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城市和一场非典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5/20 15:21 soho小报 | ||
作者:冯博 危城之中,除了生命的严峻,什么都无益,包括此文,但对危城之外的人发发议论相信还会有所警示 我在中国的东西南北城市中都住过,这里所谓的住,第一是指住在居民区里而不是住
北京有我的家,是我的大本营,我不出生在这座城市,但最熟悉这座城市,我的父亲我的祖父住过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城,我自己,无论爱情恩怨起伏沉降一切故事都发生在这座城市。可我挺迷恋广州,第一次见到一个城市可以把高架桥无序地重叠上四五层,随意在楼群中穿梭,第一次看见陈果电影中的那种街巷,第一次听见满街如外语一般的方言,第一次看见木棉花开,第一次看见楼与楼挨得那么近,都让我惊异与兴奋。两年下来,我熟悉了那里的很多条街道,熟悉了那里的炎热、那里的方言、那里的气味。这之后我常常穿梭在广州与北京之间,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在空中飞了六次,之后我回到了北京,之后,2002年12月15日,我又去了广州,那一天,是我迄今为止的最后一次。 就在那天,离广州不远的另一个城市发生了一件谁都不会注意到的事情,一位高烧不退的病人被确诊为非典型肺炎患者。 当二月份广州开始沸沸扬扬的时候,我与远在加拿大的一位学医的朋友聊天,她还说,非典型肺炎有什么好怕的呢?现在的肺炎几乎都是非典型的,并不罕见。没多久,关姓母子就将这种疾病带回了加拿大,如今多伦多成了除中国及东亚之外最严重的疫区。 如今人们对这种严重的呼吸道衰竭综合症有了基本的判断,这种疾病的直接表象尽管是肺炎,但与以往的非典型肺炎并不一样,它是一场瘟疫。非典能迅速扩散,除了疾病凶猛外,的确有在外人看来很典型在我们自己看来不怎么典型的原因。我不是科学家,不能妄断疾病是怎么传播的,但很多人说,与随地吐痰有莫大的干系。此时此刻再谴责北京人有落井下石的味道,但好多北京人的确不敢恭维,当然现在没有了,公众场合,别说吐痰,咳嗽一声,不被群众专政就不错了。 我不是科学家,也不能妄断疾病的由来,但有人说与动物有关,那也就人云亦云吧,在广州两年,我对那个城市有那么多的饕餮之徒感到莫名惊诧。要是大家都只是抽象听说过“什么都吃”,那我就讲两个具体的例子吧。在广州我认识一个美女,有多美?反正好美,我印象里,北京的大多数美女是以少食来保持铅笔一样的身材的,广州靓女可不是,我与她的会面基本安排在各类吃饭场所。话说一天,靓女与我在某酒楼见面,点菜的时候她突然觉得这家酒楼的菜式索然无味,于是建议:我们去番禺吧。从广州去番禺跟去海淀差不多,有什么所谓?问题是吃什么?她说,老鼠吧。说这话的时候她双眼放光,嘴里唏嘘有声,口水下咽,令我几近昏厥。我忘了是怎么推掉她的,只记得我赔了很多饭钱也没跟靓女接过吻,我是真不敢,我怕她嘴里钻出老鼠来。后来我对一位广东人说起此事,他不以为然地说那是田鼠,田鼠不是鼠吗?更何况我看过香港无线台的《全线大搜查》,的确有人拿下水道里的老鼠冒充田鼠。广东人把蟑螂叫嘎杂(不是这两个字,但那两个广东字实在太怪,怪到了字库里没有),气候的炎热使岭南的嘎杂也生机勃勃,比很多省的出产都要大都要猛。话说一天,下班后我邀请一位同事吃饭,我问他想吃什么,他说嘎杂,我以为听错了,再问他一次,还是嘎杂,我几近昏厥,我也忘了是怎么推掉他的,只记得那天晚上我是一点儿食欲都没有,我怕我吃什么都会从碗里钻出嘎杂来。后来我对一位广东人说起此事,他不以为然地说那是水蟑螂,不是家里的蟑螂,水蟑螂不是蟑螂吗? 我无意借一种饮食习惯来贬低一个城市的人民,事实上,要比人,广州人比北京人有太多的优点,还不是一两处。我只想说的是,从生物学与进化的角度讲,有的东西的确是人所不适宜的。说到应该吃什么东西,很多宗教都有规定,听起来像强迫,可科学家说,按照人本身的条件,的确大多东西不宜入口。人不要相信自己是自然之骄子,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东西都能吃,人不能胜天,人只能顺从天意、顺从自然,还要对自然怀有一份敬畏。人也要守世代相因循的规矩,比如说,人不太适合养狼当宠物,尽管你认为它很酷,但就是不行,比如说,猫和狗几千年了和人在一起没出过什么乱子,你要认定它能毁灭人类就是杞人忧天,北京人惶惶中开始打猫打狗了,北京人不乱吃东西,可也不见得什么都明白。当然情势所迫,举止非常是可以理解的,我不赞成那些危城之外的镇定议论。你要说人应该不怕死,你搬到三月份的巴格达、四月份的北京试试,你要说学生应该识大体,不应该逃回家去,敢情你自己的孩子不在北京。危城之中,除了生命的严峻,什么都无益,包括此文,但对危城之外的人发发议论相信还会有所警示:别像好多广州人那样吃东西,别像好多北京人那样随地吐痰,总是对的,病毒面前,没有城市可以固若金汤,没好的习惯,病毒来临之日,悔之就晚矣。 冯博 传媒人与影视策划人。曾任北京电视台《环球影视》总撰稿、广东《新周刊》主笔,曾在《新周刊》、《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等报刊发表过大量作品。1999年后,开始涉足影视创作,曾创作过数部长篇电视剧及小剧场话剧,并参与策划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艺术人生》、《东方时空》等栏目,现创办影视公司,专事影视创作及电视栏目策划。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