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怎能言之凿凿地认定叶赛宁就是自杀?(组图) | ||
---|---|---|
http://cul.sina.com.cn 2006/01/13 15:44 深圳商报 | ||
作者:甄酒
鲁迅《三闲集》中有《在钟楼上》一文,其中提到拉狄克的一句话:“在一个最大的社会改变的时代,文学家不能做旁观者!”鲁迅说拉狄克的话是为了叶遂宁和梭波里的自杀而发的。关于叶遂宁,旧版《鲁迅全集》的注释是: 叶遂宁,通译叶赛宁,苏联诗人。他以描写宗法制度下农村田园生活的抒情诗著称,作品多流露忧郁情调,曾参加资产阶级意象派文学团体。十月革命后向往革命,写过一些赞扬革命的诗如《苏维埃俄罗斯》等,但革命后陷入苦闷,终于自杀。 新版注释除了将“意象派文学团体”前面的“资产阶级”拿掉外,其余一仍其旧,但是我觉得还是有不妥之处,比如叶赛宁真的是自杀的吗?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至今各种说法并存,怎么可以言之凿凿地认定他就是自杀? 如果苏俄文学专家高莽先生参与这一注释,他就不会说得这么肯定了。他的随笔集《灵魂的归宿》中有一篇《自缢之迷》,说的正是叶赛宁。苏联建国初期,不少人不承认叶赛宁是诗人,说他是“流氓”、“酒鬼”、“悲观主义者”、“颓废分子”等等,可是,“叶赛宁从来不予否认,相反,”高莽先生写道,“他甚至以诗作为解剖刀,剖析自己灵魂深处的污秽,当众清算不光彩的历史。”他决定改变过去的生活方式,躲到涅瓦河畔的白夜之城,都准备写作新的作品了,可是谁能料到,他在阿格勒泰旅馆仅仅住了四天,5号房间就成了他生命的终点。“报上宣布他是‘自缢而死’”,高莽似乎不太相信,“是自缢还是他杀?几十年过去了,媒介对此仍在争论不休。他留下一首血写的诗,向朋友告别。那朋友是谁?” 《叶赛宁书信集》的中文译者顾蕴璞也不认为叶赛宁是自杀,他在译序中说,近年来,不断有人认为叶赛宁并非死于自杀,而是亡于他杀,理由是他的创作和言论“背离并干扰了当政者的方针”,可是至今评论界尚未正式更改原有的结论。“但就我所译叶赛宁书信含有的某些信息在我身上所产生的直感而言,新的结论更符合生活的逻辑。”顾蕴璞说。 叶赛宁自杀一事疑点甚多,诗人的故乡都还没有最终定论,我们实在不必急于判定他死亡的根由。那条注释的最后一句应该这么写:据称革命后陷入苦闷,终于自杀,但近年来俄罗斯对此多有争议,也有人认为是他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