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文字 > 正文

棒喝:“杀人游戏”仅仅是“精神豪赌”?

http://cul.sina.com.cn 2006/05/08 15:32   红网

  作者:高福生

  “杀人游戏”,这个近几年风靡于国内的心理游戏,加上电影《天黑请闭眼》的推波助澜,已不是什么新鲜词儿。去年,一种专门以杀人游戏为主营业务的实战地——“杀人吧”,又开始成为许多白领趋之若鹜的休闲场所。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100多万人参与此游戏。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甚至建立了专门以“杀人游戏”为主题的俱乐部,拥有会员数千名。“杀人吧”的出现,让一些热衷“杀人游戏”的人终于找到了“组织”。(5月7日《中国青年报》)

  据说,“杀人游戏”发源于美国硅谷,1999年由归国的

留学生传回国内并在多个城市流传开来。它的玩法并不难,可多人同时参加,玩家上网后在“法官”面前用扑克牌抽签的方式决定“杀手”、“警察”、“平民”身份。拿到“杀手”牌的人选择并“杀”掉一位可能的“警察”,而“警察”则选定一个“杀人”嫌犯。“法官”将之前的“被杀者”判定退出游戏,并让其留言认定谁是“杀手”并陈述理由,剩余的人则逐一陈述,推断谁是“杀手”,理由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最后大家以举手投票的形式判定“杀手”将其淘汰掉。游戏周而复始,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所有“警察”被“杀”死,“杀手”取得胜利;也可能所有的“杀手”被找出,“警察”和“平民”取得胜利。

  年轻人尤其是都市白领、高智人群青睐、沉迷“杀人游戏”,是因为“游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这些人群平时工作和学习压力大,在家庭、工作环境中均有固定的社会角色定位,都有不能释放的心理压力。而“游戏”里崭新的角色,可让他们自由地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杀人”或“被杀”。虚拟的环境,真实的思想,抑或寻求一种发泄,抑或找寻一种思维的方式,玩的是斗智斗勇的逻辑判断、口头表达、团队合作等多种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据说,美国硅谷的一些知名企业包括“甲骨文”等公司甚至通过这种游戏来考察应聘者!

  如此毛骨悚然的“杀人游戏”成为都市白领缓解工作压力的首选休闲方式,成了一种另类“时尚”,其隐性危害也不可小视。一是其血腥的名称具有引导暴力、宣传暴力的煽动性,它在城市的普及化和高热化会冲淡人们对于杀人行为的罪恶感;二是容易对玩家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在游戏过程中,无论这个人平时是多么纯真善良和诚实,一旦在杀人游戏中扮演“杀手”角色的时候,都要竭力隐瞒自己的身份,不断制造谎言或者戳穿谎言,而且要辅以表情和肢体的配合表演,想尽一切办法除去有威胁的人,最终杀光所有的人,这不是在有意将人性引向虚伪、欺诈吗?三是向人们传递着错误的做人理念——做人就要做“杀手”那样的人,因为“杀手”可以主宰其他人的命运。

  不可否认,把“社会”变成游戏,把“游戏”变成社会,在互相“栽赃”和“陷害”中,一些人谋害他人的“快感”是有了,但我们的善良、友谊、信任,甚至人性深处最柔软的爱,都被这个恐怖狰狞的“杀人游戏”谋杀了!虽然“杀人游戏”是虚拟的,但是往往人的意识很难在游戏和现实之间划出明晰的界限,有些参与者甚至将现实生活中的上司、或与己有矛盾者都设为假想敌,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游戏来“杀死”他们,发泄心理怨愤……一家“杀人”俱乐部的老板坦言:要想成为游戏高手,你必须成为“欺诈”高手,直肠子热心人永远是游戏中的失败者!

  在这样一种大“气候”下,人人都成了“知人知面不知心”的危险人物,朋友不再像朋友而更像骗子。有报道称,一些原本一说谎就脸红的人在玩了“杀人游戏”后,如今在游戏中撒再大的谎也会脸不红心不跳了。更有“激流勇退”的玩家直言,和朋友可以喝酒、可以旅行、可以逛街、可以结死党、可以相互吹吹牛……但就是不能一起玩“杀人游戏”。因为“杀人游戏”就是一个凶险江湖缩影,一不小心就暴露了你隐藏很深的底牌,得不偿失。

  由是观之,“杀人游戏”虽然只是“口头杀人”,参与者也大多是都市白领、高智人群,对社会危害性也不大,但长期置身这样的氛围中,明显弊大于利。工作中的勾心斗角已经让人精疲力竭了,游戏中还要比赛诡辩、推卸责任,这无异于颠倒了“诚实是美德”的传统观念。再者,游戏就是游戏,为何要冠名为“杀人”?把“杀人”当“卖点”,让“暴力”堂而皇之地充斥人们的视野,污染人们的心灵,有关部门再也不能熟视无睹了。唯有正确引导和规范,“警匪游戏”才不会披着“杀人”的马甲粉墨登场,才能玩出中国特色,叫好又叫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