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改革
 
 

记者:当这次实行了全员聘任制之后,会有一部分人离开他的岗位。是否我们现行的方法是谁的孩子谁抱,谁的老人谁扶?

刘司长:现在个人自己愿意出去,那是可以的,他可能到一些民营企业,或者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去工作,他愿意去,没有任何条件。不是个人要求出去的人员,还是在本单位,本系统、本行业里的安置。

记者:安置跟岗位的区别是什么?

刘司长:安置不一定有岗位,比如说让他去学习,在这个岗位上我们公布的岗位你都不适合,怎么办,要培训你进行能力建设,提高能力,培训一段,再去竞争,这成为人才的培训蓄水池,安置就是最低的生活保障,也可能是学习,或者怎么样。

记者:但是下一次依然不能进岗,还是不能进岗,能养他多长时间?

刘司长:这个只能搞一个最低的生活保障,但是这个情况比较少,像北京市在六万名人才当中,进行聘任制度,只有250人没有聘任,占1%,比较少。像武汉市搞的试点,只有0.4%没有安置,还是很好的。

记者:即使很少的话,大家现在关心的是这总不是一个最终解决问题的办法。人事部在制定这个决策的时候,期待什么?

刘司长:我们下一步要畅通出口,要抓紧与有关部门配合,共同建立社会保障机制。

记者:就是真正纳入到社会市场经济的安全网之中?

刘司长:对,在规范的有序的保障体系下,人们各尽其才,才尽其用。

记者:预计这样的过程会有多长时间?

刘司长:我想时间不会太长,

记者:在推行整个事业单位的全员聘任制之中,您的感受非常强。你如果有担心的话,担心什么?

刘司长:我担心,如果是个人感觉,正因为刚刚讲的出口问题,出口问题如果不畅通,保障机制如果不健全的话,因为人员总也出不去,老在单位里,领导也很难。安置一年,安置两年,老背着这个包袱的话,他也是负担很沉重的。我们每一个单位就像一个小河一样,小河都通到大海去以后,视野才会更宽阔。
  再一个就是事业单位内部的分配机制的改革,这个也非常的重要。这个就是说在一些地方改革当中,他们推行叫做一岗一薪,比如说我这儿有一个总设计师的岗位,这个岗位年薪是10万,我要求必须达到国际一级的设计水平,可以统领设计的任务。你能来做,就是这样的薪酬。因为按劳分配是最基本的分配原则。

记者:这次全员聘任制整个改革的目的就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如果在分配体制上体现不出来的话,又是一个瓶颈?

刘司长:改革,设计很好,很难实施,没有后劲,没有激励机制的改革是难以长久的。

记者:我们谈了很多跟整个这次事业单位的全员聘任改革有关的话题,非常感谢您来我们演播室,给大家进行了很好的解释。但是当要结束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却感觉,因为毕竟涉及到将近三千万人,那么这三千万人要变成家庭的话,人数又急剧扩张,可能每一个人家里,或者亲属里都有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他们可能在面对改革的时候,一个改革出台总会导致人们心里这样或者那样的变化,您是否很了解、理解他们现在的心情?

刘司长:我想因为他们对政策的了解,一旦了解了以后,他们会支持的。因为改革要使人得到实惠,这是我们最根本的目标。改革不是让大家无事可做,收入降低,那我们改革是失败的。改革就是通过这样制度和机制的建立,让人们各尽其才,各得实惠,这个改革一定会使我们的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人尽其才,各有所得,无论他的学识,他的收入,他的成就,都应该说比过去有更好的舞台,更好的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考虑的话,那么我们改革的设计就有问题了。

记者:现在毕竟有三千万人会参与到这项改革之中,虽然他们提前很多年,随着地方的改革其实也已经进去了。那么这次出台毕竟还会给他们造成新的振荡,或者积极的,有些人可能由于不了解,产生担心。在节目的最后,你能不能跟他们说说,他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应对这次改革?

记者:要做什么准备吗?

刘司长:主要是心理准备、能力准备,这是最重要的。第一心理要承受压力,敢于挑战。第二,你的能力如何,要多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增长你的才干,迎接竞争,竞争就是优胜劣汰,还是这个原则。所以我们想通过这个机制,能够使我们的事业单位涌现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承担起国家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就是我们改革的目的,也是我们所最期望的,我们也欢迎大家给我们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我们会总结经验。

记者:非常感谢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谢谢您。

 
 
   
注:《时空连线》节目内容及相关文章,版权归中央电视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行为。如有垂询,请联络《时空连线》节目组。电话:010-63983332 电子邮箱:sklx@vip.sina.com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