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之秋 | ||
---|---|---|
http://cul.sina.com.cn 2006/02/15 20:59 新浪文化 | ||
作者:陈夫 云淡风轻,丹桂留香,又是中秋时。对于身居外地的我,此下虽能抑住故乡那运蕴着自然灵秀的黑土地所予以我的牵挂,却不能割去对我那一如田原憨沉的父亲的惦念。 中秋,正是成熟与收获的时节。我一般是选择这个节令抽空回家看看的,一来能帮 记得做田活时,我最喜欢同父亲一起下地,因为父亲可算是一位经年的茶客,而名为茶客必有浓浓的瘾,所以他总要配上一壶茶水,越是忙,越是要呷上一两口,而我也可趁尝够茶香。若遭到母亲的唠叨,他就会私下对我说:“这--,才叫生活。”无可隐匿的是,我也承继了他这种“怪癖”的血统。 在我们劳累之余憩坐于田埂时,茶水自然是尽情饮的,虽不敌苏轼把酒当月的酷情,却也有临茶赏秋的小醉。秋的原野,纵有几分日暮的凄楚,但那秋味的浓烈恐怕是丹青词赋家们倍爱至加的。你看那轻风处金浪的悠扬,那悠扬下披戴秋色孜孜耕耘的人们和隐现的颜容,真是三分倦七分悦,面面可读。倘晚来曦辉,落日满原,又有谁人还再乎王孙的去留。王孙固好,可又怎赛得如火秋韵呢?况且,谁能抵得了那黄昏处浓郁的乡间风情。反正,我是不会让这难得的旷原秋情从我眼中逃离的。看那落霞处,薄薄的田野雾霭、依旧匆匆行色的农家人、还有那追戏于阡陌的天真孩童,刹然间融汇成秋野的荣华,几处风趣,几处笑谈,点滴里无不激扬成章、无不妙趣入画。于是,我便妄思着自己能瞬息成为一名田园词赋或乡间画客,用笔端尽情挥洒如琼的秋情。 而此时,日暮渐沉,露色渐重,层层雾气遮去落日的余辉,四下里开始变得朦胧起来。乡人们于是趁着夜来临前收了工,各自散去。刚刚繁闹的原野一下便清冷下来,只留得父亲和我以及田活较多的少数农人们还在继续劳作着。望着父亲毫无休止的身影,我不禁记起他的话,秋已然幽幽的黑土地,是靠执着的经营才能赢取的幸福。是的,这田原之秋的灿烂,只因有如同父亲一样纯朴的人们在毕生守候。 想来,父亲最初是不属于这原野、这秋的。他虽生于居于家乡的那片土壤,却不以它为生。直到在那么一天,母亲的手突然间失去劳动能力,父亲才真正走近了我们,走近了我们这个家。于是城市开始离他遥远起来。再之后,父亲揽下了家中所有的活,里里外外从不见他休憩一下,和以前劳作时的母亲没了分别。然而,由于父亲的务农,家中的收入失去了以往的宽裕。就在家中的经济开始变得拮据时,我才读懂了父亲,父亲正是因为家才离家的。 在那些徜徉异地的日子里,父亲虽身居市井却无心于市井之快的。而如今,他又回到了故乡,回到了过去曾辛勤辗转尚且过活的原野,可父亲已不再惆怅静卧于面前的这片土壤,因为只有颠沛过的人才真正知晓它的丰实可贵,它的富甲。 在那个年岁,能上城挣钱不知怎的就成了一种时尚,至今我也找不出一个令自己信服的理由。因而越来越多的乡人开始背弃他们的土地,去密居的人群处掏金。父亲于是种的地越来越多,种下的作物也越来越品种化,一遇秋来,便满野丰盈。原来田原真的可如此盎然有味,父亲就这样深深地被黑土地折服着。 这是靠土地与思想的结成才赢取的收获,是父亲永远的奇迹。而自那始,父亲便着手继续这种奇迹,在那有过辛酸、有过徘徊的原野上,经营与守候他的春、他的夏和缤纷斑斓的秋。 这个中秋夜,没有月,眼见得三、二点雨荡而开去,好个一片引人入思的润润秋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