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松·成果展示 |
---|
http://cul.sina.com.cn 2006/03/14 11:13 新浪文化 |
1974年,汉声拍摄的旅游记录片“中国传统的七个节日”在美国LA GUANA BAY BEACH影展中获得“世界最佳旅游记录片”首奖,以及“亚洲影展最佳记录片”。 1976年,汉声杂志刊登了一系列多方收集而来,并经过整理、分析的传统中国结艺,图文并茂地描绘介绍各种结的编制过程。1981年,汉声杂志社又出版了中国编结的历史及编结的种类、工具、材料、工艺,图文并茂地展示中国结艺术魅力的三本专集,并给中国装饰结命名为“中国结”,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被翻译成数种文字出版。 1993年,汉声杂志第46、47、48期推出了“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专辑。 1994年,汉声杂志第65、66期推出了“福建土楼”专辑。 1997年,汉声杂志第98期推出了“中国门神大展”专辑并举办展览。 汉声杂志第99、100期推出了“剪花娘子库淑兰”专辑并举办展览。 1998年,汉声杂志第109期推出了“母亲的艺术——中国女红”专辑并举办展览。 1999年,汉声杂志第26、27期《戏出年画》获中国文化部“第一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奖”。 2001年,举办了“大过蛇年•汉声年画展”。 2003年,举办了“贵州蜡染展”和“惠山泥人展”。 2004年,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惠山泥人”大展。 在台北市举办了吉祥年画“大过鸡年”展。 汉声杂志第137、138期推出了“碛口乡土建筑”专辑,并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法国、日本和海峡两岸的专家在碛口举办“中国•碛口保护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年,在美国巴尔帝摩民俗美术馆举办为期半年的“剪花娘子库淑兰展”。 在北京举办吉祥年画“大过狗年”展。 黄永松的图片故事 1988年冬天,土楼专家黄汉民带著我,在福建省的闽西和闽南地区,进行“福建土楼”的调查。前后十六天,一共完成了包括五凤楼、圆楼等七十二座的记录、测量、绘图。 第四天早晨,我们从拖拉机上跳下,站在山岗上往下望,田螺坑底,土楼成群,像是太空基地,真是壮观。当时兴奋的往下跑,一个转弯,石旁山花开得澜漫,前面像是遗世独立的桃花源。忽然拦路的年青农民出现,阻止了我们的前进,我们告之来意,才知道前面村中都是黄姓同宗居住,真高兴!但是他出了两个考题,答对了才能进村。 (一)你们二人姓黄,是什么“黄”? 黄汉民愣在那里……我明白他问的是堂号,立即回答:“江夏堂的黄”,因为我刚参与了民族姓氏源流与迁移的研究,特别注意“黄”姓的事,因此答对了。 (二)祖宗诗,怎么念? 我不假思索,大声的念:“……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在吟念的情境中,听到这位年青乡亲大叫:“好了。” 我们过关了,他态度为之一变,好像对我很佩服,老哥称呼,具体行动地为我们提著包包,往村里跑去。 村中居民得到信息,族中长老带著男女老幼,接待我们,喝茶送,话家常、问来意,热情洋溢中展开土楼测绘工作:登梯爬高、拉皮尺计量尺寸、拍照、访谈,进行顺利。我们没时间接受进餐款待,只好在离情依依中告辞。
1997年秋天,有个机会,黄汉民和我带著海外的建筑学者考查土楼,旧地重游,来看我难忘的田螺坑“黄姓土楼群”。分别九年,长老平安,族中老小都好,高兴的一起合照留念。 ◎ 背景说明 1988年冬,为存在于神州大陆的人类伟大建筑奇迹,进行“福建土楼”的调查与测绘工作。由12月13日至28日,十六天奔波于土楼集中的闽西、闽南地区。从地图上看,是中国疆域中的“仓中一粟”,微不足道,但其中却藏了数以千计、庞伟的土楼奇景。
旅程虽然辛苦,我们钻进楼中、爬登屋顶,拉皮尺丈量,把测绘资料写在笔记上,向居民采访,填写问卷。 土楼,固然是世建筑的奇葩,然而我们对它的兴趣不限于建筑本身,也牵连到它历史的成因、其中居民的生活方式、传统文化在特殊时空的变迁和适应……总而言之,土楼这题目正像其他民间文化的专题一样,是个“活生生”的存在,也是传统文化可见、可触、可感的具体化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