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文化 > 北京文学网络精选版 > 正文

不该欲说还羞的“性教育”(下)

http://www.sina.com.cn 2004/03/22 18:24   北京文学

  上一页

  三、青春需要陪伴

  "你好!这里是青春热线。"

  "嗯,我不是一个坏孩子……"一个12岁的女孩吞吞吐吐地说,"我今年考上了一个重点中学。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嗯,是个男同学,考上了另一个重点中学……原来在小学的时候,我们经常在一起商量班里的工作,互相配合,关系挺好的。我现在……我现在非常想他……我知道早恋不好,可是我克制不了我自己……"

  这是《中国青年报》的青春热线。很多处于青春期苦恼中的年轻人,向他们诉说心中的苦恼。

  我早就听说过陆小娅和她办的青春热线,我的一个同事还是她那个热线的志愿者。据我所知,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到青春热线当志愿者的,要经过考试,被挑选上以后,还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陆小娅,以至她把她一生中最重要的10年都投入到这样一个热线电话上?到今天已经是12年了,陆小娅就像一个守土的战士一样坚守在热线电话旁,为了什么?

  "为了帮助别人"。在12年中,陆小娅和她的那些志愿者们,帮助了多少处于青春期苦恼中的年轻人,挽救了多少濒于自杀的生命,我不得而知,但是她的坚韧,确实让我折服。

  我是在陆小娅的办公室采访她的。别看她语调温柔、不紧不慢的,但回答我的问话时几乎都是脱口而出,我想她所以成竹在胸,是因为她对这些问题考虑得很深了。

  问:你认为性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

  陆:从生下来就开始。男孩子很小就知道站着撒尿,小女孩会有疑问:为什么我们不站着撒尿?孩子的性意识萌发得很早。

  问: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大约有20年的时间,你认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应该怎么教育?比如像我们作父母的,其实很惶惑,不知道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教育?

  陆:学呀!谁让我们做了父母呢?过去我们的生活相对单纯一些,信息也不那么通畅,过去没有网络,可现在不同了,不仅网上什么都有,而且QQ,动感地带什么的,花名堂多了。比如我女儿的学校,为了防止孩子们早恋,采取的作法是把作业留得多多的,让你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早恋。可是照样有早恋的,单相思的,上黄色网站的。

  问:我们作家长的,其实很希望能找到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的方法。因为我们毕竟与你们专家不一样。

  陆:性教育的成败,最主要的是取决于教育者的态度,而不是性教育的内容。比如父母怎样与孩子沟通?是不是平等的?所谓态度就是在与孩子谈到性的时候,你应该很平和,很自然。不要讳莫如深,如临大敌,你还没谈呢,汗先下来了。这样的态度就等于告诉孩子,性是很肮脏的,很丑陋的,不道德的,坏的,使孩子感到很羞耻,或者越发好奇。你要用很自然,很平和,很坦诚的态度与孩子谈这个问题。现在的中学生在性知识的问题上是两极分化,男生有的什么都知道,甚至比你知道得还多,有的则什么都不知道。有的孩子会有一些错误的看法,比如有的男孩子认为女人都喜欢被强奸。他们往往是从黄色网站或色情作品中得到的这种印象。而女生可能情感发育比较早,但性知识不一定懂得很多,这也非常容易出问题。

  问:我们作家长的,其实很惶惑,不知道该和孩子谈什么?

  陆:不是你谈什么,而是他谈什么,他是否愿意与你谈。

  问:现在中学生的父母其实很愿意与孩子沟通,而且我们有很多忧虑:女孩子的父母可能怕孩子怀孕,男孩子的父母会怕孩子一时冲动,把别的女孩子弄怀孕了,女孩的父母打上门来。可这时候的孩子对家长都很防备,家长也特别想知道孩子的秘密。

  陆:为什么要知道孩子的秘密?

  问:我不知道他的秘密就不知道他会干什么。

  陆:你不信任孩子。

  问: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是一个10岁的男孩子,非常调皮。那年放暑假的时候,单位里的同事们把孩子都带到单位。他带着另一个7岁的小女孩儿,画了单位里另一个3岁小男孩儿的裸体,还注明某处是他的小鸡鸡,并把这张裸体画儿贴到了单位的电梯上。直到单位的保卫干事找到他,才知道这件事,把我这个朋友气坏了,要打这个孩子。

  陆:多好玩儿!这时,你就该装作很好奇的神态问孩子:我很好奇,你为什么要画别人的裸体呢?然后问他为什么要贴在电梯里?然后你告诉他这是什么器官,而且很温和地告诉他这样的东西是不能在公共场合去表现的。我们现在给老师作培训,就是训练他们的态度,你不能一谈到乳房、阴茎就说不出话来。应该说孩子出问题总是很偶然的,但是家长很担心,很害怕,于是情绪就很激烈,让孩子也很紧张,你作出一个好奇的态度,孩子就会说出心里话。

  问:你们这些与孩子谈话的技巧,怎么让家长们知道?

  陆:培训家长啊!我退休后就很想办这件事。比如我在写一本书《母爱新主张》,序言就写到:当母亲是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你没有100%的把握教育好你的孩子,让他生活得很快乐,心理上没有阴影。

  问:孩子在各个年龄段性教育的方式应该不同吧?

  陆:比如我的一位朋友的女儿在她两岁时就问妈妈:为什么元元(同幼儿园的小男孩)是站着撒尿?我为什么不能站着撒尿啊?她妈妈问她:你真的想站着撒尿吗?如果你真的想,你可以试试。于是这个两岁的女孩儿就真的站着撒了一泡,结果弄得满腿都是尿,连裤子都湿了。从此她就知道女孩子是不能站着撒尿的。

  问:你认为青春期的孩子性知识的偏差目前到什么程度?

  陆:我没有调查。在青春热线中,10%的问题是性问题,有同性恋的,有乱伦的,有想变性的,有被老师搔扰的,有父亲性乱影响了孩子,孩子也去尝试的。

  问:你认为父母掌握一些关于性教育的知识,能解决问题吗?

  陆:知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父母能不能与孩子交流,只要能交流,孩子的危险就不大。就是一个大学教授,不能与孩子交流,孩子的麻烦可能也会很大。

  问:现在的父母都很愿意与孩子交流,常常是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

  陆:那是父母不会交流。谈话并不等于交流,交流首先要倾听。在沟通中听比说重要多了,但也最不容易做到。家长如果在孩子青春期以前就成为孩子的朋友,养成很好的交流习惯,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相反,你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孩子什么都不愿意和你说,在现在这样充满诱惑的社会里,孩子就随时可能出现各种问题,遇到危机或出现意外,比如女孩怀孕,因恋爱影响学习,被坏人骗了等。

  问:如果孩子受到伤害,对他以后的婚姻会有影响吗?

  陆:会有影响,但也要看父母如何处理。研究这些问题的专家认为,假如你的女儿怀孕了,用传统的话说就是失去贞操了,你如果怒不可遏,气急败坏,她也一定会认为自己完了,心理上有阴影,对她以后的恋爱婚姻有影响,甚至有的孩子就破罐破摔了。作为妈妈,如果你不认为女孩的价值是由处女膜决定的,不给她自己从此低人一等的心理暗示,对孩子的伤害相对会小一些。有的学者认为,我们今天仍然必须提倡贞洁,主张重新使用"贞洁""童贞"这样的词汇,我非常反对这种观点。我认为,所谓"童贞"只是对女性单方面的约束,因为男人没有处女膜,没法确定他是否失去了"童贞"。所以提倡用这样的词汇,对女性而言是不公平的。而这些学者,当然是男学者说:宁愿让一部分女人付出代价来维护社会稳定。这种观点我是不能接受的,它让女性来承担所有的后果和压力,太不公平了。大家都知道,性行为是双方的事,很多时候女性还是被欺骗、被诱惑或被强暴的,凭什么因为女性有处女膜,就得替男性担着?有些女孩给"青春热线"打电话,就是因为种种原因失去童贞了,就想自杀,可见我们的文化给她们造成了多大的心理压力。难道我们还要回到那个封建社会去吗?在做"少女课堂"项目时,我曾经作过一个调查,我问一些女中学生:你喜欢你自己吗?你喜欢你是女人吗?我发现,凡是不喜欢自己的人,都不喜欢自己的性别。

  问:在美国,为了保护孩子们,一些中学会发给他们避孕套,你怎么看?

  陆:美国的性教育也是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性教育的标准,有的学校很保守。目前性教育主要是3种模式:1.以安全为导向的模式。既然避免不了,索性给孩子们发安全套,让他们避免怀孕和得性病。2.以纯洁为导向的模式。这主要是一些宗教人士,认为贞节应保留到结婚,把第一次献给对方。3.是综合式的,既讲性道德,同时主张教会孩子如何避免性伤害。在没有发生意外之前,就告诉孩子,如果你在很小的年龄选择性,后果是什么?你可能怀孕,也可能染上性病。有研究发现,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性教育,比单纯的性安全教育或性纯洁教育效果都要好,因为这种教育的结果是初次性行为的年龄推迟了,未婚妈妈减少了。

  问:我们很多家长是这样的,总是告诫孩子:你不要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你这个年龄要好好学习。

  陆:我不会这样教育孩子。成年人应该与孩子一起去探讨,而不是干涉。你说不许、不能、不行,有用吗?他们听吗?就说网络吧,现在的孩子比你精通,很多孩子都上过黄色网站。还有交异性朋友,干涉的结果常常是适得其反,外界压力越大,两人就越团结。相反,大人不硬去拆,孩子交往一段,往往会感到并不合适,也就分开了。在这一点上,成年人只能影响孩子,而无法限制孩子。至于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父母自己心理是否健康,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是否高超等因素。

  问:如果我的孩子现在正处在青春期,我该怎么办?

  陆:没有现成的模式,只能尽可能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愿意跟你谈,然后该怎么做怎么做。有一位母亲在女儿来月经前,就告诉她女人会来月经,天真的女儿说:妈妈,等我来月经时,你送我一枚戒指好吗?孩子的话虽然是无心的,但这实际上是让母亲为她举办一个成人仪式。等女儿来月经的那天,这位母亲果然给她买了一个上面有3颗星星的戒指,代表他们一家3口人。有的母亲在女儿来月经的那天请女儿到外面吃饭。让孩子懂得这是女性成长的一个时期,说明她成熟了,很正常。而有的母亲遮遮掩掩,孩子就会认为这是很倒霉的事。如果孩子怀孕,我会很关切地问她你对今后怎么想?你的男朋友会不会很在意?母亲关切的问候,比斥责对孩子的伤害要小得多。

  在采访小娅时,我注意到,她的声音柔和而亲切,让人很自然地就想和她说说心里话。我私忖:可能她们作咨询的人,都有这种让人一见如故的本领吧?而且,我还不合时宜地想起那个在声讯台憋着嗓子装少女的刘士华---她的年龄碰巧与陆小娅相仿,她们也同样是守在一个电话机旁……

  陆小娅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兴起,新技术与新经济正在急剧地、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面貌。可以说,在电影、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蓬勃发展之后,计算机和网络使得信息传播方式再一次发生了革命。由于青少年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掌握往往比成人更快、更多,因此他们开始进一步打破被成年人控制的信息疆界,方便地获取过去只有成人才能得到的信息,包括大量与性有关的信息。而缺乏计算机及网络知识与技能的成年人,常常对此目瞪口呆,惊吓不已,不知所措。她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作家偶然在家中发现了一张黄色光盘,他把上初三的儿子叫过来厉声盘问:"这东西哪来的?"孩子用奇怪地眼光看了父亲片刻,反问道:"难道你没看过吗?"

  陆小娅在她与上述有关的学术论文中,针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性教育,提出了这样3个问题:

  第一,性教育应该以性安全为目标,还是以性纯洁为目标?

  第二,性教育是应该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还是单纯为了防止社会问题的出现?

  第三,什么时候开始性教育?怎样进行性教育?

  这3个问题让我心中豁然开朗:对呀!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们进行性教育?就是为了让她们保持纯洁?不怀孕?还是仅仅为了防止他们犯罪?这是不是有点儿太狭隘了?

  12年,陆小娅和她的志愿者们守护和陪伴着那些躁动不安的青春的灵魂,像战士守卫疆土。也许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然而,我们谁能计算出他们的工作对这个社会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北京青年报》的记者李彦春在2003年11月17日报道当了7年助产士的黄义芳,她总是四处托人做一件事---干什么呢?

  "我给你们单位办个生殖健康讲座吧。35岁以下的,十几个人就成,义务的。"她的目的很简单:我的讲座,只要能制止一个人流就成!

  《北京青年报》用整版的篇幅报道了这个普通人,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你安全健康的长城》。我觉得这个题目真好,我们确实应该为青春期的孩子们筑起一道"长城",制造一个大的保险系统。而且,这座长城不应该是一道,要有好几道:社会有一道,学校有一道,家庭还要有一道;一层失灵,还有另一道。

  在国外,就有一些自发的社会组织进行保护孩子们的工作,就像那些环境保护组织一样。在网络上有不少黑客,专门利用他们的技术对色情网站进行攻击,甚至端掉那些儿童色情网站。这些电脑精英在线跟踪色情网站的IP地址,并提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让ISP商关掉这些网站。在位于澳洲的布里斯班市,就有这样一个反色情的女黑客Blueber?鄄ry。三年前她为女儿买了电脑,在网上冲浪时,她发现了许多下流的地下色情网站。于是她加盟了一个世界性的由志愿者组织起来的Condemned.org网站组织,他们在四个月中,就端掉了500个儿童色情网站。

  另一个名为"互联网天使"的志愿组织,也专门帮助全世界忐忑不安的家长们,追杀那些儿童不宜的色情网站,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这个组织的6000多名成员,遍布14个国家,他们在互联网上进行巡逻,每天可以发现70个儿童色情网站,他们对这些网站进行跟踪并向有关部门进行汇报。迄今,他们已帮助政府部门逮捕了数百名不法分子。

  据说,海淀区教委最近有一个让性教育课"强行起飞"的行动。我在这里把《北京日报》的一条消息摘录如下:

  一张巨大的学生吹安全套的大投影,奏响了海淀区大规模进行性教育的前奏。昨天上午9时,人大附中、八一中学等五十多所中学的一百多位教师坐进教室,开始上性教育第一课:学学怎样给学生讲性教育。

  海淀中教科科长纪世铭坐在讲台前,慢条斯理地说:"从9月12日开始,海淀区对中学生性健康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老师先上课,做学生性教育的引路人。"接着,初、高中《性健康导向》教材发到教师手中。教师们迫不及待地翻看内容,不时有几个老师窃窃私语。一位二十多岁模样的女教师,没翻几页脸就红了。

  主讲人钟波天,是教材的编写者之一。他说:"性信息无孔不入,性诱惑到处都是,性侵犯在危害着学生。如果不进行性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在黑暗中摸索,有的可能掉进黄窝,有的可能毁了人生。"

  有的老师小声说:"当性教育老师,好像自己也不正经。"钟老师说:"风言风语肯定会有的,但我们做的是为孩子健康成长导航的大事,是政府行为,有法律根据,讲的是性科学,要理直气壮讲性教育。教孩子转变性观念,解决性困惑,学会性自护,提高性美感,促进性健康。"

  性教育,还要强行起飞?没错,确实应该有一支"正规部队"与社会上的"联合部队"全面交火了!

  不管有多少阻力,我们都要抢占制高点。在性教育这个领域,哪里是制高点?青春期!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萌发独立意识的时候,大人管不了他了,而心理发育又没有脱离儿童阶段,既是最容易被教育,也是最容易被诱骗的时期。

  我采访了海淀区某中学的心理教师张丽丽。那天,她穿一身黑衣服,显得十分文静。我心中暗忖:她这么年轻,想必还没有作母亲吧?作为"强行起飞"行动的一员,她会怎样给中学生上性教育课呢?换了我,若是在她这个年纪,打死我也不肯在大庭广众之下谈性这个话题!这个北航的高材生,怎么就当起了心理教师?而且搞起了性教育?所以,我先问起她的经历。她说:

  早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参加了学校的学生心理热线--大学生热线364,还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线头儿"。那条大学生热线曾经相当红火,除了海南,全国各地都有我们的咨询来电者。大二的时候我参加了青春热线,开始接触正规的咨询训练。也对心理咨询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这也决定了我日后的职业选择。所以,在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中学团委书记的同时,我也同时成了一名中学的心理教师。

  我出身于一个工人家庭,父母中年得女,如掌上明珠,对我宠爱有加。但年龄的差距也造成了亲子沟通上的一些困难。我们总有些像隔辈的人,彼此相爱,但却不容易相互理解。我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夫妻关系不是很好,他们的争吵成了我童年记忆中非常重要的一段记忆。所以,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缺乏安全感,对人生的态度也比较消极。但也正是这样的一段经历让我开始关注心灵的问题,让我积极去探索内心的平静与力量。热线咨询的助人经历,给了我许多许多。在那里,我学会怎样同情别人,帮助别人,而我自己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成长和变化。

  做团委书记和政教主任的三年,使我对人生的认识又有了新的突破。当我的角色从学生一下子变成了老师,一种责任感便很自然地进入我的教师使命。在每天与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的问题与家庭是不无关系的。我在孩子的身上总能看到家长的影子。家庭是一个孩子生存和成长的土壤,如果我们只从学生入手,而不关心他们的土壤,这些孩子便很难改变。

  而当我们将一个孩子的问题,放入他的整个生存环境,我们常常会发现他的表现是多么地无奈和令人同情。所以,我开始接受家长的咨询,也为家长讲一些课程。因为每一位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成材,但每一位父母也都缺乏支持和经验,他们对孩子的变化没有心理准备,他们对如何教育孩子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作为父母,他们常常是孤军奋战的,很辛苦,也常常无助。

  我到现在还是青春热线的志愿者,每月有两个晚上在那里值班,每次3小时。可以这么说,我是在热线长大的,从学生变成了老师,现在我已经是热线的督导了。

  在当教师的这段时间里,张丽丽接触过很多"问题"孩子,她发现,这些"问题孩子"的问题,大多与他们的青春期有关。有的孩子直接反映出"早恋"的问题,学校与家长都很紧张,怕影响孩子的学习。

  她教过的一个女孩子,父母离异了,随母亲生活。她是个非常活泼外向的孩子,热情好动,好事,有点婆婆妈妈,她热衷的都是与学习无关的事,让家长与老师十分气恼。有一次她同一个学习很好的男孩子又好上了,学校的政教主任想把他们拆开,因为张丽丽与女孩平时的关系很好,就把这个任务交给她了,她当时是团委书记并兼高一的心理课。

  张丽丽说:我与她谈的时候颇费了一番心思,因为我知道与这个年龄的孩子谈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们正处在青春反抗期,这个年龄的孩子不把成年人当成同一战线的,不管你与她关系多好,她都会认为你是在教训她。我问她:"你想过没有,这本来是两个人的事,老师为什么总是找你而不找他呢?"她说:"老师就总觉得我不是好孩子呗!"我又问她:"为什么人家总是怪你而不怪他呢?"这时她就哭了。我一找她,她就知道什么事了。她的学习成绩不好,她妈妈也来找过我,孩子出一点问题,家长往往就非常紧张,对于孩子的问题,家长与我们理解不一样,说话稍不注意家长就会很着急,回去就可能伤害孩子。上周五,我给初二的家长们讲亲子关系。孩子一到青春期,家长跟他们就会很难相处,有的家长事业有成,多难的事,他都能处理得游刃有余,可一到孩子的问题上却束手无策。孩子到初二的阶段,开始追求独立了,好多事不跟家长说了,对异性开始感兴趣了,对异性开始有一种探谜的心理。而这个时候家长往往非常紧张,怕孩子为此分散精力影响学习。我主要给家长们讲怎样与孩子沟通,首先要与孩子建立很好的关系,这样,孩子一般不容易出问题,或者即使出了问题也比较好解决,因为有个支持系统。其实,我认为,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在亲子关系这儿,亲子关系好,就会大事化小。家长要知道,孩子这个年龄会由一个很乖的孩子变成一个刺儿头。这不是坏事,恰恰说明孩子长大了,而不是成心与你作对。对此,家长要有心理准备,这样你对孩子的态度就不一样了,你平静了,与孩子相处就容易多了。有了思想准备以后,就是技巧的问题了。你要花一些时间去听孩子说,那个听,是真听,是很好奇地听,是关心,而不是边做饭边心不在焉地听。孩子出了问题,很多家长会自责,不知道该怎么当家长。

  她讲到这儿,让我很吃惊:以她的年龄,而且还没有做母亲,比我这个作了母亲,并且教育过孩子的人都明白许多。

  我问她:你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这么懂家长的心理?

  张丽丽说:因为我生长在一个经常争吵的家庭,所以从小就很敏感,对人有很细的观察。同时,也能够体会不同的思考角度。在热线的咨询过程中,我看到过许多青春的生命挣扎与成长的过程,我对这些过程充满了敬意。它们让我懂得人生是不容易的。让我对生命充满敬畏,对每个生命个体也充满了欣赏和理解。而这些是任何简单的心理学课程都不能给予的。可以说心理咨询是一种以生命面对生命的工作。做咨询的人,自己的心中必须首先充满温暖和关爱。因此,在咨询里,我自己成长得特别快。我现在正在北大读心理咨询的研究生班,我希望能够将实践的经验与理论技巧更好地结合起来,完善自己的工作。我会告诉那些焦虑的家长,你当家长的时间也不长,也是第一次,也没有经验,犯一些错误也是很正常的。心理学有个很核心的概念:就是要相信人本身的力量,每个人生来都是有很大潜能的,都会自我发展得很好的。有的孩子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他不能喜欢自己,不能接纳自己,不相信自己有潜能。

  我问张丽丽:你现在喜欢自己吗?你是从什么时候喜欢自己的?

  张丽丽说:我越来越喜欢自己了,这个过程很像蛇蜕皮一样,每脱下一层皮,眼前的世界就变得更明亮了。我告诉家长,让他们放松,人一放松就会有智慧了!在自责的时候,很多主意就被湮没了。我见过一些心理学的博士、硕士,学了那么多年,却没什么用。他关心别人吗?他喜欢自己吗?一个人如果不能先解放自己,那么他便不太可能去解放别人。因为心理咨询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我们所使用的工具是我们自身。这个工具的好坏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成效。所以,我们需要将自己的状态调节到最好。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更有意义。

  我问:人为什么要喜欢自己?会不会变得过于自爱?

  张丽丽说:一个人如果不喜欢自己,就会产生自卑。比如他如果觉得自己脸长得不好,就会不自觉地避免让别人看到他的脸,就会老低着头,会觉得别人老盯着他的缺陷,就会误解别人,人格就会发生障碍,你想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觉得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的时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就像花儿在开放时的美丽一样。如果哪个孩子对我说:我喜欢谁,我会说,好啊!第一次有个人让你辗转难眠、牵肠挂肚,多好啊!我对学生可能会说:你知道吗?你已经到了一个心理阶段了,喜欢一个人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我问她:孩子会不会因为你的鼓励而早恋呢?

  张丽丽很肯定地说:不会的。如果你坚决阻止,以后孩子有什么话就不再跟你说了。孩子第一次有这种感觉时,心理会很紧张,这时他恰恰特别需要帮助。有一个孩子就这样对我说:我特别想和一个走过人生的成年人交流,我的同学们的水平都差不多,我们的讨论总是不能解决问题。但我不敢对任何成人说,我们怕受到指责。你要相信,孩子心理上放松后,智慧就会出来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孩子出了事之后没人知道,在他特别需要帮助时,没有人能够从深层次了解他,陪着他一起走过来。应该说家长也是挺不容易的,他们不是专门研究少年心理的。我很想搞一个家长沙龙,进行一系列的培训。一般来说,中学生的家长最不容易,他们正处在中年,上有老下有少,而这时,孩子又处在一个特殊时期,不光学习紧张,而且正是人格发展与性格形成的时期,他对性发育的理解,对性本身的理解,他对与异性关系的理解,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而且对他以后的人生影响非常大。

  我问:我们很多人不知道怎样与异性相处,甚至年纪很大了还是如此,这是不是与青春期的教育有关?

  张丽丽说:人在青春期时,会第一次觉得异性对自己那么重要,愿意同异性很亲密,正是培养与异相处的关键时期。但很多人错过了。我们不断地被告知,学习是第一任务,我们与异性交往的愿望被压抑了。很多成年人的问题,甚至很多五六十岁的人,到老都不知道如何与异性相处,都是青春期的问题。

  我问:这确实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我甚至认为我自己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你认为应该怎么解决呢?

  张丽丽说: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孩子在青春期能有一个陪伴者。所以我老强调亲子关系,这非常重要。因为对孩子来说,父母是最亲近的人。基于这点,我认为培训家长特别重要。比如我当时就有一种自卑心理,因此我就不知道怎样与男生相处。在青春期与异性相处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往往就很难补救了。我总觉得,一辈子生活得很平稳很幸福,比当博士更重要。无论是家长还是其他的成人,我们都应该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考上大学并不是人生的最高准则,而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不能用一时的分数,将未来的幸福抹杀掉。

  我问她: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恋爱的?你觉得你会与异性相处吗?

  张丽丽坦诚地说:

  我大一就开始谈恋爱了,他是我的同学,也是青春热线的志愿者。我们一直关系很好,相濡以沫,我们能够彼此理解和接纳。我一直在研究性教育,因此我知道男性与女性不同的心理特征,因此我们发生矛盾时沟通起来也很容易。他在中科院工作,现在也仍然是热线的志愿者。学习与异性交往的知识以及两性间的不同,对一个人非常重要。因为这个世界是由两性构成的,我们不但要与一个异性相处到老,而且生活中还要与众多异性相处,所以我在课堂上的重点就是这块儿。

  我在心理课上给孩子们出过这样一个题目,让男生与女生各自写下自己最喜欢的异性,这让孩子们很兴奋,很积极地参与。男生会列出很多,第一都是漂亮的,然后有善良的、温柔的、听话的,让我感到很有趣的是很多男生还会写上:孝顺的。看来他们对这点也很看重。女生会写幽默的,帅的,有钱的,可靠的。

  这时我告诉他们: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我让他们依次删去不太重要的,或者只留最重要的一项,女生最后就剩下安全。有的男生就会说,只要是个女的就行。

  我让他们猜对方最后剩的最重要的一项是什么,他们猜得都不对。于是,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告诉他们男女之间是有差异的。女孩子一般会要求安全的关系,所以许多女孩子总有一两个知心朋友,互相谈点儿小秘密。而男孩子会比较现实,理性,对性往往比女孩子感兴趣得多。比如男孩子会提到孝顺,在感情上却比较简单,没有女孩子涉及得那么多。我会把结果让他们互相看,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这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总是喜欢按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对方,这时就会产生误解。而且男生与女生性最活跃的时期是不一样的,比如男性在十几岁左右,而女性常常要到30岁左右。男生往往对性比女生知道得多很多,他会非常感兴趣,去探索。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发生性行为?男孩子会推测女孩子:她是愿意的。而女孩子会认为:我这是为他付出了,他会感激的。两性心理的不同会造成两性交往中的许多误会和悲剧。男生会把感情与性分得很清楚,女生把感情与性混为一谈,所以容易发生偏差,对性就会有误解。

  测试完了,我会与孩子们讨论,让他们有一个概念:男女确实不一样,不要拿自己的心理去猜对方,你不要觉得你愿意对方就一定愿意,即使双方都愿意,愿意的理由也是不同的,对对方的期待更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男女是需要沟通的。

  孩子们不会想到男女之间有这么大的差别,他也不会想到他跟一个异性要共度终生,因此学会与异性相处有多么重要!知道这一点,知道你不仅要与爱人相处,还要与异性的朋友、同事相处一生,如果你不懂相处之道的话,很多烦恼都源于此。

  我们的家长总是教育孩子:你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而在青春期,日益加强的独立性会让他们对家长的话作出不同的选择。真正有意义的是让孩子了解真相,然后帮助他们共同去面对。

  我觉得青春期性教育的重点不是要不要发生性关系,这太可笑了!我们教了半天,难道就为了这个吗?我们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比较健康、比较美好的人生,这是最重要的。我们要让孩子们学会欣赏自己,并且能在欣赏中成长变化,从而体验享受生命的感觉,这是最重要的。

  比如,我们曾经在学校中发现有一对高中生动作很亲密。老师们对此非常担心。但在与学生的谈话中,这两个学生对老师非常抵触,男孩子说:"你们想怎么办怎么办吧,什么事由我负责。"与学校非常对立。后来有一个老师提出:给孩子们开一个讲座吧,给我出的题目是给女孩讲怎么自尊自爱。有的老师认为是这个女孩的问题,因为男生比她低一年级。

  我当时想,得选一个好的角度,否则就变成教训孩子了。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反抗期,你想阻止他们,他们不会听,越阻止,他们反抗性越强,有时会适得其反。于是我在心理课上讲男女在生物性上的不同导致了他们认识上的不同。男性的精子很多,而女性的卵子只有一个,所以他们在生理上的投资是不一样的。女性更重视关系的稳定,而男性会不断地寻找新的异性来传递基因,这是他们的生物性决定的。包括从心理上来讲,在男性的活跃期,男性会把性与成就放在一起。

  我这时才谈到什么叫女性的自尊,要从不同的层面来追求自尊,不仅是生理上的,还有心理上和社会的角度追求自尊,从而选择自己的行为。因为不了解社会,孩子们会受媒体的影响,比如现在炒得很厉害的"木子美",会让孩子认为性很时髦,认为性是无所谓的事。很多孩子在中学压力很大,一上大学,压力小了,就会急于去尝试。我告诉他们,不要认为只是老师在强迫他们,其实媒体的一些东西也以时尚的方式来操纵强迫他们。让孩子们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想要什么,而不是被别人所左右,这才是真正的自尊与独立。我有个做时尚杂志的朋友对我说:什么是时尚?我说什么是时尚什么就是时尚。而中学的孩子是最容易受影响的,并把这些当作很个性的东西来崇拜。

  说到恋爱,要问孩子:我为什么要恋爱,因为时尚?因为大家都恋爱了而我没恋爱才恋爱?还是我生活中真的需要这么一个异性?这是有差别的。什么叫尊重自己?要清楚这个人对我意味着什么,这才叫尊重自己。

  我给孩子们讲了以后,他们非常感兴趣,就会慢慢来找我咨询,于是我就有机会比较深入地了解他们,陪伴他们,与他们讨论。我没指望我的讲座给他们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每天每时影响他们的因素太多了,我只是给他们一个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

  孩子们总是从父母与老师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青春期不应该早恋,否则就是坏孩子,因而压力很大。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感情不是水龙头,说关掉就可以关掉,所以很多孩子其实是每天在矛盾中挣扎,想忘忘不掉,不忘又自责。他们过得很不快乐,而且这种压抑会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痕迹。如果痕迹很深,或者有一些误解,就可能造成终身的问题。而如果你告诉他们:你这个年龄能找到一个喜欢的人是很幸运的,而且是正常的。这样他就放松了,就会学会理智,不会纠缠在里面。

  我教的一个孩子,她初一时喜欢一个男孩,因为那个男生长得很帅,像她的一个偶像。她是很勤奋但成绩不是很好的女孩子,为此她很自责。我对她说:"这很好啊!喜欢一个人,又能天天见到他,这没什么,不会影响学习的。"她就放松了,后来她又喜欢另一个男生了,问我:"我是不是很花心哪?"我告诉她:"这没什么,这个时期的感情就是这样不稳定的。就像你走进一座花园,能看到各种的花儿,也能被不同的花所吸引。但是真要把它搬到家里去时,就要慎重了,要考虑家里的条件适不适合它的生长,能不能养好等因素了。所以,选择一朵花,需要成熟的考虑和负责的决定。"她告诉我:"我喜欢第一个男孩是因为他帅,喜欢第二个男孩儿是因为他幽默,会讨女孩儿喜欢。"我告诉她:"等你长大了,你会发现每个男孩儿都有他的可爱之处。"于是她不再责备自己,她最近告诉我,那个男孩儿也很喜欢她,他们俩都要好好学习。

  我很担心地问了一句:你认为他们早恋好不好?

  张丽丽马上回应了一句:他们没有早恋!就是一种朦胧的感情,就是女孩子自己老在挣扎,老在想。而那个男孩子早就知道她的想法,后来自己主动调换了座位,为了不影响她的学习。现在两个人都在努力,希望考上理想的学校。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地在一起过。

  我问:你能不能把你的工作对我说说?

  她说:

  我给孩子们上心理课,为他们单独进行心理咨询,组织男生日,女生日,把家长们请到学校来给他们讲青春期男生女生的变化,让孩子们座谈,让孩子们说说,在青春期希望家长告诉他们什么?我还与金色雨林青少年发展公司的一位心理学博士合作,给家长们讲如何对待孩子青春期的变化。都是与青春期心理有关。我们学校是北京市青春健康项目的试点校,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各种活动,在同学中间找主持人,先培训小主持人,然后让主持人再给同学们讲,通过同伴教育,让孩子们知道性的发育,艾滋病预防等知识,包括朋友是如何相处,收到异性的纸条怎么办,今后的人生怎样设计等课。

  青春期是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都面临最大的挑战,而且也奠定成人后的认识基础。在高三这个阶段,学习非常紧张,很多学习很好的孩子出现问题,不是学习的问题,而是自我认识的问题。人际关系,包括同性、异性,积累起来,成为孩子生命中的一个坎儿,每到关键时刻就过不去。我在热线做成人咨询时,发现很多人的问题能追溯到这个时期。比如有个孩子,青春期父母管教得非常严,特别是他的母亲很严厉。他出现手淫的现象,让母亲给压抑住了。成年后这个问题总是解决不了,于是他就不断地找人咨询:手淫到底有没有害?他的父母没办法,只好把他送到外地去,结果他还是解脱不出来,还是不断地想方设法问这个问题。从外表看,这个孩子高高的,长得很帅,可心理上就是摆脱不了青春期在他心理上留下的阴影,生活上也处处不顺。本来学习很好的一个孩子,因为这个问题高考也没考好,后来一系列的生活问题都没处理好,很可悲。而这样的父母我们还可以经常见到。

  我一直强调孩子要了解男女的不同,这不光关系到他们结婚后的幸福,而且他们有一天也要当家长,如果他们自己的问题不解决,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有问题,他们的孩子到青春期也肯定会出毛病。有的家长就问我:"孩子为什么会手淫?为什么会这么下流?"

  有的妈妈为了防止孩子手淫,就和孩子住在一个屋里,只要一听到孩子有动静就开灯,不让他这么做。我告诉她,你千万别这样!这对孩子非常不好,以后他的性功能都会有问题。这样会制造悲剧,太可怕了!

  这也是差异的表现:女性认为这不能接受,妈妈常常接受不了,但这对男性来说却很正常,爸爸可能不那么激烈,对妈妈常常是很大的冲击。我发现,在管教孩子上,父母往往不同,孩子的一些问题,妈妈常很在意,爸爸不当回事。而且很多家庭是妈妈管得多,于是很多矛盾发生在母子之间。

  我问她:我很想问你一个也许不那么合适的问题,如果你有一个孩子,假如他早恋了,你在乎吗?

  张丽丽说:我肯定在乎。因为那是她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表明她进入了不同的时期。我会很快参与进去,和她共同讨论一些问题,也告诉她一些应该了解的东西。我们会比较深入地去谈两性的话题,去归纳我们不同的理解。我会和她一起去欣赏生命中的这个美好季节,也去共同面对这个季节里一些苦涩和难题。

  我问她:你能不能把你的经验为家长归纳几点?

  张丽丽说:第一,家长自己的心态要放松。明白孩子的变化是成长中的必然过程,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将孩子的不听话看成是针对自己,要明白他只是希望借此能感受到自己的独立。家长放松了,看待事物的视角也就变化了,亲子关系也会更融洽一些。

  第二,能够欣赏孩子成长的过程。他们遇到的问题、困难都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你要和他一起欣赏这个过程。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我们不能指望人人都有捷径可寻,可以不经历痛苦就一下子长大。孩子的每个问题其实都是他们成长的机会,不要抱怨问题,而要抓住机会。让生命中每件事都能成为滋养的力量,这是家长和孩子都需要学习的能力。

  第三,要做孩子心灵的陪伴者。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孤单的。青春期的孩子尤其容易感受孤独。不要被他们表面的倔强所欺骗,他们的内心依然脆弱。他们每天也都在呼唤关注和理解。所以,陪伴非常重要,它能给孩子安全感,让他们可以大胆地探索,可以给他人以信任。没有这种陪伴,他们的人生都会感到孤单。

  第四,要相信孩子。首先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人格力量,在关键时刻孩子会想到你,会把握自己。家长对于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是你一手带大。你的世界观,你的人生态度一定会潜移默化地传给你的孩子。所以,如果你对自己是信任的,那么你也应该信任自己的孩子。因为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父母的嘱托都会第一个跳入脑海。只要孩子与你是彼此相爱的,关键时刻,你们就会彼此牵挂。

  青春期性教育,一直是我感到十分困惑的问题:应该给孩子们讲些什么?讲到什么程度?作为成年人,我们怎样才能坦然面对孩子那双纯洁的眼睛,去讲那些我们自己都脸红的事情?

  这真是个大难题。别说我们这些作父母的本不是教育家,对于性教育我们更是外行了,说深了不是,说浅了也不是……我们自个儿就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对性知识不是无师自通就是道听途说的,根本谈不上系统,怎么去教育他们?

  采访陆小娅和张丽丽以后,我发觉,原来让我觉得那么困难的一件事,一下子竟变得简单了:我们用不着防贼似的盯着孩子们,防止他们早恋。在他们经历青春期这个"危险年龄"时,我们要作他们心灵的陪伴者!和他们一起走过青春的迷惘、困惑,告诉他们性行为发生的后果,相信他们的智慧,帮助他们从那些青春的"坎儿"上迈过去。

  不过,掌握一些技巧也很重要。如果你正在经历这种困惑,我不妨给你出点主意:

  首先,你不必刻意安排谈话与孩子谈性问题。正襟危坐地谈一件我们打小儿就羞于启齿的事儿,不仅你难堪,孩子也会尴尬。你可以利用这样一些机会,比如一起上厕所,孩子的生日,你们的结婚纪念日,孩子玩过家家,照顾小动物……可以趁着观察动、植物的机会,解释生物如何由传递花粉及交配来繁衍生命。告诉他们,这是生物的本能,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你们一起看电视,新闻中有关两性相处、青少年怀孕或强暴事件时,听听孩子的看法,甚至和孩子一起观看讨论两性关系的节目。如果你很坦然,孩子也就不紧张了。

  你还可作"道貌岸然"状,当孩子说"小鸡鸡"时,你用术语告诉他:学名叫"阴茎"。在讲述生殖器官时,尽可能用科学、中性的术语代替暧昧的、含混的、带有贬意的俗语。特别是孩子问你一些有关性的问题时,千万别烦!这可是性教育的好机会,如果你能回答得很巧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就会非常有利。如果你答不出来,也别不懂装懂,索性说: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不过我会想办法找到答案的。应该让孩子知道,你不是无所不能,你们可以一起查资料,一起讨论。一位性教育方面的专家认为:性教育的"度",应该根据孩子各年龄阶段所表现的特点来掌握。既不要让孩子听不懂,也不要在听得懂的时候回避一些问题。

  不过,千万别以为性教育就是讲男女的生殖器官,我们不仅要给孩子们讲性的生理结构,更要告诉他们两性间由于生理的不同而导致的心理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看问题角度的不同、理解力的不同。不知道两性间本质的差异,就会让他们成年之后与异性产生许许多多的误解。比让他们了解性的生理结构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性的社会学含义,让他们知道性行为的后果、责任、权利、义务,性的美学价值,它与人生、与幸福的种种关系……我们不仅要教给他们"性",更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爱"的能力,不懂得爱,性行为就蜕变成纯粹的动物性活动。不懂得爱,他肯定得不到幸福!

  --别跟我说你自己都不懂这些!既然为人父母,就要学着去作个称职的父母,什么时候学都不晚!这些知识不仅对孩子重要,对我们的人生同样重要。因为你一旦成了母亲,这个角色就是终生的--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如果你觉得这样还是难以启齿,还可以采用"曲线救国"的方式,用信件与孩子交流。不过交流前,你先得补补课,买点儿相关的书看看,有针对性的写给他们。至于写什么内容,就"各庄有各庄的高招儿"了。

  信可以放在他的书桌或床上,这样大家都不会感到尴尬,他也许会期待下一封信的出现。如果他主动问你一些问题,就太令人欢欣鼓舞了,说明你的方法很管用。用点儿心思,写得有点儿文采,让他感兴趣,别让他觉得你老帽儿,这样他才听得进去。

  你还可以选择有关性教育的书籍让他(她)阅读。也许你会担心:看这种书,会不会反而让孩子对性问题更感兴趣了?这种担心我觉得多余,因为声讯台的小姐、地摊上的非法出版物和各种孩子们唾手可得的包含性爱内容的成人杂志,早就捷足先登了,反正他想看的东西都能看到,社会上芜杂的信息时时都在影响你的孩子。你不可能为他创造一个纯之又纯的环境--水至清则无鱼。

  既然如此,不如先下手为强!让孩子阅读这些由专家写的性教育书籍,绝对是有益的。我所知道的这类书有:《知心博士与年轻父母谈性》《我们的青春我们的身体》《当代人的七情六欲》等。

  你最好把这些书悄悄地放在孩子能够发现的地方。你放心,他肯定能找到,并且一定会看的--好奇心使然。如果孩子装出生气的样子说:"谁把这种书放在我这里?"就表示他已经看完了。你不必再问孩子的感受,悄没声儿把书拿回来就是。要知道,孩子和咱们一样,有时也爱假装正人君子。

  如果发现孩子看了黄色的书籍,也不必太紧张。天不会因此就塌下来,可能你自个儿年轻时也偷偷看过这类东西。如果你说不许,他反而越发好奇。要知道,"不许"对青春期的孩子多半没用。但你不能因此掉以轻心,你可以假装无意地,给他讲色情文化对孩子产生危害的故事,要让他知道后果,让孩子有防范意识。

  四、结尾

  我们每个人,是否问过自己这样一些问题:我一生要学多少知识?哪些知识对于我获得幸福至关重要?

  我的回答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首先是谋生的知识。保证我在一生中的物质生活,得有饭吃嘛。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知识对我也至关重要,因为这些知识是保证我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感的,比如健康知识、为人处世的知识等等,性知识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

  我们的教育者,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在性的教育中,我们要教给孩子们哪些知识?仅仅是教给他们性的生理结构、男人与女人有哪些不同吗?我们自己是怎么认识性的?如果仅仅把性看成一种冲动、一种生物性的发泄,我们将在文明的道路上倒退多远?

  ---我们以往的性教育有什么缺陷?

  在今天,对孩子们的性教育,早已不是教与不教的问题。因为我们不教,洗脚城老板、"小姐"们和非法出版商就见缝插针了。重要的是:我们怎么教?

  我们只教给他们性,不教给他们爱,行吗?不教给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不教给他们尊重别人的意识,不教给他们正确的社会道德规范,行吗?

  我常常想这样一个问题:在人的青春期,性教育的缺失,会导致什么后果?我想,后果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后果是被误导,从而导致性道德扭曲,以及堕胎、性病、性犯罪;另一个后果也不可忽视,那就是性知识的缺失而导致的人格障碍和婚姻畸形,以及性无能等生理疾患。

  曾有专家这样描述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性教育情景:假如想让一个孩子对脚趾头有罪恶感,很简单,当幼儿第一次摸脚趾的时候,就严厉申斥他,再摸就骂他:"羞,丢人!"命令他立刻穿上袜子,不能让别人看见,也不许看别人的。我们教他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就是不教脚趾;但凡问题涉及脚趾,全都避而不答,或者支支吾吾,或者骂他一顿。你成功了,孩子对脚趾的罪恶感形成了。

  所以,有人说,我们一代一代的人,就是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无师自通,在黑暗中摸索,造就了大量的人格障碍和不幸婚姻。

  有一位妇产科医生谈到她的一位女病人:"病人自诉婚后十年未孕,做妇科检查时发现,她根本就无阴道(医学上叫先天性无阴道,一种发育畸形)、尿道口变大。他们就这样过了十年的夫妻生活!"

  这个例子也许太极端了,但生活中,因为不了解生殖、生理知识而在婚后性生活中出现偏差的例子,则数不胜数。我又要回到这篇文章开头的那个年代,当时我以为整个宿舍的女兵里,只有我一个人不懂什么叫"发生关系",到了晚上熄灯后大家讨论起来,我才发现,所有人都不懂!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这样在懵懵懂懂中走入婚姻的。

  对性,我们确实是无师自通的。通是通了,可是,我们具备健康的性心理、基本的性知识吗?我们了解两性间的生理与心理差异吗?我们只是能"性",却不懂"性"。在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女人中,由于缺乏性知识,很多人一生都没有经历过性高潮,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懂得如何与异性相处,很多夫妻因为误解与吵闹离婚了,很多夫妻一辈子生活在误解与冲突中---我们这一代人,确实在一个相对"纯洁"的环境中长大,没有"小姐"和非法出版商误导我们,可是怎样呢?在我们的生命中,多少烦恼与痛苦都源于性教育的缺失?

  即使在今天,有些悲剧仍然在重演。我在网上还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学习成绩很优秀的中学生,由于偶然目睹父母作爱的场面,使得他意识中的美丑标准全部崩溃,而陷入极度的心理冲突之中。后来,这个学生采取诱骗他人看录像的手段,在自己的家里强奸了同班的4名女同学,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在审讯时,他不断强调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在这样做,你们难道不做吗?而且我也亲眼看到了父母亲也一样在做,为什么我是强奸而别人不是?"

  有一个现象一直让我感到困惑:我的朋友们的孩子里,有两类孩子比较典型。一类是好孩子,这些孩子一般比较听家长与老师的话,一心只读"圣贤书",学习成绩很好,常常是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学生。这类孩子一般不早恋,但他们长大后却常常面临另一种困扰---不少人老大不小了,虽然人很优秀,却总是"情场失意",沦落成单身"白领"。

  还有一类孩子,学习成绩老是上不去,却早恋、吸烟、结伙打架,让家长操心不已,忧心忡忡。我的一位朋友的女儿,正值花季,无论家长怎么督促,着急上火,报了多少个辅导班也没用,学习就是毫无起色。唯独有一点,特别招男孩子的喜欢,照别人的话说就是:谈恋爱一门灵!她的妈妈最后也看开了:哎,反正女孩子嘛,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随她去了。

  我们作父母、作老师的,头痛的就是这种谈恋爱"一门灵"的孩子,怕他们误入歧途。

  可是,难道好孩子就不用进行性教育了?我们当父母的,都巴不得孩子只知学习不管其他,连帮我们干一点儿家务活,操劳的母亲们也会马上说:"得了,你别干了,快学习去吧,马上就中考了,时间多宝贵呀!"还别说让他们分心去想别的了。我们巴不得他们纯之又纯,巴不得他们能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然后留学,我们脸上就有光了,跟别人说起孩子就倍觉有面子。可是,我们的孩子也是人哪,也是有血有肉的活物啊,也有七情六欲呀!他们不是一架学习的机器!错过了花季,他们的某些能力就丧失了。他们一门心思就知道学习,当他终于从桌上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干柴烈火"的激情年代,同龄人孩子都领上了,而他们四顾茫然,形影相吊,他们的一生会幸福吗?

  主编《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丛书》的陈一筠教授,曾经讲过一个男孩子的故事:这个孩子叫小钟,是一个让老师和家长都颇感到骄傲的孩子,品学兼优,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因为经常与班长小琴在一起商量班委会的工作,有的同学就认为他们在谈恋爱。可是两个单纯的孩子并未注意到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于是他们做了一件傻事:为了商量班级学科比赛的事情,两个孩子竟约在一家电影院的门口会合---在一般人印象中这是恋人们约会的场所。他们没当过恋人,怎么知道这是约会的地方?无巧不成书,他们见面的时候偏偏被一名老师"抓奸捉双",老师误认为两人是约会看电影,根本不听他们的解释,通知了双方的家长,结果小钟被父亲暴打一顿。

  这场早恋风波后,小钟果然如父母所愿,努力学习,对女同学避而远之。后来他考上重点大学然后出国留学,最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在求学的过程中,他仍然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和异性没有任何交往。等到小钟28岁还没有结交女朋友的时候,当初反对儿子"早恋"的父母着急了,他们找到陈教授,希望能够为自己的孩子介绍一个女朋友。

  陈教授为他物色了一个挺优秀的硕士研究生,但见面当天,小钟就迟到了40分钟。后来陈教授才知道,他并不是没有时间观念,而是一直在家里磨蹭,不敢出来。见面以后,他也一直坐在一边,低头吃花生,根本不敢和那姑娘交谈。为了给两人制造机会,陈教授让他们出去走走,结果不到10分钟,姑娘就打电话过来,说小钟一下楼,就自顾自地乘车回去了。

  陈教授认为:因为青春期的遭遇,使小钟对异性交往产生了恐惧,此后也一直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于是出现了性格上的缺陷,因而一直找不到女朋友。而一个人学识再丰富,也很难弥补这一段青春期的伤害。

  陈教授认为:婚姻也是一项事业,而且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因此也需要经营。而在青春期和异性交往就是一个最好的"岗前培训",学习与异性接触交往,为以后的婚姻家庭作准备。现在中国离婚率日渐升高,有很多并非夫妻双方的错,而是因为双方对婚姻的"无知",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经过"早恋"这个"岗前培训",没有学会对异性的平等和尊重,匆匆"上岗",最后只能"失业"。

  我们作父母的,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工程师、科学家、外交家、艺术家?我们甚至不惜血本地将所有积蓄拿出来让他们留学……为什么?不就是因为我们相信,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让他们在社会上扮演一个成功的角色?但我们也许忘了:我们的孩子不仅要成为一个什么"家",他更要成为一个好男人,好女人,好妻子,好丈夫,好父亲,好母亲,而且他要同异性的亲人、朋友、上司、下属相处终生!生殖健康、性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健康,将决定他们能否获得正常、幸福的生活。在这方面,他们同样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才会拥有美满的人生。就算他再成功,挣的钱再多,可是打一辈子光棍儿,你们作父母的愿意吗?

  在写这篇报告文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追索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特别重视青春期的性教育?仅仅是为了防止少女怀孕?仅仅是为了防止青少年犯罪?仅仅是为了让他们不得性病、艾滋病?

  也许这些都很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性教育,让他们懂得正确的性知识,培养健康的人格,顺利地度过"危险丛生"的青春期;让他们通过这种教育,领悟人生、理解人生、享受人生。

  我们的孩子们,应该有一个比我们幸福的人生。因为我们爱他们。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