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文字 > 正文

棒喝时代:房价飙升 土地不应成为“第二财政”

http://cul.sina.com.cn 2006/05/10 15:21   羊城晚报

  作者:伊歌

  房价飙升,调控失控,成因众说纷纭。有人痛斥开发商牟取暴利,恨不得从法律上取消开发商以“赶尽杀绝”;有开发商指责购房者非理性消费,以“房奴活该”反唇相讥。伴随着情绪化的相互责难,是一些学者对房价升跌的无厘头式“预测”和“打赌”,公众的切身利益却被湮没在一场接一场的“口水战”中。

  以经济学的一般知识来看,成本、购买力、供求关系是影响房价的三要素;其中房价的上限是购买力,下限是成本,房价在上限和下限之间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浮动。然而,这种一般知识并不完全吻合中国的经济现实:城市土地为国家所有,地方政府是土地供应和商品房供应的源头;土地由政府掌握,商品房入市也由政府掌握,地方政府是整个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仲裁者,因此房地产的供求关系调节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本身来解决。

  作为资产市场,

房地产业存在供给弹性不足、容易形成泡沫的特点;然而,在现有的财税制度下,土地的增值收益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渠道,楼市的“繁荣”,攸关GDP的数据、当地的政绩和官员的升迁。如此激励不相容的制度安排,使一些官员有足够的动力甘冒道德风险,作出逆向选择———想方设法推高地价
房价
以增加土地收益。难怪有媒体严辞抨击:“房价飙升的背后,是地方政府职责的缺位,有的地方政府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方面放任自流,监管不力,甚至与
开发商
合谋推动房价上涨,这种行为亟待纠正(见4月30日新华网)。”

  颇具反讽意味的是,一向在媒体上“唱好”房价的开发商潘石屹却说:“其实开发商比老百姓更害怕房子过快涨价,因为那就像个不知道什么时候爆炸的炸弹一样。”他还认为真正决定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是政府的国土资源、人民银行和税务等部门。以这位开发商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实际上是“政策市”,一语道破了这个市场存在的严重制度缺陷。

  当一些地方政府在“以地生财”、“第二财政”和“经营城市”的口号下过度介入房地产市场,难免会对一轮又一轮的宏观调控措施产生“抗体”和“免疫力”。因此,稳定房价不仅需要中央政府加大调控力度,更需要从财税等制度的创新入手,创造稳定房价的激励相容制度,激励政府官员“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才是真正政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