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六点多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5/25 15:35 DEEP-中国科学探险 |
撰文/摄影 马宏杰 第二天下午六点多,在安康稍憩了片刻的列车开动了,一直提心吊胆的老杨这才放松下来。他说,这是他走江湖17年以来第20次经过安康车站,以往年年都会被车警逮住,今年还是第一次没被抓。老杨问是不是我的“安排”,我说不是。老杨似乎不大相信我的话,在他看来,记者都是有些神通广大的。 货车走走停停,不断有载满乘客、灯火通明的客车呼啸着跟我们擦肩而过。在迅速的一瞥间,可以看到客车上挂着始发站和终点站的牌子,然而货车却黑乎乎的,没有那些字样。我问老杨,他是怎么知道这列车开往哪里的?“看车头”,老杨很有经验的回答:“这趟车的车头上写着‘郑局广段’,它就是去四川广元的。到广元后我们再换一趟‘成局成段’的机车,就到成都了。” ![]() 从河南新野到四川成都,大约一千多公里的路程,我们总共扒了四次车。在三天三夜的“旅行”后,11月2日凌晨两点,终于到达了成都。这时天正下着大雨,老杨在一座高架桥下找到了干地方,把塑料布打开铺在地上,一行人就在这里过夜了。为了我的安全起见,老杨让我睡在他们中间,把我的摄影包和相机装入他们的编织袋枕在头下。猴子和狗围在周围,好像是我们的哨兵。 天亮后,老杨他们赶往成华区。在那儿的铁路旁,有一个自发形成的“都市村庄”,是老杨每年来成都的固定驻地。那是一个外来人口的聚集地,有收破烂的,流浪者,以及养猪人等各色人物。在一位“庄主”的指示下,老杨他们在一堵围墙下用塑料布搭建了一个窝棚,这儿就是他们临时的家。晚上“庄主”派手下人来收了三块钱的水费。夜里我在老杨居住的窝棚里,听到外面有打架和求饶的声音。老杨说,这是“庄主”在修理那些不听话的“庄民”。 ![]() (老杨几乎不去人多的市中心去耍猴,他们一般是上午在市郊卖艺,下午再逐渐进入市区。“因为上午管理人员刚上班,有精神,管得严;中午这些人都去吃饭喝酒了,下午就管得不那么严了。”耍猴人累了,人和猴子就随便找个地方打个盹) 第二天,老杨到附近的居民区去买盐,意外的在路边捡到一个三人沙发,于是花了一块钱,雇了一辆三轮车拉回住处。这一下,“家”里有沙发坐了。(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