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的共产党员秘书余致浚 | ||
---|---|---|
http://cul.sina.com.cn 2006/01/17 16:00 炎黄春秋 | ||
作者:葛娴 全国人民在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刻,看到《人民日报》8月21日一篇评《中国秘密战》一书的文章中说,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同时也存在着两条战线,一条是以战争为主的公开战线,另一条则是以情报、间谍、保卫等为主的隐蔽战线。这后一条战线,因为种种原因鲜为人知。他们在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斗争中所起的作用,他们在 这位前辈老人余致浚带领我走上革命的征途,是我参加革命的引路人。几经离聚,及至解放,我们终于同住在北京,一住就是50多年。每当我去看望他时,总免不了要谈起往事,而每谈一次,仍使我深受教益。今年5月,九十一岁高龄的他,终于走完了艰辛的一生,默默无闻地离世了。我悲泣不已,我不希望如保卫工作有一句名言所说的那样:“生,烂在肚子里,死,带进棺材里。”所以,我拿起了笔,从他的遗物、他的亲朋好友、他给党史的回忆资料,以及日常的谈吐中,尽我之所能,如实记录下他从未公开披露过的若干事情的片段,以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这个伟大的节日,也寄托我的哀思。 余致浚1935年5月在上海由地下党刘真同志介绍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并在刘真直接领导下工作。抗战初期在赣南,受江西地下省党委的派遣,打入国民党机关,担任蒋经国的“私人秘书”。为争取蒋经国抗日,促进国共两党合作,做党的上层地下统战工作。后来,奉党的命令,在转移打埋伏的途中,被伪军逮捕,被解送日本宪兵队关押时受酷刑。但他对党忠贞不渝,坚守党的机密。脱险后,奔赴敌后根据地,之后,投奔解放区,继续为党奋斗。解放后从事党的宣传和教学工作,奉献毕生精力及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