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怪事
男人吵架,当街骂
温州人的性格中似乎总有着一股锱铢必较,不服输的劲头,这用在生意场上自然是好事;但用在日常生活中,则显得斤斤计较,过于小家气了。吵架本来不是男人的本事,但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有时一身名牌的温州男人也会口沫横飞,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更兼温州话语音尖,语速快,这就增加了吵架、骂街的架势,加之温州人爱看热闹,这样两人吵架,众人相看;扎堆就成了温州街头一景了。
穷人富人,讲气派
温州人爱面子,最怕“塌台”;出门办事,男人一律身着鳄鱼,腋下夹包;女人则头染黄发,脚跻拖鞋,穿行在大街小巷之中。不管是富是穷,一律得有几套或真或假的名牌服饰来作门面。温州男人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夹包了,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人手一包;也不管是有用没用,出门必定有一个包带着,以至于偏激的人甚至说出“上马桶也要夹着包”这样的话来。
人情随礼,让人怕
温州人讲究义利并重,亲戚朋友间的人情往来,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礼金了。也许觉得情义这个虚的东西,得用金钱这个实的东西来表达吧;数额越大,就越显得情义重。相对于其他城市二三百元的礼金来说,温州人一出手就得千元以上,的确让人咋舌。有时一个月常常会收到几份请柬,于是一个月或几个月的工资就报销了;许多人虽觉得不堪重负,但碍于情面,即便自己在家是吃泡饭,啃咸菜头也得在场面上应酬,硬撑下来。
买房不住,拿来卖
温州人炒房现在是炒出名来了。据统计,现在温州有十万人在全国各地炒房,其中专业炒家约有五千人左右,动用民间资金一千亿元在全国各地流动炒房。去年温州人仅在上海就投进了三十亿元的购房款,让上海本地炒家直呼“狼来了”。而在今年的秋季房展会上,温州本地已无房源来满足炒房者的需求,百分之八十来自外地的房源就唱起了主角。有人说正是由于这些人的炒作,造成温州房价直线飚升,形成了有价无市,空置率居高不下的局面;甚至还有人夸张地说,只要温州的购房团开到哪里,哪里的房价就得上升。
城市不大,口气大
温州人的自我感觉总是很良好,这可以说是温州人自信的表现,也可以说是温州人保守的原因;在一些领域温州确实有值得骄傲自豪的地方,但也因此让一些温州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温州有着比较活跃的民营企业,也拿了不少的中国名牌和制造基地,在国内外具有一点名气;但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产品也大都集中在服装、皮鞋、纽扣、打火机之类手工制作的小商品之上,技术含量不高。经济总量在省内排行老三,但是按人口一平均,则成了倒数第三。温州人提出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但明眼人都明白,温州目前的市政建设、城市规模比不上北京上海,甚至比不上杭州宁波。就是温州的市民,好象也没有做好当大都市市民的准备,还有相当数量的市民未必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整体道德素质还有待于提高,总给人一种暴发户的感觉。
现在也来发表我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