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 业 病
路人
杂文家余杰曾对“职业病”一词有过一番考证,认为“职业病”的原始义为纯体力劳动导致的有相对性的疾病,而在当代语境里,“职业病”又特指“高级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里,长期享受空调所产生的种种 不适”。
余杰的考证很有价值,但相对于晚清的民间话语,“职业病”一词在当代语境中的内涵明显丰富了:晚清的“职业病”的内涵很单一,就是指体力劳动所致的相对性的身体疾病,而在当代语境中,“职业病”不再单一地指身体疾病,同时指因工作环境、条件、氛围、方式等的不同而导致的精神上和情绪上的失调。它往往随生活环境、社会地位改变而变化,同身体健康、行事成败有密切关系。
于是我想,“官”这种职业也是易患“职业病”的吧。尝闻某人升官后,肚子变凸了,架子变大了,走路变得一步三摇晃了。对老百姓说话,爱指手画脚了。仿佛这些个官爷还经常肚子疼,否则又何必常常两手抱着肚子呢?
“官升脾气长”,这应该是官爷典型的“职业病”的症候。据史书记载,大文豪欧阳修从侍从谏官升任国家决策大臣后,便患了严重的“职业病”,只许自己做主,不许别人异议。当时宋仁宗归天,侄子英宗即位,在如何御封皇帝生父濮王一事上,欧阳修大拍皇帝马屁,力主封濮王为“皇”,对持异议的大臣,说尽他们坏话,致使一批大臣被撤职查办,打击迫害,骇人听闻。一代文豪,因“职业病”发作而犯下如此历史性过失,实在悲哀啊。
官爷的“职业病”还有一种症状,那就是出身农民的当了官便瞧不起农民,从苦读书爬上来的当了官便瞧不起读书人。有这样一个真实的笑话:某教师评上教授职称。找市委书记要求享受副厅级待遇,以便能在领导住宅区分一套住房。书记不屑一顾地说:“你以为你是教授?人家北京的教授才算教授呢!”面对如此“职业病”患者,老教授苦笑不得,愤然回敬道:“你以为你是书记?人家孔繁森才是书记呢!”当了官的知识分子瞧不起知识分子,这“病”算是不轻了。
官的这些个“职业病”与普通人的“职业病”相比,危害的程度和范围广泛得多。试想,那种虚伪的客套,藏针的假面,飞扬跋扈的领导作风,怎能为民谋福,为国建功?患了这种病的领导,又怎能不官僚主义盛行?而到头来,害人害己,误国误民。
对于这种“职业病”,古人的疗治办法是勤于学习,培养自己良好的气质,社会地位升高者尤其需要注意学习,不要忘乎所以。宋人张载说:“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而对于今天的官来说,学习则是为了陶冶情操,树立为官的正确之道,从而自我检束,严格要求,善于集纳群众的真知灼见,这样的领导样子才是真的领导样子。通联:云南建水县如意巷2号(654300)
现在也来发表我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