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第二届“孟郊奖”全球华语散文大赛 > 正文

外婆

http://cul.sina.com.cn 2006/02/09 17:53   新浪文化

  记得在我外公去世之后,外婆更是每年必要熬腊八粥。因为外公的生日是农历腊月初九,每当腊八来临,外婆就想起了外公。熬腊八粥,不仅是为了节日风俗,也是她对亡夫的追思。外婆总会先盛出一碗腊八粥,放在外公的遗像前。

  外婆不仅会熬腊八粥,还会做很多精美的江浙菜肴小吃,尤其是甜点。她做的粽子、汤圆、八宝饭等堪称绝活,还有那印花枣糕,不光美味,外观更精致得像工艺品。弄得子女
孙辈们个个养成爱吃甜食的习惯。

  外婆做点心,所有的配料都自制,豆沙是用赤豆煮碾的,麻蓉是用黑芝麻炒磨的,枣泥是用蒸熟的红枣剥皮去核,然后加上猪油、白糖、桂花等当馅儿。那印花枣糕是工艺最复杂的,要在刻花模子里放上枣泥当外皮,内填豆沙或麻蓉作馅儿,压实后再扣出来,就成为一块有形状有印花的点心,下面衬一小片粽叶,放在锅里蒸熟,可以趁热吃也可以放凉了吃。外婆的手艺闻名遐迩,那时,家族中众多的亲戚都常来串门,除了探望外婆也是为了品尝她的家制点心,外婆也乐此不疲地为招待亲友们忙着展示拿手好戏。

  我从小跟着外婆长大,也成了外婆的小帮手和小徒弟。我母亲作为忙碌的职业女性,无暇学习掌握烹饪缝绣等女红功夫。外婆就寄希望在我这外孙女身上,向我传授过许多手艺。当时我虽还年少,倒是灵性十足,从钩织毛活到剪纸刺绣,从烧菜煮饭到精制甜点,无论什么把式,几乎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外婆庆幸,女儿们未能继承的手艺能有我这外孙女接班,所以一直对我宠爱有加,连我妈都嫉妒外婆对我的偏心。

  不过我那时究竟少不更事,虽有灵性却欠耐心,一旦掌握了工艺步骤,学会了具体技能,就失去了辛勤工作的兴致。帮着外婆包汤圆做枣糕时,一听见小伙伴在外面喊我去拿大顶跳皮筋,就如坐针毡了,外婆也只好放我飞出去疯玩胡闹,她知道在那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岁月里,已无法用以前资产阶级家庭的方式来把孩子们培养成绅士淑女了。

  不可思议的是,小时候跟外婆学手艺几乎从未认真实践过,更没有独立完成过什么像样的作品,但很多年之后发现,这些只凭耳濡目染获得的技巧居然已经融入我的身心,成了我信手拈来的看家本领。当我为父母丈夫女儿编织了漂亮的毛衣,为招待客人作出了满桌佳肴,制作的工艺品参赛获奖……外婆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尽管她清楚地知道我的志向和才能并不仅在于此,她还是庆幸当年按大家闺秀标准栽培外孙女琴棋书画兼女红全能的希望没有完全落空。在她的子女和孙辈之中,我是领受她薪传最多的一个。

  来到美国之初,中国

留学生们强烈怀念祖国,垂涎中国食品,尤其佳节倍思亲。那一年元宵节来临时,同学们念叨,要是能吃上地道的元宵汤圆就好了。我说:“我来试试吧。”其实我以前从未独立操作包过汤圆,就凭着当年为外婆当帮手的记忆,自制了芝麻豆沙馅儿水磨糯米粉汤圆。同学们吃得那叫开心,纷纷说道:“你还读啥学位啊,开个店卖汤圆吧,保管赚钱!”

  居住异国他乡的这些年来,我陆续把各项家传手艺捡起来演练,煮甜羹腊八粥算是很容易的,还有蛋饺、粽子、八宝饭之类,都大受家人朋友欢迎。唯一没实践过的是做枣糕,因为我没有那刻印模子。后来听说表妹把我外婆当年那套模子带到美国来了,我还颇有妒意,因为我居然没带来任何能纪念外婆的物品。不过我很快想开了,热衷于职场奔波的我就是拿了那模板恐怕也没工夫做枣糕,还是让担任全职主妇的表妹去练手艺吧。至于外婆留给我的财富,已经深深刻印在我的心田里了。了解我的朋友们都说我的手巧并有艺术细胞,这都得益于外婆和母亲的遗传。

  我算不上能干勤快的主妇,但凭着基本功和创造力,关键场合也常能显露一把手艺而震惊四座。从外婆那里学来的八宝饭是我的保留节目之一。比起需要一个个揉搓包裹的汤圆粽子来,八宝饭做起来吃起来都更实惠,就成了在自家或去朋友家聚会爬梯时我常露一手的拿手斋肴。“兰式八宝饭”居然有口皆碑享誉社区,不少老友新朋慕名点菜要尝我这专利。我体会到了外婆当年因手艺受宠而滋生的那份得意,但我却没有外婆那份细致耐心,也常忙得没工夫下厨,所以我乐意向他人传授技巧,只要有别人愿意出力制作,我就宁可吃现成的。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在美国,我没尝到任何人(包括正宗餐馆)做的八宝饭能超过我的水平。朋友们询问秘方,我的绝招只不过是从来不用买来的现成豆沙。八宝饭需要八种以上原料,我总是只多不少,有时采用传统中式原料,有时洋为中用加配西式材料,我还发挥创造了低脂低糖的健康原料配方,在外形设计上更不断推陈出新。不是吹牛,我做的八宝饭不仅讲究“色、香、味”,还注重造型美观多变,尤其可为年节喜庆聚餐增添气氛——春节的“吉”利新“春”字形装饰,圣诞的红绿色调,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的“爱心”,生日的祝“寿”辞,还有一些具有禅意或现代艺术气息的造型——每次都成为爬梯餐桌上的点睛之作!当深爱我的八宝饭的女儿表示要学做时,我自然不胜欣喜,鼎力传授,希望咱这祖传手艺能代代延续。

  在这遥远的异国他乡,室外是寒冬腊月的冰天雪地。我们全家喝着热乎乎甜滋滋的腊八粥,我给女儿讲起有关腊八风俗的传说和这五谷杂粮粥的来历,不禁记忆起当年外公外婆给我讲故事的情景,忍不住写下了这篇文字。外公已经故去四十年了,外婆也已辞世十九年。但我没忘记,外婆的生日是端午后的五月初六,外公的生日是腊八后的腊月初九。每年,只要我得知了阴历时辰并有时间有闲心,就会亲手烹制端午的粽、腊八的粥,不仅为了享用传统中国年节食品以解乡愁和嘴馋,也是为了纪念我亲爱的外婆和外公。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