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余致浚:受党派遣任蒋经国“私人秘书” | ||
---|---|---|
http://cul.sina.com.cn 2006/01/17 16:00 炎黄春秋 | ||
受党派遣任蒋经国“私人秘书” 1939年春,日军正向江西步步逼进,江西省的军政机关内部非常混乱,纷纷向江西南部撤退。南昌沦陷前夕,蒋经国率手下部分人马迁往赣州。赣州城位于江西南部,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地势险要。赣南原是我们老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后,成了国民党统治区。蒋经国到赣州后,熊式辉即任命蒋为赣州江西省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联合抗战,当时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我们党在赣南可以利用合法的形式进行工作,但党的活动是秘密的,党员是隐蔽的。赣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方,土豪劣绅恶霸势力猖獗,敌伪特务横行,加上赌、娼、鸦片的毒害,地下党的工作十分艰险、复杂而又多变。 蒋经国从1925年到1937年,在苏联最艰苦的年代受到革命的严格锻炼。他刚回国,便于1937年底到了南昌,一到江西,就被熊式辉委任为江西保安司令部少将副处长。这是一个职位很高,有职无权,光拿钱不干事的闲差。蒋当时还很年轻,受了多年苏联的革命教育,回国时正雄心勃勃,想有一番作为。自然不甘心游手好闲,受熊式辉的摆布。熊式辉企图限制蒋经国的活动,又鉴于他是蒋介石的公子,对他奈何不得。因此,蒋经国和熊式辉之间有着深刻的矛盾。 1937年冬在南昌时,我叔叔就认识蒋经国了。当时,他在南昌政训处的“政训大队”学习,蒋经国来大队讲演,讲的大多是自己在苏联锻炼的故事。我叔叔早已知道一些蒋在苏联的革命表现,所以对蒋很感兴趣。蒋来演讲时,穿的是士兵服装,腰束短皮带,灰布绑腿,穿双布棉鞋。按国民党惯例,将级军官,应该是笔挺的高级呢军服,胸带红色领带和佩带星的领章,身挂斜皮带,并佩军人魂短剑,足穿长统皮靴,靴后跟带有雪亮的马刺,威风凛凛,排场很大。而他却是这身士兵服打扮,所以引起听讲者很大的好感。 1938年冬,我叔叔从政训处调到赣州督练处工作,处长就是蒋经国。工作接触机会多了,吃住也都在一起,慢慢就熟悉起来。他观察到蒋经国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很想改变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和僵化状态,并公开赞扬和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赣南,蒋首先采取“除暴安良”的措施,打击地方恶霸、流氓、地痞的气焰;禁烟、禁赌、禁娼;提倡公仆精神;下访农村,改良社会风气。更提出“建设新赣南”的计划,希望有自己的一番新天地。但是,蒋经国要实现“建设新赣南”的计划,就要受到恶霸特务势力的打击和熊式辉的压制,所以,蒋要有所作为,就不得不依靠进步力量的支持。当时,我们党看到蒋经国的抗日态度是真诚的、积极的。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总方针下,对于一切主张抗日的力量,都采取争取、团结、帮助的态度。所以,在蒋经国那里工作的地下党员,尽量促使蒋经国抗日,并利用蒋的名义,进行合法的工作。地下党员积极支持并帮助蒋经国“建设新赣南”计划的实施。 1939年春,蒋经国在赣州接任专员职务后,需要用人。江西地下省党委决定派我叔叔葛洛到蒋经国的身边工作。这年秋天,他接到赣州一位地下党员发来的电报,说蒋经国欢迎他去,要他即赴赣州。他到赣州后,蒋经国委任他当“私人秘书”,以这个名义领取薪水。主要为蒋经国出谋献策,并为蒋做文字工作。当时有个专区动员委员会,蒋经国是主任委员,他在动员委员会主编《动员旬刊》。赣州地下党市委宣传部长薛汕(雷宁)同志领导一个上层的“文化党小组”,主要任务就是做蒋经国的统战工作。葛洛是薛汕领导下的一个党员。江西地下省委指示:“一定要做好蒋经国的统一战线的工作,调动一切力量,帮助他做出成绩。但不能存幻想……”薛汕在他写的《与蒋经国相处的日子》一书中,多次提到葛洛。书中有一段文字,说:“我在动委会的得力助手是党员葛洛,他负责宣传。蒋经国对外发表的文章,大多经他起草,他与蒋经国见面比我多,一些不便由我提出的事,就交葛洛办理去了。”又说:“有什么事,大多由我们领导的‘文化党小组’成员之一的葛洛去办,为什么要由他去呢?因为是蒋特意请他来的,主要是为蒋捉刀,起草文稿,以应各方报刊的需要。‘蒋经国又发表文章了’。各方都很注意,满以为蒋的文章文情并茂,其实都是这位同志的手笔。这样,可以比较细致地谈些问题,也可以商量一些问题。这样做,大多取得一些实效,对蒋有利,也对工作有利。”又有一处说:“第四行政区动员委员会有个《动员旬刊》。由葛洛主编。表面上是会刊,实际上是党所掌握。党要说的话,无不在上面表达。既有以蒋经国名义发出的文章,也选些某些国民党人正确的文章。有关赣南的政治论文,站在党的立场上加以评说,只随便用一个笔名。不少文章,更把延安党中央的《新中华报》刊登的文章改头换面刊登。”薛汕还写道:“我们办的《动员旬刊》,上面经常刊登一些县委、省委同志们有关宣传党的政策的文章。这个小小的刊物,办得很出色,读者对一些已出现的政治、经济问题的看法,都以《动员旬刊》的言论为准。为了支持蒋经国的工作,在这个刊物上,也发表了一篇《巩固与扩大三民主义新赣南的创造》一文。刊物也很尊重蒋经国、支持蒋经国。”薛汕还有一处写道:为办《新华南》杂志(它表面上是民间文化人所办,实际是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的机关刊物),赣州分部要筹款,我找葛洛商量,认为要在专员公署募捐,第一个必须是蒋经国。我觉得没有把握,就对葛洛说:“你去试一试如何?”“行!”葛洛到蒋的办公室去了。没有多久回来了,把募捐簿在我的面前一晃说:“写了。”一瞧,大约写了200元左右。这真是意想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