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1939年,蒋经国溪口险逃日军轰炸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6/08 11:35 中国档案报-《档案大观》 | |
作者:北剑 1937年初,正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不久,为抵御外辱,国共两党开始谈判,停止内战,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第二次国共合作局面开始形成。在我党和共产国际的多方协调下,蒋介石之子蒋经国终于结束了在苏求学十余载的异域生活。于1937 年3 月25日踏上了归国的路程。4月19日蒋经国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回国后在沪上稍停,随后先 距这次溪口遭轰炸不久,转眼就到了1940年的春节,正月初三这天,天空一片晴朗,在浙江奉化溪口镇的人们正沉浸在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中,时至晌午家家正在午饭之时,突然防空警报声骤起,只见远方天际一片黑点逐渐变大,不一会儿功夫,9架日机呼啸而至,从西北方向迅速进入溪口上空。即而炸弹如雨倾盆而下,可怜溪口镇的百姓,从听到警报声到躲往附近的山坡树林,没有一点准备时间,只能仓促奔命。日机在溪口上空肆无忌惮地轰炸、扫射40多分钟,如入无人之境,且这次日军飞机不象以往那样,寻找目标俯冲投弹。而是按照地面发出的信号,在高空大量投掷燃烧弹、爆破弹,投弹目标也很集中,主要在溪口武岭公园附近及对面的上山村和竹林丛。原来这里放置一些了待运的液体燃料,这些军需物资一遇着火花,顷刻便是一片火海,躲在这里的人们,受不了烟熏和弹片的袭扰,于是四散奔跑,这又恰恰成了日机的活靶子,瞬间被日机扫射、炸死、烧死的无辜群众即有140多人。此外大批房屋也遭到破坏,上山村130多间房完好留下的只有一个凉亭。溪口上街头25间新楼屋大多也成为一片瓦砾。溪口镇的老百姓人员财产顷刻遭受到巨大损失。 是谁有这么大的胆,竟敢在蒋介石家乡点火,为日机发信号指引轰炸目标,当时成了一个谜?1941年日军进剿浙东,4月22日溪口沦陷,日军进驻后,人们总觉得驻溪口的日本派遣军司令似乎面熟,仔细一瞧才知此人竞是原一直住在溪口武胜饭店伪装成客商的甲非。原来1940年春节期间日本间谍甲非得到情报,蒋太子经国近日到溪口为其亡母做“祭”。就住在上街头武岭公园的中国旅行社。此时假冒中国客商专事刺探情报的日谍甲非,时潜来溪口已很久,正在溪口车站隔壁武胜饭店居住,得此消息后如获至宝,立即将此重要情报用电台发回日本军部,日军部遂于春节第三天派9机轰炸溪口。 那么蒋经国如何躲过这致命一击呢,原来蒋经国来溪口为亡母“祭祀”尽孝,时至旧历岁末,当时任赣州专员的他公务缠身,故并未久待此地,且来去匆匆,外人知晓的很少。连日谍甲非也误以为蒋经国还在溪口。此外甲非还刺探到,当时的溪口已形成交通重镇,国民党东南战区的大批物资都从溪口这里转运,故想来个一箭双雕,轰炸集散物资,毙杀蒋太子。谁知心算不如神算,偶然间的疏忽使蒋经国躲过此劫。但溪口的无辜百姓,生命财产却遭到如此重大的损失。细究起来溪口是蒋介石祖居之地,安全警戒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且常年还有那么多国民党军、警、宪、特,这些人难道是吃干饭的,眼皮底下的大活人日本间谍近在咫尺却发现不了,真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只会随其主子反共和欺压百姓。 声明:本文由中国档案报-《档案大观》独家授权使用,未经同意严禁复制转载! (编辑:独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