪瘾大发,不忌国家法律,最终贪进了大牢。比如李真,他缺钱吗?可以说不缺,到了这一级干部,在物质上什么都不缺。但他聚敛成瘾,最后要出事了,对钱还不死心,在往境外转移赃款的时候,因为箱子不满,立刻向一位商人伙伴打电话,要了50万元,把箱子装满。为什么贪到这种程度!他在看押期间,有位记者采访他,问到钱,李真直摇头“现在一提钱心里就烦”。有多少贪官栽在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