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旅:邺城 揭开封存1500年之久的秘密(图)(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3/09 14:36 DEEP-中国科学探险 | |
跟据钻探结果和当时国都的规模布局,邺城考古队长朱岩石博士推测“曹奂墓”应为明堂之类的大型礼制建筑。然而发掘后露出地面的所有痕迹表明,这里是一处建有高耸木结构宝塔的佛寺,规模非皇家寺院莫属,其年代也比曹奂晚。它属于哪个王朝呢?随着追寻这座塔寺的来龙去脉,邺城的兴亡隐现其间。
如今的邺城遗址分为南北两城,铜雀台位于曹操兴建的邺北城,与塔寺所在的邺南城相距甚远。西晋末年的战乱祸及邺北城,五胡十六国中羯族人建立的后赵首先于此定都,334年赵主石虎对邺城进行了大规模重建,“三台更加崇饰,甚于魏初”。史载石虎在铜雀台上又起五层楼阁,高170尺,周围殿屋120余间,南面的金虎台因避石虎讳改称金凤台,北面冰井台下挖有深15丈的冰井,内藏冰块和粮食。石氏据邺近20年,极尽奢华之能事。待到冉魏统治者冉闵夺取政权,就在邺城对胡羯人展开了一场种族屠杀,死者20余万。此后前燕、前秦、后燕这几个王朝仿佛走马灯一般在邺城驻足过场,到北魏统一北方时邺北城已经凋敝不堪。 在统一局面下,邺城的地利隐而不显,一旦北方分裂,其战略价值就举足轻重,曹操之前的袁绍就打算据邺而争天下。所以待到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权臣高欢因洛阳无险可据而迁都邺城。鉴于邺北城毁损严重,高欢于是筹建了邺南城,其子高洋废东魏而立的北齐,也继承下并继续修建这一故地新都。通过多年的考古勘查得知,邺南城紧邻北城,中间仅隔一道城墙,它继承并发展了曹魏的规划和建筑传统,并引漳河水周绕城郭。东魏北齐建国之初尚思进取,勤政强国,在与西魏北周和南朝梁陈的对抗中都保持着较大优势,傲然有大国雄风。其时邺城人口充盈,物产丰饶,往来其间的不仅有西域的突厥、回鹘等少数民族,还有中亚的粟特、波斯等外国人常住于此。一时间邺城四方商贾云集,天下奇珍汇聚,成为名噪天下的国际性大都市。 同时,邺城也堪称当时中国北方最大的佛教中心。北魏分裂时洛阳诸寺的僧尼团众跟随东魏政府一并迁到邺城,北齐诸皇帝更是大肆佞佛,于是佛徒云集,高僧辈出,史载其时邺城内有僧尼8万余人,寺院4000多所。“曹奂墓”下的塔寺就出现在邺城的这段巅峰时期,它可能是这众多寺院中最大的一座。而东魏和北齐王朝时的皇家寺院还是第一次被发现。 (编辑:独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