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新手工时代 > 正文

专访台湾《汉声》杂志掌门黄永松(组图)

http://cul.sina.com.cn 2006/01/23 22:07   假日100天

  作者:王辰龙

  回到手艺精神

  黄永松,台湾著名出版人,设计家,中古乡土文化遗产积极的抢救者。创办《汉声》杂志30余年,遍走中国田野乡间调查,采集“中国的”、“传统的”、“活生生的”民间手工艺文化,努力建立一座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库。编著设计《汉声》英文版60余期,中文版130余期。

  手工艺是活的,你甚至可以和它‘对话’。”

  记者: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民间传统手工艺调查?

  黄永松:那要从70年代初《汉声》创刊说起了。最初我给它的定位就是承载民间传统文化。

  记者:为什么您会对这种生活层面的文化如此的痴迷?

  黄永松:这和我在台湾的成长环境有关。台湾的民间文化就像大陆母体文化的一个缩影,多元化的情况很厉害。1949年以后,很多官员、军人和他们的眷属把全国各地的风俗也一并带了过去。所以你至今都可以看到内地的民俗文化在台湾散落得到处都是。你家的邻居可能楼上是山东人,楼下就是宁波人,旁边又是陕西人。一过年,宁波年糕、山东的红枣大馒头、陕西的剪纸、唐山的皮影戏就全都出来了。虽然这些摆渡到台湾的民俗文化不如当地原生态的那样丰厚,但是它的精神实质是在的。我从小在这个氛围里面长大,眼睛看到的(各地艺术)、耳朵听到的(乡音)、嘴巴吃到的(食物)都是文化,所以我对这些生活层面的文化一直很有感情。

  “我要建立一座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库。”

  记者:您做的第一个手工艺调查是什么?

  黄永松:那是1973年发表在《汉声》杂志上的油纸伞工艺调查了,70年代初,台湾的阳伞制造业世界闻名,工业制造的阳伞四处可寻,而我小时候用的那种手工油纸伞却几乎绝迹。于是我到处寻找,最后终于在台湾南部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一家做油纸伞的。

  记者:老手艺人给您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黄永松:他们对手艺的痴迷和他们技艺的精到。比如老艺人制作出来的每一把油纸伞,要求所有伞骨在收回来的时候都要变成一根竹筒一样光滑完美的整体。全手工削制的竹条要做到这一点对精密度的要求是很高的。在材料的选择上,油纸伞伞头和伞柄的木头用几月的、什么木头、需要阴干多长时间,都有严格的工艺规定。老手艺人们一辈子都会谨慎小心地恪守这些规定,丝毫也不会马虎。

  记者:这次调查的回响怎么样?

  黄永松:出乎意料的好。全台湾刮起了一阵怀旧风,很多年轻人都跑去买油纸伞来用,也救了这个油纸伞行业。后来连英国BBC电视台的制片人都找到我要合作拍摄一部关于油纸伞的纪录片。又过了几年,一个受IBM公司文化基金资助的美国年轻人拿着我的书找到我,要求拜那位油纸伞师傅为师学习咱们中国的传统制伞技术。这么好的反响让我有了把《汉声》建成一座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库的打算,也是支撑我做手工艺调查30多年没停下的原因。

  “超过西方,我们必须找回手艺精神。”

  记者:西方人为什会对中国的手工艺这么着迷?

  黄永松:我当时也很好奇地问那位美国年轻人,他告诉我,IBM公司的这项文化基金鼓励美国的年轻人到其他国家去学习各种美国本土没有的手工艺。按照基金会的规定,接受资助后他必须跟这位手工艺老师傅学习两年。两年后,他必须带着精湛的手工技艺回国,并将学到的东西写成一份翔实的手工艺调查报告交给基金会。我又问他,你们美国人为什么那么重视手艺?他回答说,一个国家的精密工业要好,它的重工业一定要好;重工业要好,轻工业一定要好;轻工业好,手工业一定要好;手工业要好,手工艺一定要好。这是一条坚实完整的系统,不能从中间断掉。

  记者:也就是说,大到现代工业小到我门的生活品质其实都和手艺这东西关系紧密?

  黄永松:是的!成熟的手工艺可以提炼出精神来,比如油纸伞匠人的严谨和精确;它更可以锻炼出成千上万双灵巧的手来。现代化工业缺了这些要素不行。有一次我和德国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商量出版德文版中国结图书的事情,我按照自己的编辑方法建议用图片装饰封底美化图书。可是德国人不同意,他坚持在封底这个宝贵的地方打上售卖中国结制作材料的那些小商店的地址。当时我不以为然。后来我去几个德国小镇观光时看到那里的手工艺小店一家挨着一家,不分大人和孩子都在学习手艺。那一刻,我一下就明白那位德国编辑的用意了;而且我也意识到,德国的工业这么厉害和它扎实的手工艺基础是分不开的。

  记者:我们对自己的手工艺反倒不像西方人那么在意,后果是什么?

  黄永松:我们的工业一直在给西方人“打工”;赚着最微薄的利润,忍受着最严重的污染,甚至没有头没有尾,只是中间一个生产环节。这和我们文化中的“轻百工”之说以及轻视手艺人的观念有很大关系。缺乏手工艺基础,工业就没有办法积累,更没法发展自己的精密高科技,也就没有自己的创新和创意,必须接过人家不愿意要的污染工业。要想超过西方,必须找回手艺精神。

  “手艺是服务当地人的,离开了乡土,手艺就会死去。”

  记者: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差异性越来越模糊,传统手艺的生存是否会越来越艰难?

  黄永松:这种担心其实走在前面的欧美国家已经碰到了。现代化对传统手工艺的摧残力量很大。所有产品都可以快速生产,所有人过的日子都一样。从北到南都是麦当劳,有其好处,但也非常无聊。这种进步非但没有让人更快乐,烦恼反而更多。有时候看似原始的手工艺却能给生活带来不同的色彩。所以说,我对手艺是蛮有信心的,它一定会被尊重的,剩下的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了。

  记者:应该怎样保护手工艺和手工艺者,让手艺精神能够传递下去?

  黄永松:全球化下的地球村里必须要多样性才好看才好玩儿,回过头来说,越是越界的就越必须是植根于本土的。一定要尊重乡土工艺的原生态,手艺是服务当地人的,离开了乡土就会死去。

  图片提供/《汉声》杂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