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窥--同治皇帝的婚礼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16 10:24 DEEP-中国科学探险 | |||||||||||||
(皇后的花轿必须选大吉大利的时辰从京师皇城的正门大清门抬入皇宫。) ●撰述/威廉·辛普森 ●翻译/供图 沈弘 英国画家威廉·辛普森作为 伦敦新闻画报 的特派记者 不远万里 昼夜兼程 终于赶在一八七二年十月十六日 大清国民为同治皇帝举行婚礼的日子 之前几天到达了北京 在此后的几个月里 他把自己的速写寄回报社 陆续发表出来 引起了西方世界对于 神秘的中国的又一次热潮 北京的居民只能通过帷幔和窗户上的小洞来窥看,或是在远处瞥上一眼。所以相对来说,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亲眼目睹这种华丽壮观的婚礼景象。 就像是皇宫里其它所有事情一样,婚礼的程序都是由决不会出错的礼部根据极其琐碎和古老的因袭规则和礼仪而严格规定的。描述这些因袭规则和礼仪的书据说足足有两百多卷,它们都是用蝇头小字写成,以指导皇帝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特定细节。现今已有16岁的皇帝不得不按照这些规定来忍受隐居的生活。 当皇帝到了必须为自己寻找一位皇后的年纪时,八旗高贵满族家庭中所有的适龄少女都会受命遣送进宫。差不多有一千位秀女进宫,由皇太后和皇帝的亲生母亲,后者也具有皇太后的地位,来进行挑选。她们在这近千名秀女中挑出60名,后者的姓名被记录下来,其家庭背景特征受到调查,更重要的是,每位秀女的生辰八字都得到了仔细的研究,以便查对它是否跟皇帝的生辰八字相克。所有这些程序要花费好几个月,然后就是第二轮的检查,挑出大约30名秀女到宫里生活一段时间,以便对她们的性格、脾气、习惯、举止和所受教育的程度进行深入的考察。一段时间以后,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又要进行第三轮的选择,并且被选中的秀女们要经受一个更为严格的考察过程。通过这样连续不断的选择过程,最终按照两位太后的想法,挑选出皇后的最佳人选。然后这位最佳候选人就会住进专门为此目的而建造的公主府,去研习一位未来皇后所必须知道的所有宫廷礼仪形式。她在那儿要一直住到洞房花烛夜,才会在午夜之后沿着大街被抬进皇宫去。 直到那个晚上新娘被抬进皇帝所居住的内宫之前,皇帝都没有见过她的脸。为了这个婚礼的行列,在北京那些肮脏的街道上专门沿途修筑出一条好路。那条路的两旁全都蒙上了帷幔,任何人都不允许——或假定不能——偷看婚礼的行列。这个婚礼的行列是在午夜时分出发的,这样就可以在凌晨两点之前到达宫内,因为过了两点进宫,就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街上挂着中国的灯笼,因其照明效果不佳而显得幽暗。北京的居民只能通过帷幔和窗户上的小洞来窥看,或是在远处瞥上一眼。所以相对来说,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亲眼目睹这种华丽壮观的婚礼景象。从新娘进入宫内,一直到第二天天明,所有的时间都被用来进行婚礼的仪式。 在过去的两百年中,所有的皇帝在结婚时,他们的父亲都尚且在世,不过这一次的婚礼是个例外。这位皇帝还没有正式执掌政权,两位皇太后垂帘听政,基于这一事实,新郎和新娘就必须叩拜这两位皇太后。据说,此后皇帝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登基,以执掌最高权力。 在那天晚上,我清楚地看到了婚礼行列,并且有时间将这次独特皇帝婚礼行列中的随从们用速写的形式画了下来。 当时在北京尘土飞扬的街道上,从公主府到皇宫的一段路程被选中,道路中央的土被填平,并被撒上了一层新的沙土,以便把它变成表示皇室的黄色。在举行婚礼前的一个星期当中,那条路段每天早上都有一次运送被我们这些“洋人”称作“trousseau”(新娘嫁妆)的婚礼行列。但经过打听,有人解释说这些都是从中国各地送来的贺礼。而且由于所有这些贺礼都被送进了皇后未来所要居住的内宫,这儿有位女士用苏格兰方言中的“plenishing”(给房屋安装设施)这个词最贴切地描述出了这些婚礼行列的真正性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编辑:思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