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为什么呢?就因为堂堂正正的君子人格高尚,有涵养,有肚量,大事讲礼义廉耻,小事讲谦和礼让。而小人就不同了,他们人格卑鄙,一点小事都能记恨一辈子。他们遇事处事不讲信义,不讲道德,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小人经常无事生非、无中生有。
因为人们不愿招惹是非,小人便更加有恃无恐。你越是躲着他,他便越是追着你;你越怕什么,他便越干什么。小人是没有什么可在乎的。
小人的招数常常超出善良人的想象。一般人都不会干损人利己的事情,而小人却是百无禁忌:只要把对方整得吐血,打得趴下,他们就会把浑身解数都使出来;只要能抖出一片威风,他们是不惜伤筋动骨也要玩到底的。所以,对于小人,人们自然是敬而远之,不敢奉陪的。
小人平时是难得闲着的,他们需要打听赵家高钱家低张家长李家短,以备战时所需,关键时刻一古脑儿抖出来;他们需要经常练兵,把骂人的话整人的术玩得娴熟,炉火纯青,免得用起来生疏;他们还需要经常想法子寻找靠山,铺设后路,厚着脸皮巴结用得上的人,挖空心思找有缝的蛋,为了为虎作伥不惜认贼作父。即使谁也靠不上,什么人也利用不了,他们也是横不惧竖不怕的,让人拿他们无可奈何,只有拍断自己胸口的肋骨徒生愤慨的份儿。
小人古已有之,当今盛行,想必日后也不会绝迹。小人数量不多但能量极大,一个单位有那么几个,空穴来风汤浑水浊便会是家常便饭。不过,小人要成气候也难,因为人们怕得罪小人,便不会亲近小人。因而,从根本上来说,小人是极其孤立的。至于小人的威风,也完全是由于人们的迁就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使之“蔚然成风”的。
由此可见,小人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一般情况下,我们自然犯不着去招惹小人们。但如果一旦得罪了小人,就只有得罪到底,得罪出个子丑寅卯来才行的。很多时候,丑恶的东西常常是善良人们的忍让和宽容奶大的孩。这是善良人致命的弱点。小人也正是瞅紧看准了这一点,才玩弄出一些下三滥四的动作来的。倘若善良之人都挺直脊梁都不怕小人,哪还有小人的威风?
诚然,这一方面需要一种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正义感,还需要扶正压邪的勇气和倡导一种讨伐小人的社会责任感。我想,假如像李逵、包拯那样的人多了,小人在什么年代都是算不上什么东西的。
“不得罪小人”是咱中国人的传统之一,其实只是一种软弱无力迁就而已,而且实实在在有着欺软怕硬之嫌。其后果是不仅纵容了小人,而且连自己也显得不是那么坦坦荡荡。因此,对于小人,该得罪的时候还是要理直气壮地得罪的。
小人一族繁行至今,自然是“江山代有小人出,一代小人胜小人”了的。本人的兄弟梁木曾对小人进行过调查研究,现将其列举的种种小人附于文后,谨供君子们参考:
有事求人,好活说尽;信誓旦旦,百般殷勤;功成名就,反脸无情;恩将仇报,出卖良心;反复无常,无义无信。此乃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小人。
胸无点墨,正事难成;专攻上司,投其所好;阿谀奉承,大肆吹捧;曲意逢迎,以求晋升。此乃吹牛拍马之小人。
言过其实,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挑拨离间;毁谤中伤,乘机渔利。此乃浑水摸鱼之小人。
表面遵从,暗中反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甲谤乙,对乙贬甲;口是心非,胡作非为。此乃阳奉阴违、两面三刀之小人。
工于揣摩,俯首贴耳;唯命是从,见风使舵;寡廉无耻,左右逢源;上下讨好,办事奸诈;心术叵测,枉法弄权。此乃圆滑世故之小人。
不学无术,本事平平;巧借大树,避雨遮荫;拉大吓小,妒忌贤能;施奸图利,蒙混过日。此乃狐假虎威之小人。
现在也来发表我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