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正文

四、不是基督徒的教会大学文学院院长

http://cul.sina.com.cn 2006/02/17 21:57   炎黄春秋

  四、不是基督徒的教会大学文学院院长

  吕士朋当时是东海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学问受到赞誉,他年轻时磨砺的组织能力也受到新的重视。1972年随着美国联合董事会给学校的经费越来越少,东海大学决定扩大招生,开创夜间部,这个任务“历史性的”落在了吕士朋的身上。吕士朋担任夜间部主任9年,大胆推进了两项改革,一是开办形形色色的进修班,二是开办“东海企业讲座”,使东海大学在
职教育品牌形象树立起来。夜间部学生在9年当中从138人扩大到2200多人,尚不包括各种进修班的学员。无疑这些都为东海大学“创收”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台湾推广在职教育开拓了一条路子。

  治学是吕士朋的生命。夜间部的成功促使吕士朋坚辞行政职务,理由是“功成身退”。1981年他重新回到东海大学历史系。可校方抓住吕士朋的组织才能不放,又安排他任历史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在系所工作6年中,吕士朋开的课很广,有中国通史、明清史、中国近代史、

中国经济史、西洋近代史、东南亚各国史、中国外交史等;他集中整理自己多年研究心得,出版了《民国史二十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等专著。吕士朋治学的深入、独到,使他的每一部论著和论文都在学界引起高度关注。

  “青山入眼不干禄,白发满头犹著书”,1987年吕士朋辞去系所职务,利用休假到美国史丹福大学和中央研究院,分别以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人身份,作进修研究。休假一年后刚满,东海大学坚请吕士朋出任文学院院长。东海大学文学院下辖六个系、四个研究所、四个附属单位,机构庞大,环境优美,享有盛名。吕士朋没有任何背景,既非基督徒,亦非东海校友,也没有博士学位,却能出任东海大学这所世界著名的教会大学文学院院长,在台湾乃至海外华界都是一个特例,自然也是东海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成功。吕士朋的学术造诣使他对文学院的领导工作也得心应手,在师资提升、课程改进、与建教合作等方面迅速与世界接轨,同时在个人治学领域成绩斐然,先后推出《明清史》、《中国通史》、《中国现代史》、《中越关系史》、《东南亚各国史》、《华侨史》一系列专著及有关论文,约40余种。吕士朋总结其经验,“做学问不拘于小范围,因为历史与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相关性很大,在博与约之间要恰有分寸。”这个“恰”字,学问的深厚和造诣就显露出来了。

  1996年吕士朋从东海大学退休,现和夫人定居在加拿大。可他常年仍往返于台湾和大陆从事文化交流活动。从1990年以后,他13次来大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私人访问,身兼大陆和台湾多种学术职务。吕士朋是台湾中国明史研究学会创会会长、中国历史学会常务理事、监事、中国近代史学会监事、大陆中国明史学会顾问。他热衷于呼吁海峡两岸和平谈判,共谋国家的统一。多年来吕士朋在台湾作了多场两岸关系演讲,并提出过相关学术论文。谈古论今,批判“台独”;在大陆,吕士朋宣传由和平、交流、相互谅解,逐步走向统一的言论也受到学界空前欢迎。

  近年来,吕士朋对美国对华政策与两岸关系颇有独到的研究。他的《美国对华政策与两岸关系》的论文从美国第一艘商船“中国皇后号”1784年前来广州贸易为序幕,一步步揭示近代美国在中国的外交与列强的异同,以及美国现行台湾政策的历史性、客观性和本国利益决定性。吕士朋提出:“美国自1899年提出中国‘门户开放政策’以来,一直以推展或维护此一政策作为对华关系的主轴。时至今日,克林顿对中共所采的接触、深入、和平演变的外交策略,其精神仍源自此一传统政策。”关于美国对台湾的关系,吕士朋的分析更为深透:“自1950年6月韩战爆发后,美国协防台湾是台湾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由于美国对台湾有此历史渊源,故在台湾能以享有重大利益,包括道德利益、经济利益以及牵制中共的战略利益。今后除非中共在经济、军事实力方面赶上美国,美国会考虑撤出台湾,否则一二十年内,美国将不会放弃此一攸关亚太和平安全的战略岛屿。为此美国在两岸关系上仍有极大的影响力。而美国对两岸的应付手法,极为谨慎小心,‘台湾不独立’、‘大陆不用武’,殆为目前美国对华政策的两大重要指标。”对于当前两岸关系由交往变为僵持,吕士朋认为主要是1995年6月李登辉应美国康乃尔大学之邀访美发表公开演讲,内容有带领台湾走向分裂的趋势。1998年北京第二次辜汪会谈后,李登辉反而在1999年7月9日对德国《明星报》记者发表“两国论”。为打开目前两岸僵局,执政的陈水扁和民进党,宜调整其意识形态,主动承认“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识”。“台湾和大陆的统一是历史趋势,其过程不是靠武力解决,而要靠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共同活力,靠历史文化血统的同宗同源同一性,来推进和平,迈向统一。”

  吕士朋先生是个大学者,也是一个以学论道的当今奇才。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