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人物往事 > 正文

史海:农民的苦难 女人的桎梏--清末生活素描(2)

http://cul.sina.com.cn 2005/05/18 17:25   世界博览

  内忧外患

  中国内忧未平,外患又起。西方国家每年派遣大量的传教士和商人来华,他们对中国虎视眈眈,觊觎中国丰富的资源,也对国内广阔的市场垂涎三尺。

  1786年,广州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官方许可的通商口岸。英国人通过这个缺口,向中国
内地输入大量从印度殖民地运来的鸦片。购买鸦片的客户最开始是宫廷太监、满清贵族官吏以及贵妇太太们,但很快众多农民和力工也成为鸦片的主要消费群,他们希望借吸食鸦片来回避和忘却生活的艰辛。

  由于同英国商人的鸦片交易要使用白银进行支付,这就导致了这种贵金属的稀缺。清朝没有大范围使用纸币,铜钱和白银依旧是主要的流通货币。但到19世纪初,白银的流入逐年减少,而流出却不断扩大,国内作为货币流通的白银大量流失。白银升值同时导致了铜钱的贬值,小面额货币贬值的直接受害者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他们的所有财产加在一起,也无法换取一点点的白银,铜钱是他们唯一能够拥有和使用的流通货币,而富人的财富都是用白银来衡量的。这样,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了。银价涨了近一倍,铜钱相应地贬值,官府和地主对农民的赋税盘剥则达到极致。

  清政府正丧失在一些关键领域,如贸易、社会和外交政策等方面的控制力。满族人辛苦营造起来的威望正迅速崩溃。一个无力“制夷”的政府,民众又怎能对其抱太大希望呢?

  经济危机

  之前繁荣时期埋下的祸根现在开始显现:人口的数量大幅增加。尽管此时中国的产品生产并不落后于世界,整体的经济积累也很丰富,但还是无法与人口的规模相匹配。

  当时中国最大的弱点是缺乏工业。在中国封建历史当中,王朝的统治是依靠农业经济实现的。天子的权威建立在地球上最大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人口的90%是农民,他们种植稻米、小麦和蔬果,种棉花、茶树和甘蔗,种桑喂蚕。稻子是中国种植最广的粮食,因为相比于其他粮食作物,它在单位面积里的产量最高。中国的稻谷文化具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特点,人们用锄头耕地,用人力担水灌溉,用镰刀收割,打谷的方式也十分原始。

  在漫长的中国农耕历史中,农业人口一直聚居在并不广袤的耕地上。中国虽然幅员辽阔,但可耕种的土地却只占一小部分。而且在数千年的农业文明发展中,这些土地早已经被开发殆尽。农民不能通过大量开垦荒地来提高产量,只能想方设法提高耕种技术,选择优质的品种,以求在有限的土地上收获更多粮食。

  到18世纪,中国的农业生产仍然领先于世界。但受到传统农业思想的禁锢,大量廉价劳动力集中在农业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也阻碍了城市中大规模手工业的萌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某一地区因为天灾、人祸导致农业歉收,就要有更多的农民受灾。

  18世纪末,人口爆炸使得农村生活环境急剧恶化。人均拥有耕地数量从17世纪中期的4.7亩减少到1850年的2.9亩。长江以北,许多农业家庭不得不在他们耕作的小块土地上大量培育棉花,用来交换从江南生产的稻米。

  尽管中央降低了税收,但地方官员们却肆意横征暴敛。因此,地方税通常要数倍高于国家的赋税。耕地被划分为彼此隔绝的小块领地,这样的耕种很难产生规模效应。在贫穷的农村,耕地是家里最贵重的财产。一家之主死后,他的财产和土地都必须平均分配给所有男性继承人,人均拥有土地数量越来越少。很多拥有土地的农民家族,在几代之后,各家庭分得的土地已经不够维生,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

  在中国南方的水稻产区,超过70%的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他们每年至少要缴交自己收成的一半。许多赤贫的农民脱离了社会,举家迁入山林中。他们砍光了那里的树木,但这些地方通常并不适合耕种。这些农民耗尽附近的资源,然后再重新开始迁徙。

  整个国家在数十年的富足之后陷入了财政危机,没有官员能挺身而出解决这个问题。当远在欧洲的小国家发展了自己的工业和资本主义经济时,受困于深厚农业背景中的中国却在走下坡路。所以当欧洲野心勃勃的殖民者来到东方掠夺时,清政府几乎毫无反抗之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夏日风情 更多>>
[张韶涵] 欧若拉
[周杰伦] 困兽之斗
[Beyond] 声音
[韩 红] 天路
[原唱原声] 冰力十足
图铃狂搜:
 更多>>
恋曲1990 情人 风雨无阻
小薇 至少还有你 爱情真伟大
没你不行 第一次 I Believe
飘摇 一生何求 爱简单
爱的主打歌 那些花儿 勇气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