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第二届“孟郊奖”全球华语散文大赛 > 正文

诗人与江河

http://cul.sina.com.cn 2006/01/14 23:52   新浪文化

  作者:查坤林

  当五月的空气里,飘散着粽子和艾草香气的时候,我来到了汩罗江边,望着这条江河蜿蜒东去的姿势,听着依旧的涛声,想起了一个曾将自己生命交付给这条江河的诗人。

  我沿着曲折的滩岸,试图寻找诗人当年徘徊时留下的足迹,寻找他在那个投水处,
被热血身躯灼痛而残存的伤口。但是江河无语,只有岁月流逝的皱纹,展示在江河之上,记录着时间的秘密。

  诗人对于江河,一定有一种深邃的理解。最朴素的感情来之于江河。追朔到远古之初,人们就感到江河与自己有着最密切的情缘。人们制作出简陋的木舟,首先选择江河作为彼此沟通的渠道。最初的部落择水而居,就是为了能在最短的距离内取到水。当初的人们虽然不能全部读懂江河的奥义,但他们认定江河与自己息息相关。江河在向人们源源不断提供生命乳汁的同时,也铸就了人们的血魂、精神和智慧。因为诗人太懂得江河在人们心目中神圣的地位,而自己的一生一直都有在沿着江河行走,河流的走向就是他的人生地图。他诗中的平仄,来自流水的节奏,河水在他的想象中是宇宙间最美的构图。日夜奔流的江河,是生命不息的化身。晶莹清净的江河,是世间纯洁的象征。江河既然是诗人冥想生命、体味世界的温床,自然也是他最理想的归宿了。

  诗人在最终的岁月里,选择了江河。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屈原至于江溪,被发行吟泽畔。”当时的汩罗江,一定是泛着静如细细的波纹,暗伤的夜中,月光被撕成了碎片,只有这位孤独的诗人,迈着散乱的脚步在江边来回踯躅。他对天吟咏的诗篇,只有涛声谛听,又被涛声淹没。诗人被极度的悲哀不断地撩动着,生命便开始寻找另一种归宿。在参透了人间一切悲欢之后,江河便是他灵魂的祭坛。他开始投向江河的怀抱。在他离开陆地与水面接触之间,划出了一个凄美的弧线。当时,风梳理着他散乱的长发,向空中丝丝飘起,又吹得他的衣袂飘然成一朵盛开的白玉兰,然后缓缓地潜没于水中。诗人投江的声音,成了一支幽怨的歌谣,成了一曲传之万世的绝唱。

  诗人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江河,江河也因此有了一种倔强的气质,江河裹挟着诗人的精魂,澎湃了几千年。诗人成了江边一个挥之不去的影子,成了江河一袭千年的鲜活风景。

  江河是不死的,它是人类心路历程的最重要的见证人。滔滔逝川,万古长流。汩罗江因诗人殉难而辉耀千古,诗人因汩罗江而永恒。屈原远去了,但他的诗还在,滔滔的汩罗江还在。诗和江河,使诗人不朽。那五月的艾草郁郁葱葱生长着,散发着阵阵苦涩的清香,我似乎看到辽阔的江面上,生风的龙舟在追波逐浪,一个个划船的汉子那拼尽全力的呼声,震撼着天宇。好像这一切,都是为着诗人而存在。诗人死后两千多年,还能让人寄托哀思,并呼喊着寻找着他的精神和魂魄,在中国乃至世界能有几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