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文字 > 正文

金元浦:如果是学术打假,我支持(图)

http://cul.sina.com.cn 2006/02/17 11:07   新京报

  本报曾报道过上海女作家任晓雯指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元浦,2005年在自己的文化研究网上发表一篇文章中涉嫌剽窃的事件。当时,金元浦并未直接回应。其后,又有媒体报道金的另一篇文章也涉嫌剽窃。昨天上午,本报记者专访了金元浦。在向记者提供了近20份证明材料的同时,金元浦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金元浦认为任晓雯提出的13处涉嫌抄袭的文字大都为公共资源,惟一有理论意义的“媚俗”一词他自己也早已提出过。

  这件事对我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新京报:这件事情最早出现的时候,你自己为什么没有亲自澄清?

  金元浦:我原来确实也对这事没有足够重视,因为我正在做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在春节期间很忙。我还觉得事情总会水落石出,大家慢慢都能看清楚,因此对此没有足够重视。另一方面,我觉得这事对我根本就不重要。因为它只是一个课堂的讨论稿,这个工作都会交给同学们整理成这样。“大话西游”这个个案研究的内容,一直在我的个人网页、网站上有。意想不到的是,现在的结果已经造成非常非常大的影响,不光是对我个人。

  新京报:这些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金元浦:首先是家人。此外,这件事情可能会危及到我近二十来年的学术生涯,危及我的学术生命。可以说,一篇我没重视的课堂讨论稿,可能葬送我的学术生涯。

  我以前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等。但现在全国,包括海外媒体都说金元浦是抄袭教授。几千条报道,几十家大报纸都参与了这个事情的报道,对我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为报出去的事情已经覆水难收,造成的影响也已经不可能挽回。

  新京报:关于这件事情的原委,想听一下你的说法。

  金元浦:2003年夏天,任晓雯由我学生吴庆俊带到我家,准备了一份报考的个人情况介绍,说明要报考我的研究生。我了解了她的一些情况,当然就包括其硕士论文。她说她做的就是大话西游,我说正好我们做个案研究就有大话西游,发在《粤海风》上。她说她已经看到了。此外,她说看了我们的网站,愿意将自己的文章发过来。我说你愿意投稿、发论文,都可以给我。她前后五篇文章都是从网络发给我的,我推荐给我们编辑部,很快就发表在我们网站上了。

  2004年3月26日,她还给我发过感谢信。其中写道“谢谢您将我的文章登到文化研究网上去。我是贵网的忠实读者,以后也一直会是。”

  任指责的抄袭大都是公共资料

  新京报:你2002年的文章,任晓雯2003年的文章和你2005年的文章之间是什么关系?

  金元浦:我2002年发表的文章,正式发表是在当年《粤海风》第二期上。这篇文章是课堂讨论的一个记录,我们在课堂上有过激烈的讨论,讨论完后他们相对成文,并由同学将其整理成文,再由我修改、整理后,就公开发表在《粤海风》上。任晓雯的硕士学位论文发给我后,我就登在网上了。

  2005年上课时需要有个案讨论的东西。我想把原来的意见综述一下。这篇文章,是我在2002年课堂讨论的基础上,再加了一些材料,其中包括任晓雯的研究成果由同学进一步整理而成,2002年文章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移进2005年的整理稿中来了。上传到网上时,第一个写清楚的是“本文根据课堂讨论记录整理而成”,下面还有感谢参加课堂讨论的诸位同学。

  新京报:任晓雯说你2005年的文章是论文,与她的硕士毕业论文很相似,与你2002年的文章不一样。

  金元浦:2005年综述稿是直接将2002稿的题头搬上去了,是用2002年前面的那段做了2005年的内容提要,但现在看来都算不上内容提要。这篇文章同时综述了几十条内容,包括清华水木网站的、《大话西游宝典》的、同学发言的论文。很多段落是同学们摘录或综合后放在文中。任晓雯的,我当时在文章里就讲过,她有个“95以后大话西游的主体性建构”,我说不要把这个忘了,把这条做上去。因此他们在上传时专门在后面加了个括号,“见文化研究网任晓雯《主专题性建构》”。这篇文章在同一网站上一点击就可以看到。如果我要抄袭,我在同一网站上不会标明“见谁谁的文章”。

  任晓雯还提到2002年与2005年的两篇文章完全不一样。但其实2002年的内容全部进入2005年那篇,文字相似、内容相似。她说的论题相似、论题雷同,如果说这种雷同、相似是我在2002年就已经发表过的,那还算不算得上是雷同啊。

  新京报:任晓雯说你2005年的文章有13处抄袭她,你怎么看?

  金元浦:她对比的最主要的部分,占8成的部分是公共材料,主要来自《大话西游宝典》一书。任晓雯将自己所抄录《大话西游宝典》的内容作为自己的文章来指责我。

  而《大话西游宝典》出版在我们讨论之前———2000年。

  新京报:你是说13条没有一条是抄袭?

  金元浦:在所有这13条里,大部分都是事实描述和资料的引用。其中有一条是比较有理论性的,那就是“媚俗”。这是她指称的最关键的一条,具有理论性的。但恰恰是“媚俗”我在2002年就用了,完全一字不差。她指称我的关于理论性的就是媚俗,其他都是事实描述。

  2005年的很多观点其实在2002年都用过。我在网上看到她指称我引用“媚俗”,但这不是我在2002年所写的“媚俗”吗?

  而关于观点的“媚俗”我在2002年就用过,同时我将其移用扩展到我的2005年稿里。这算得上抄袭吗?包括她指责我们的盗版问题、VCD问题,我们在课堂上经过热烈讨论,在2002年文章中至少用1000字来讨论这个问题。另外,关于后现代问题、“无厘头”、悟空的爱情,我们之前都进行过讨论。还有我们使用她文章的地方,我们都做了注。

  新京报:就因为你认为你们都是使用公共材料,所以也指责了她?

  金元浦:我用的接近80%的材料都是公共材料,而且我们手头有很多《大话西游宝典》,拿着书已经讨论很长时间了。她引用《大话西游宝典》甚至连页数都没有。

  我把她文章中这些段落标出来,与《大话西游宝典》原文相比,大量的是一字不差。我起初不愿意回应,就是这个原因。

  我可以向任晓雯做诚挚的道歉

  新京报:那么,你们就没有任何问题吗?

  金元浦:我们有问题。我们一开始就向任晓雯道歉,因为把注释丢失了。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演示给你看一下。我的网上七千四百多篇文章,注释全部都是这样丢失的。不是我和任晓雯的文章这样。我在网站上已经说明了。任晓雯传了五篇文章过来,注释丢失这个事情她是知道的。但是,她在指责我时表示自己的文章注释“被网站管理员删去,而金的数据资料,全无出处”,这表明她了解注释丢失的情况。

  新京报:这就是你们网站三个编辑公开道歉的原因吗?

  金元浦:是。以前我们道过歉,现在我再次郑重地向包括任晓雯在内所有在我们网站发表文章的作者道歉,这个事情出来后,很多作者心里都发毛,他们给我打电话说,因为注释丢了,如果其他人都来找毛病的话,每个人都会有麻烦。

  在这种情况下,我很困惑,我们怎么保护大家的利益。如果再有人提出这样的指责,其他人怎么面对。

  新京报:任晓雯后来披露,旅英学者章戈浩留言给她,说你的一篇文章中有一些文字与章文相同,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金元浦:章戈浩的事情更清楚,那是一篇关于创意产业的一篇长文。引用了很多人们关于创意产业的看法。每个人的研究我都罗列出来了。所有这些著名人物我不可能每一个都去研究。

  这些内容在注释中都是清楚的。在注释丢失的情况下,他有疑惑是很正常的。他看到注释这个情况后就了然了———那里头只是某某人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而不是一个人。我的书马上就会出来,那里头有明确的注释。

  网上有注释、表格、图像丢失等情况,这是由于我们作为网站负责人,由于物力、技术和现有方式做不到全部用PDF这样的格式,所以我们要向大家致歉。

  新京报:你是说,这个事情主要还是因为网站的技术性原因所引起的?

  金元浦:我们给某报资料时,说得清清楚楚,我们告诉他们,第一这个文章是在网上使用的,是一个课堂讨论稿,说明了是课堂讨论用的,同时也把WORD文档做到网上去注释会丢失的情况也说了,但都被该报删除了。几乎是同时,同学们也道歉了。

  新京报:你怎么看任晓雯在这件事情上的作为?

  金元浦:第一,我赞成任晓雯学术打假;第二,所有这些事情,包括网站和这次事件,由我全部承担责任;第三,由于我们的技术和注释丢失等情况由此造成的误解,我可以向任晓雯做诚挚的道歉。但是,事实还是要弄清楚。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张弘 李健亚

  摄影/本报记者浦峰

  相关链接:人大教授出面澄清:是技术原因导致抄袭误解

       2005《解码〈大话西游〉》一文与2002年文章文字对照

       2005《解码〈大话西游〉》一文与2002年文章对比

       “文化研究”网站技术情况说明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