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看“大汉天子”。“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是里面最引人注目的一句话,无数人对此拍手称快。其实,这只是潜意识中自私性萌生的表现。
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总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快乐奠基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这句话代表了两千年来大汉民族在强盛时的基本国策,看来慷慨激昂,令人振奋。不过你知道这背后凝结着多少血泪吗?
所谓的“大汉天威”你知道是怎末来的吗?就是我们凭借强大的武力,四处征讨,攻破一个又一个主权邻国,杀戮一个又一个与世无争的部落。目的就是要让别人屈服于我们,每年都乖乖地把自己的好东西献来,自己的人民吃不饱还要饿着肚子从不多的收成中拿一部分送给我们“大汉民族”。国王们屈辱的派出时节,俯首称臣。于是便有了我们津津称道的“四夷宾服,岁有纳贡“。
这算甚末?从战争与杀戮的交织中我只看到一个事实:损人利己,恃强凌弱。我们凭借强大的武力掠夺别族的财富,把自己的风光建立在别人称臣受辱之上,这不是恃强凌弱是什么?我实在看不出,这种行径与美英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国家的剥削有什么本质不同?
再说说“虽远必诛”。就是谁不听话,谁不把家里的好东西乖乖送来,我们就出兵修理它,在战争与血洗中推翻不听话的君王统治,换上老老实实的,愿意臣服的君主,然后国家就成了我们的附庸。(怎末让我想起了美国的对伊战争)再者,既然“远”,自然就讨伐困难,但是我们“伟大”的君王为了“大汉天威”还是不顾一切出兵了。于是呼,战争的庞大费用便通过种种苛捐杂税摊到了老百姓身上,军队过处(不用我说了吧,拉夫抢劫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老百姓就遭罪了。就算战争打赢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双方已经不知道消逝了多少年轻的生命。多少人民流离失所。于是,在白骨与血泪中,在妻离子散的无数人间悲剧中,“扬大汉之威”的名将一个个脱颖而出。也许我们中华民族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些为我们带来荣誉与利益的扬威武名将,但别人呢?在那些被血洗的部落,被屠杀的国家和人民眼中,这些名将恐怕和我们眼中的东条英机,山本五十六之流没有任何分别吧。(我开始理解为甚末小日本要参拜靖国神社了)
在我们痛斥美国的霸权主义,单边政策;在为南联盟,伊拉克大声鸣不平的同时。居然有人对“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这样的反动口号津津乐道,并且得到多人支持,实在让我感到悲哀。原来什么丑恶的事情只要是对自己有利,在某些人眼中就是正义而辉煌的了。
现在也来发表我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