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看世界》2004年第十一期 > 正文

美元与美国大选的不解之缘

http://www.sina.com.cn 2004/11/29 15:16   看世界

  作者:史哲

  根据美国宪法规定,凡生于美国,年满35岁,并在美国居住满14年以上的公民就可以成为美国总统。然而,在早期的美国宪法中,能够对总统资格加以约束的还有财产权。也就是说,美元与美国大选的不解之缘早就结下了。事实上,这条在宪法中已经消失的涉及金钱的规定,现在出现在了联邦的一些具体法规之中。在美国这样一个注重程序的国家,这样的
规定意味着,没有钱的美国人不能成为美国总统。

  那么,什么样的人能成为美国总统呢?

  价值2200万美元的门槛

  有人对美国大选曾有一句戏言,称“美元的政治角色就是站在竞选门口把门的门神”。在每一个大选年的1月,也就是竞选者向美国竞选机关提出报名申请时,每位竞选者——无论其身份是现任总统、议员还是商业大亨,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工作人员会非常客气地拿出一张表格,并询问每位竞选者是否有把握能筹集到最基本的竞选基金。目前的基金数额是2200万美元。

  2200万美元对于大多数普通美国家庭都可谓一个天文数字。然而,这还只是参选美国总统的第一道门槛。不管是自己拥有、别人赞助或者向社会募捐,总之竞选者必须迈过这道门槛。如果连参选资格都不能获得,就不必说当总统了。

  当然,区区2200万美元要想在今天竞选成功,那只是杯水车薪,如果时间能倒退六七十年倒还可能。因此,规定这样一道门槛最重要的意义或许就在于防止出现太多的好事之徒,并证明候选人拥有最起码的人脉和社会名望。事实上,2200万美元即使用来熬过初选都还嫌不够。2000年大选中,据布什竞选班子的计算,仅用于初选的费用就高达2500万美元。而这仅仅是漫漫大选之路的开始,是相对容易的党内竞争。

  泛着金光的民主

  迈过了第一道门槛之后就是党内预选。在预选阶段,候选人可以选择向联邦政府申请公共配套资金,也可以选择自己筹款。配套资金并没有统一划线,2000年大选的时候规定的最高限额为4500万美元。接受政府资助并非无条件的,其前提就是不得再接受私人和企业的捐款。由于这些配套资金的申请与使用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所以有实力的候选人往往会选择放弃,从而获得更大的自由支配竞选经费的权利。布什在2000年时,就放弃了这个权利,因为在预选开始前他就已经募集到1亿美元。

  很难想象在华盛顿、亚当斯、杰斐逊时代,需要花费如此巨资四处拉选票。1789年,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仅花了数百美元,乘火车在全国参加巡回竞选。不过,越到后来,曾经为达成某种“理想之国”的制度设计也终于无法逃脱“利益”的扭曲,竞选经费开始了疯狂地增长。

  1860年的时候,亚伯拉罕·林肯竞选经费为10万美元(约相当于里根时期的500万美元),这些钱或许对里根不会有太大帮助,不过已经足以让林肯取得胜利。但需要指出的是,当时的10万美元丝毫不亚于今天的2200万美元。

  1896年的威廉·麦金利总统或许是美国总统大选中的一个拐点,因为就是从这一次开始,总统选举所耗费的经费才开始出现无节制性的膨胀。麦金利竞选班子中有一位负责筹集政治资金的“专业人士”,他那一年为麦金利筹集到1000万美元,这在美国竞选史上可是一个破天荒的数字。

  1972年尼克松选举时,开支达到6000万美元。数字本身似乎并不让人觉得突兀,尽管竞选经费增加了6倍,但同麦金利时相比,毕竟时间的车轮已转过76年了。但是,考虑到这些年,把竞选经费和增长与美元贬值的速度作一个简单的比较,我们或许就知道这6000万美元是如何刺激美国的神经了。“水门事件”无疑大大增加了美国社会对政治献金问题的关注。就在这次选举后,美国国会专门通过一项法案,禁止候选人在总统选举中向企业财团索取政治资金。

  然而,这项法案的效果被实际的政治运作轻易地规避了。原因就是在2002年以前,联邦的有关法律只对候选人接受、使用政治捐款有较为严格的限制,而对政党使用政治捐款则没有设限。于是,在1996年大选中,虽然双方候选人个人募集的款项并不惊人,但两党实际投入大选的费用一举突破30亿美元。由于克林顿筹集到的款项显然远远超过共和党的预期,为此共和党在国会发起了一项针对克林顿筹款活动的调查以及一项谋求改革总统选举的立法。这当然遭到了在国会中占多数的民主党的反对。两项议案都无果而终,这终于促成了2000年创纪录的37亿美元。

  由于佛罗里达州的选票风波,2000年大选一波三折,并最终诉诸司法程序,恐怕以后很难有哪次大选会重现2000年竞选双方的“烧钱”方式。

  由现任总统布什和前美国副总统戈尔联手创造的这一经费纪录,恐怕有相当长一个时期不会被打破了。因为,2002年美国新出台的法案对政党使用政治捐款作出了严格限制。但是,如果只考虑个人筹款的情况,布什和克里都创造了极为惊人的成绩。布什成为第一个筹款突破两亿美元的候选人,而克里的筹款额也很轻松地追平2000年布什的水平,这无疑也是民主党历史上的最好水平了。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布什与克里的竞选经费直逼10亿美元,而2000年布什与戈尔的个人筹款不过3亿美元。

  烧钱之道

  历任美国总统,大多出身名门。当然,为数不多的例外也足以让我们重温那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丑小鸭变白天鹅式的经典美国梦——出身草根阶层,穷半生之力,个人奋斗也罢,家世渊源也罢,娶了个好夫人也罢,天上掉馅饼也罢,终能有所成就、出人头地。罗纳德·里根,就演绎了这样一出几乎达至极致的美国梦,从好莱坞的三流演员一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富魅力的总统之一。然而,即使如里根,如果没雄厚的财力支持,恐怕也永远不能当选美国总统。

  大选当然是理念之争,但经验表明吸引选民的理念没有钱支撑根本行不通。

  竞选经费的日益膨胀显然同竞选形式的发展是分不开的。简单地说,早期的总统候选人如果能把竞选海报贴满全国就算是一项很了不起的成就了。如果要深入城市、农村向选民宣传自己的施政纲领,他不得不精心安排路线,力争在尽可能有限的时间里见到尽可能多的、有影响力的人。

  而今天的竞选,候选人要召集筹款、公共关系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士,租用一定档次的办公室,筹建自己的竞选班子;要通过航空旅行到尽可能多的州去拉票、接见支持者;花大价钱精心设计一些大场面,如接受提名的政党大会等;举办各种招待会、酒会,甚至是个人收藏之类的展览;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就竞选策略、方针及施政纲领进行广泛的民意测验、调查和模拟投票;印制各种宣传品和纪念品,寄送邮件……凡此种种,当然需要雇用大量的工作人员,花费大量的金钱。

  比如说今年3月,布什开出1000万美元在17个州播放120秒广告,这样的手笔带给人们的震惊还没有过去,克里阵营就在两个月后以2500万美元的代价,在美国19个州连续播放两个长达120秒的竞选广告。这种白热化的短兵相接,让人瞠目结舌。

  如果再加上一些小动作,如收买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收买对方阵营中的人员提供竞选情报;非法收买选票等等,所费金钱就更大了。

  从这些五花八门的竞选手段中,我们能够轻易嗅到商业的气息。很难说商业模式对政治的改造究竟是福是祸,总之其副产品之一就是竞选经费从无到有,从少变多,慢慢变成了现代政治文明的常态。

  生财之术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候选人哪来那么多钱?即使像1992年的佩罗和2000年的福布斯那样银行里拥有数亿美元资金的大财主,最终依然因为玩不起这场昂贵的游戏,要么落选,要么中途退场。

  其实,在2004年大选捉对厮杀的共和党布什和切尼VS民主党克里和爱德华兹两队组合中,其中任何一个都是百万富翁。根据白宫和克里竞选办公室向社会公开的纳税申报单以及《华尔街日报》的统计,布什、切尼、克里和爱德华兹四家2003年的家庭收入分别为82万美元、130万美元、550万美元和68万美元;其夫妻合计资产分别为770万~1890万美元、1910万~8640万美元、1.58亿~6.09亿美元(克里夫妇的资产大部分属于妻子)和1930万~6970万美元。鉴于美国人口普查局的当年资料显示,美国家庭2002年的收入中,只有大约2%的美国家庭年收入超过了20万美元,这四个家庭显然称得上“巨富之家”。

  因此,《财富和民主》一书的作者凯文·菲利普斯说:“布什与切尼无疑是过去50年中最富有的共和党竞选组合;而民主党竞选组合克里和爱德华兹的财富在历届总统候选人中更堪称历史之最。”但即使这样的组合,要负担竞选的所有支出也面临不小的困难。更何况,既然是竞选国家公职,怎么能会花自己钱包里的钱?高明的候选人解决之道,当然是寻找赞助者,向社会募集。

  事实上,今年刚开始的时候,布什账上的竞选经费就高达9900万美元了。截至今年5月,布什的竞选班子就已经募集了近2.2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克里。不过,克里的筹款机器也不容小觑,到5月的时候也募集了约1.2亿美元,仅第一季度就筹集到5700万美元,令克里成为单季度筹款最多的候选人。这种势头同以往大选中的民主党迥然不同,也让布什吃惊不小。那么,候选人究竟通过什么手段来聚敛财富呢?华盛顿公职人员廉洁研究所的刘易斯的一句抱怨足以说明一切,他说,“我们的选举已经颓废为拍卖。”

  其实,这种拍卖会人们已是司空见惯了。在最近几次大选中,总统、第一夫人的头衔以及白宫的总统私人官邸都可以被用来赚钱。克林顿和戈尔当初的要价是,向民主党捐款的人可以到白宫参加茶话会,捐助10万美元的可以与克林顿和副总统戈尔一起吃两顿饭,捐款最多的则可以在林肯的卧室里过夜。这一招,布什今年也依葫芦画瓢,这些资源可不是谁都能轻易利用的,谁让他现在是总统呢!

  此外,还有一些家宴、餐会、私人收藏展等等形式的“拍卖筹款”活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然是2000年5月,克林顿和戈尔创造“拍卖筹款”纪录的那一次晚会,让人们不得不惊叹美国总统的商业头脑。这场晚会最便宜的门票为50美元,与会者只能得到免费的热狗充饥;不过,如果有人愿意出2.5万美元,就能坐在总统附近吃烧烤。结果,此次晚会的出席人数达到1.2万,其中有42人出手10万美元,21人出手25万美元,26人出手50万美元,一下子就募集到了2650多万美元。于是,在2004年,我们不止一次看到所谓克里的晚餐会,布什私人筹款宴会等诸如此类的活动。

  2004年,这种分级和筹款方式甚至被共和党用到党代表大会上。本来此次大会就是感谢捐款人在大选期间的慷慨,然而与会代表却发现越是当初捐款多的人,现在需自行支付的会费越高。而价值三四千美元的会费,所能换来的不过是林肯中心一场音乐会、广场饭店一顿午餐、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招待会以及大会最后一天的告别聚会。此外,捐款人来往路费、食宿还必须自理。大选期间之六亲不认由此可见一斑。

  一般来说,在竞选的前一年与大选年,参加总统候选人的竞选者必须参加约400次左右的会议和社交活动,其中十之八九都与募集竞选资金有关。

  权钱交易

  美国不是有关于政治献金的法律吗?该法案对政治捐款作出严格规定:捐款人一次捐给候选人的上限定为1000美元,个人全年捐款不得超过2.5万美元;企业、工会团体每份捐款上限是5000美元;而且凡是捐款额超过200美元的,都要详细登记其姓名、职业和供职单位;这是捐款人有义务必须公开的信息。这些对政治献金的限制可谓清楚明了,然而从后来竞选经费的增长情况来看,这些措施的实际成效并不理想。难道是那些现任或有可能未来成为美国总统的候选人故意违反法律规定吗?

  这么下结论未免武断,从实际执行效果来说,20世纪70年代的那项法案可以说十分有效。据统计,在此后的大选中,几乎90%以上的捐款人都是有详细记录的。不过,这些记录恐怕只是方便了研究机构统计捐款总额。至于那些明显超出限额的捐助,捐款人可以很轻松地规避这些法律条款。比如说,转而向竞选者所属党派捐款,或是向候选人名下的基金会捐款,这样数额就不会受限了。不过,后者在选战中已不多见,毕竟这种方式还是直白了一些。

  实际上,谁都清楚,是否捐给候选者本人并不是最重要的,不论是捐给基金会还是他所属的党派,效果就没什么不同。当然,所谓限制捐款的法律也就形同虚设了。任何法律只要你想规避它,总是有办法的。

  正因为如此,几乎每一次大选之后都会有强烈的呼声要求限制竞选经费的无节制增长。2000年6月,戈尔的一次筹款活动恰逢司法部委任一特别检察官来调查他在1996年政治筹款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这次聚会,戈尔一个晚上就为民主党筹集了110万美元,不过有意思的是,戈尔在聚会中的演讲主题却是:他当选总统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革竞选筹资制度。无独有偶,当年与戈尔竞争的小布什也表达了同样的愿望。

  当时,许多分析家都认为这无非是候选人讨好选民的作秀之举。因为,毕竟民调显示有超过2/3的美国人要求对竞选筹资进行改革,而大多数美国人都不喜欢的这种筹款方式,至今在国会中还只停留在争论和建议层面,这说明政客们根本不愿意改革。“如果双方都从中得到了好处,谁还愿意改革呢?”

  不过,这种判断似乎有点冤枉了布什。事实上,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限制竞选经费的法案出台后,几乎每年都会根据具体情况对联邦竞选办法作出调整和修改,甚或出台新的法案加以规范和约束。2002年,也就是布什上台后的第二年,美国政府终于通过了《竞选资金改革法案》。虽然,该法案把个人捐款的数额从1000美元提高到2000美元,但却严格限定了候选人只能接受个人、不能接受来自企业公司等团体的捐款,而且该法案禁止公司、工会和富人通过向政党捐款来影响美国大选的行为,从而把曾经构成大选竞选经费最重要的一块剥离了出去。

  然而,正如德国《焦点》周刊曾经评论过的,“在美国,政治和经济之间的肮脏交易是常有的事。虽然对捐款有严格的规定,但人们会像违反公路上的汽车限速一样违反这些规定。”不过,在美国这样一个强调法制的国家,通常的做法会尽量避免直接与法律相冲突,而是想方设法钻法律的“空子”。2004年,美国共和党大会之所以变得如此吝啬,几乎成了一个募捐大会,其实就是以让与会代表以会费的形式规避政治捐款,从而把省下的资金用于此后的选战。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2003年至2004年间,由各候选人出面组织的各类晚会如此之多了。显然,这些都成为用来规避《竞选资金改革法案》关于公司团体向政党捐款的限制措施的手段。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报道,目前有125家以上的公司、工会组织和民间基金会,在今年将向民主党和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捐款1.035亿美元。他们当中有50家是“财富500强”的成员。这样巨额的捐款比20多年前多出近100倍,要知道企业在1980年给两党代表大会的捐款只有110万美元。而且,这种政治献金并不包括为政治家和会议代表举行的音乐会、晚宴、午餐会等社交活动花费的钱。如果看一下布什和克里捐款名单上的大户,我们能轻易看见诸如摩根士丹利、美林、瑞银华宝、沃尔玛、高盛、通用、联合技术、花旗、微软等国际知名的大公司。至于那些“大客户”为什么要想着办法钻空子往外掏钱,其实决非只是出于对政治的关心,“利益”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美国大选旷日持久、耗费金钱;而且选来选去,200多年也一直是在两个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区别的政党之间轮替。其实,美国人自己对它也不满意,一直在试图加以修改。但是,一项制度能够存在200年,就一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或许,这也是金钱始终难以从选举中淡出的根本原因吧。

1、中国式离婚--猜忌差点毁了我的婚姻 2、周星驰专业八级考题试卷(附答案)
3、纪晓岚:三陪男人何以成为智慧化身 4、抗美援朝其间蒋介石三度拟出兵朝鲜
5、亲子鉴定杀死了中国人的家庭忠诚 6、组图:环球厕所猎奇--各有各的味道
7、组图:周星驰御用美女如花的真面貌 8、我要嫁个有钱人 不能爱上没钱的他
9、孤岛上的异国囚徒--与自由遥遥相望 10、龙城之谜--中华文明起源辽河吗
-----------------------------------------------------------
文化热门搜索:
 关键字: 金庸 无厘头 写真 老照片 周恩来 测试 搞笑

  (编辑:思琴)

  点击查看文化每日超强人气排行榜更多精彩尽在新浪文化!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