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改革
 
 

第二期:有关事业单位全员聘任制度实施后的保障措施

记者:谈到聘任制的时候,就不能不谈到当正式实行全员聘任制之后,可能给人们带来的冲击,包括给社会带来的一些变化。比如首先大家会很关心,在事业单位里的一些老职工怎么办,他给事业单位工作这么多年,但是一下全员聘任制了,我不会游泳?

刘司长:对于事业单位的老职工我们是充分考虑到了,老职工这么多年来为我们国家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艰辛,做了奉献,成绩还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我们意见里,规定了两个措施,老人老办法。一个是在本单位你已经工作满25年了,第二个是在本单位连续工作了十年,你达到退休时间不足十年,这两部分人员都可以与单位签订长期合同,一直到退休。

记者: 对很多老职工来说是一个安全网?

刘司长:是安全网,是这样的。

记者:比如说涉及到全员聘任制之后,假如我们举一个例子,举医院或者是学校的例子,现在有的人任务这个医院非常好,那个医院不好,其实是一个人才的区别。当实行全员聘任制之后,会不会更加导致好医院更好,因为吸引了更好的人才,平常大家认为一般的医院、一般的学校就更一般了?

刘司长:有可能。因为事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将来由于这些单位实行聘用制度,竞争激励机制搞的好的话,肯定是事业很兴旺的,人往高处走,都到好的单位,好的环境中工作。有的单位如果不坚持改革,不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的话,那就只有走下坡路了,改革还是无情的,有可能一些单位就被淘汰了,自消自亡了。因为死与生不在于自己,在于社会对你的要求,如果你不符合要求,很可能就被淘汰了。

记者:所以实行了全员聘任制以后,可能给事业单位带来很重要的一点,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同行之间的竞争和人之间的竞争。可能竞争这两个字正式进入事业单位?

刘司长:对,竞争是我们推行聘任制的一个核心,也是一个动力。单位之间也要竞争,是一样的。所以竞争处在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无处不在,

记者:比如说当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任制之后,原则因为他的安定和某种安静,或者说舒适也好,可能导致很多的人在这儿暂时避避风,但是当这块也不能避风的时候,他就要进市场的经济大潮冲浪,看有些企业单位给我的利润更高,相当多的人才要离开事业单位,怎么办?

刘司长:人才是社会化的,人才已经不是单位化了。人才只要在我们国家任何一个岗位和部门工作,都是为国家做贡献,是个大人才管理,所以单位不是我的人才,你不能走。只要是开放的,只要是人尽其才的环境是全社会的,在哪儿都为国家做贡献,他去流动,我们是很支持的。

记者:即使不改可能也制止不了这种流动?

刘司长:制止不了,所以我们想从事业单位到企业,或者个别企业到事业单位都很正常。

记者:还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很多听了聘任制之后,我身边的同事会议论,当实行聘任制之后,单位里聘任的办公室也好,或者说这个机构也好,人们感觉到在下一步的合同签订都有直接的关系,会不会导致事业单位的干群关系发生改变,因为我的命运毕竟掌握在人家的手里?

刘司长:我想通过聘任制度以后,应该说更好地改善干群关系。因为应该通过这个聘任制度,强化了双方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单方面维护一方的权益。职工也会想,你在我们单位内部对人才不尊重,不公正的话,就弃你而去。所以你必须要爱才之心,容才之量、聚才之力,人们才在你的单位里工作。所以我想单位的领导人员如果对这个事业的发展有一种责任感的话,他绝对和他的人才是倍加爱护和关心的。

记者:如果要认人为亲的话,领导留下来的也是庸才?

刘司长:绝对是。所以说领导人员,应该是高瞻远瞩的,是政治家的风度来看待人才,你要是认人为亲的话,事业,包括他自己的前程都没了。

记者:接下来这个问题恐怕涉及到全员聘任制之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保障这一块。当实现了全员聘任制之后,我相信在三千万人当中肯定会有人离岗。离岗之后,是否直接推向社会的大海里?

刘司长:这个问题你问得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是我们目前在推行聘任制中很大的困难问题。我个人想在事业单位推行人员聘任制度,可以会遇到几个难点的问题。
  一个是人的观念,他不理解,态度不积极,或者抵制,或者消极,这会对我们推行聘任制产生应该和困难。我们要多宣传、引导,正面地解释我们的政策,大家会理解。
  第二个是我们的安置问题,我们曾经打过比方,也不一定合适,谁的孩子谁抱,谁的老人谁扶,不管怎么样,你是抱小孩也好,扶老人也好,还是在你的圈子里,你还是没有出口,这也是一个问题,也是将来会制约我们改革进一步能不能完善、深化的问题。
  但是这个保障问题,我们刚刚闭幕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会议上,国务院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同志的讲话里也要求人事部与各有关部门互相配合,要抓紧研究社会保障。否则的话,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很难畅通,很难解决。所以改革还是在有限度的范围内进行,还不是完全彻底的。

 

 
 
   
注:《时空连线》节目内容及相关文章,版权归中央电视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视为侵权行为。如有垂询,请联络《时空连线》节目组。电话:010-63983332 电子邮箱:sklx@vip.sina.com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