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资料 |
|
|
|
 |  文化调查 |
|
|
|
 |  重点推荐 |
|
|
|
|
|
|
新浪文化编者按:什么时候“农民”成为骂人的脏话?什么时候都市的整洁、秩序、安定和失语的民工们生生对立?以什么样的理由歧视他们:是他们用辛勤的双手支撑的都市半空?是我们身上流淌的农民的血液和基因?还是贫穷背后的无奈和跨越狭隘的文明? 当“农民”这个词在话语的陷阱中终于面目全非的时候,我们,以什么样的名义唤回文明的尊严!
推荐:别跟农民过不去 农民不是身份 别叫我农民
|
|
|
|
场景一:
有市民写信给报纸,要求在公交车上划分区域,理由很简单:衣冠楚楚的上班族,不愿跟衣衫褴褛的民工挤在一起…… |
场景二:
某星级宾馆。酒会。西装革履的乡镇企业家穿过人群,走上主席台。某媒体记者:“又是这个爱出风头的农村暴发户!” |

|

|
场景三:
都市,一个穿着入时的中年妇女正往地铁走去,对面一队民工与她擦肩而过,她皱皱眉头,捂着鼻子吐了句:“乡巴佬!” |
场景四:
网上,网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对另一个嗤之以鼻:你简直是一农民!另一个反唇相讥:你才农民呢! |
|
|
|
 |
|
|
以食物的名义 |
中国农民在占世界耕地7%的面积上,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而在都市的农民工,同样是用一双有尊严的手,换取起码的生存;都是些血肉相连的兄弟,只因为负载太多的历史沉疴,就注定要遭受歧遇? 那些歧视农民的人,请你们以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的名义,并以那些“民工们”支撑起的半壁都市天空,尽情地嘲笑自己吧!>>发表你的意见
两会热议:农民也是纳税人! 朱总理:加快农业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
因父之名义 |
5000年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褪尽沧桑浮华面容的都市人啊,百年的涤荡,能走去你所有农民的血液和基因吗?以血缘的名义,正视那些与你共享尊严的农民弟兄!>>发表你的意见
|
|

|
|
呼唤理解 |
歧视的理由,是因为你理解中的农民的狭隘落后,还是因为所谓的脏乱差的形象?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远距离的观察成为你嗤之以鼻的借口!!>>评论
只为一块蛋糕 民工何以跳车身亡 不带任何类偏见地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个人警惕在任何场合借“人多势众”侵犯弱者和少数人的权利;在日常生活中严守法律的规范和程序,应当是现代人基本的公民素质。
城市歧视害了一个民工的命 城市歧视已成为我们一个不容忽视与回避的问题!历史的原因造成了城乡社会差异,在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我们应该自觉地去消除这种差异,而不能对此无意识或加深差异。
|
歧视≠文明 |
一个社会中,存在着种种偏见和歧视,那么我们就永远不能称自己为“文明人”。只有消除歧视这样的野蛮现象,我们才能真正友爱、平等。>>发表你的意见 |

|
|
|
|
|
|
 |
|
|
农民问题一直是国家上下关注的焦点问题,只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城市话语中“农民”,是以这样一种姿态出现。河南人受歧视余音未了,失语民工的话题方兴未艾,关于东北人遭歧视的话题又被老调重谈。文明的古国,文明的复兴,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洗去不应该的歧视给我们追求文明的身影上的灰尘,自由地呼吸!>>发表评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