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人物往事 > 正文

叶挺伉俪情深:“皖南事变”遭害,主动陪夫坐牢

http://cul.sina.com.cn 2006/01/24 23:10   新闻午报

  “皖南事变”遭害,主动陪夫坐牢

  1941年初发生了“皖南事变”,叶挺被捕的消息传到香港,34岁、向来文静的李秀文痛哭失声,三天不能起床吃饭。

  上饶、重庆、恩施、柳州、桂林,叶挺被辗转囚禁五年的岁月里,李秀文先后三次探
监,看望丈夫。叶挺被关押在重庆时,特务头子戴笠吩咐部下沈醉要好好了解其思想活动。

  有一天,沈醉有意问道:“叶将军,如果放你出去,首先要干哪些要紧的事?”

  叶挺冷静地说:“第一件要办的事,就是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沈醉听后,半天合不拢嘴巴。在他的眼里,叶挺早就是地道的共产党员了,既然他不是,又为何还要如此坚持?共产党人究竟用了什么魔力,把这位英雄人物吸引得如此痴迷。

  当沈醉把叶挺的话原原本本汇报给戴笠时,戴笠转身站在窗前半天不吭声。这个一向凶狠、趾高气扬的人,最后也深深地叹了口气:“唉!共产党人,可怕就可怕在这个地方啊!”

  陈诚、叶挺同是保定军官学校出身,毕业后,二人曾同在粤军一师任职。陈诚邀请叶挺到湖北恩施(他所管辖的第六战区)去“休息”。李秀文知道陈诚与叶挺在保定军校是校友,便前往恩施,向陈诚提出,她和女儿扬眉要进狱中照顾叶挺。

  1943年,陈诚当了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就要去缅甸了,他劝说叶挺担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或者代理司令长官。叶挺严词拒绝:“我这个人,是很重气节的。气节,是人的第二生命。一个人如果没有气节,活着没有意义,死后也要受到历史的裁决!你要是视我为友,就请尊重我的选择……你要么赏我一颗子弹,让我死个痛快,要么把我重新送回监狱!”

  1942年11月探监,李秀文从重庆红炉厂囚室中带出了丈夫写的《囚歌》:

  ……我只能期望着哪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幽囚之初,叶挺还写过一篇《囚语》,直到54年后(1996年4月9日),才在《光明日报》上得以面世,公开发表。这里且将《囚语》里涉及李秀文的部分文字摘引如下:

  余与吾妻谈及吾遭遇之事,吾妻答曰:“尔的名与别字便是征兆,铤而走险,绝少平安,可以此作解释矣。”

  ……吾在乡,幼年甚爱读前后《出师表》、《正气歌》、《李陵致苏武书》、秋瑾及赵声等诗,感动至雪涕,造成一个悲剧角色的性格……我幼年性格倔犟,一直至成人没有改变。吾妻常对我叹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尔真真不能改变一点吗?”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9,000篇。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