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评选 > 正文

黄永松:“中国结”结中国心(组图)

http://cul.sina.com.cn 2006/03/14 11:13   新浪文化





  作为一位来自台湾民间文化学者,他不仅肩负着了解台湾本地民间文化的任务,还要承担起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重任。近年来,“中国结”红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其中,还有他一份不小的功劳——

  黄永松:“中国结”结中国心

  1971年1月,黄永松受邀创刊《汉声杂志》英文版。接着,黄永松先后参与了《汉声》中文版、民间文化系列、还有文化丛书、童书等的编辑出版工作。时至今日,黄永松仍然没有停止自己的工作,他说,“我这‘文化大梦’做了三十六年,还有梦未醒,仍然在工作岗位上乐此不疲。”回首过来路,黄永松的足迹遍及了台湾岛。1987年两岸开放,黄永松又很快地深入广阔的文化母土,进行探访民俗活动和采集民间艺术。“这些年间,许多难忘的经验曾交织成酸甜苦辣各种心境;奇怪的是,如今回想从前,沉淀在记忆深处的只有一种,那就是有如陈年好酒一般的醇美。”36年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每当回忆起过去的种种,黄永松总是充满着欣喜与满足感。

  近年来,“中国结”红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其中,黄永松是功不可没的。1980年,为整理中国传统老结艺,黄永松向无数的老奶奶学习编结法,从最常用的纽扣结到老床帐钩下的结饰,到故宫珍藏的玉如意挂的结饰,发现中国流传的结艺众多,但非常零散,黄永松和同事们对此进行程式化的整理,建立系统的理论,将中国编结艺术总结成11种基本结,14种变化结,并将其总结命名为“中国结”,出版《中国结》系列丛书。从此“中国结”的名字由台湾传遍全世界华人区,再传回祖国大陆。提起这些黄永松总是很开心,他说,“这是我认为民间技艺结合传统与发展最成功的例子。”

  当德文版的《中国结》出版时,黄永松前去介绍中国结。开始的时候他还担忧不知道在德国,何处可以买到编结用的绳子?可是他的德国朋友却说,德国大街小巷工艺美工店很多,到处都可以买到。听到这样的消息黄永松感到欣慰,但同时也感到一种紧迫感与责任感,“西方人比我们更重视手工艺。”制作土布系列《夹缬》专题时,黄永松前往浙江温州山村里,调查蓝印花布——夹缬,调查完毕时,染坊主人说就要关闭染坊,不再作夹缬,由于生活形态转变,夹缬使用日渐减少,染坊主人已到了无法维持经营的地步。黄永松当机立断,认购了一千条,请染坊主人至少再做一年。此后,黄永松还在文章里呼吁《汉声》订户和朋友来认购夹缬。《夹缬》一书出版后,全世界纺织界的专家、学者亦纷纷找汉声介绍去看这种失传千年的工艺。时至现在,当地的夹缬制作仍呈欣欣向荣之势。

  2002年10月到11月,黄永松同编辑们从到黔东南到黔西、黔北,深入探访蜡染工艺。在采访绕家蜡染时,有一位102岁的老奶奶,展示出自己90岁时以古老的竹刀沾枫木腊绘成的背扇,为了展览所需,黄永松想采购这件作品。本已答应成交,但当黄永松和编辑们拿了背扇要离开,老人却追上他们把背扇抢回。其曾孙又从她手中要回来还给他们,其曾孙和老奶奶沟通后,老奶奶剪下背扇边缘的一小块布,才把剩余的背扇交给我们。老奶奶说:“我剪下一小块留下它的灵魂,其它的身体给你。”老奶奶对自己作品的感情,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深受感动,蜡染之于创作者,都是有生命的东西。

  36年来,黄永松一直从事着自己热爱的编辑工作,并从中学习到很多。黄永松说:“《汉声》自创刊以来,中国文化便是关怀的核心,‘衔接传统和现代’更是工作的信仰。我们一直认为:传统民间生活是可触、可感、可亲、可爱,活生生的文化之宝。了解它,并且吃透它所给予我们的营养,必能改善目前的文化状态,建立更合理的新生活。”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