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的路途中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5/25 16:39 DEEP-中国科学探险 |
返乡的路途中再一次经过安康,老杨跟他的耍猴班子下了一次车。出站之后,他们直奔车站旁的一个小食堂。每年在这个地方吃饭,食堂的老板都认识他们了,见到老杨后就问了一句:“还是一碗汤面条?”老杨点了点头说:“真对不起老板,耍猴的实在是吃不起好饭,您就费事了。”吃完面条回到车站,老杨他们被一个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保安抓住了。在车站的公安室,一个警长查看过老杨的身份证,然后给他们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最后还是放他们走了。这时旁边的一位铁路工人告诉我:“这些河南耍猴人在这里扒车有几十年历史了,我们平时对他们还是挺照顾的。有时看他们也难,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他们上车;有时候对他们严厉,那也是工作上的需要。”他说的应该是实情。对于耍猴人来说,跟警察和铁路人员周旋是常事。我跟老杨这一路扒车,就曾遇到过不少盘查,但大部分情况下还是过关了。 老杨经常说:“我走了将近20年的江湖,遇到的好人总比坏人多。” ![]() “猴子死在自己手里的场面太让人伤心了”老杨说。母猴子刚生育完就去世了,养 猴人的妻子做了小猴子的母亲,承担起哺乳的重任。 文革时期红卫兵们破四旧,村里很多猴子都被打死了。那时谁要除掉一只猴子,大队还给记工分发粮食。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耍猴人才又重操旧业。老杨差不多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行走江湖的,算来确实也快有20年了。 我曾经问过老杨能不能干点别的营生。“种地只够家里吃的;外出打工一年倒头拖欠工资;做生意又没本钱;当官倒是好当,但就是没人让咱干。”老杨回答,“只有耍猴是从我祖上传下来的,赚一个算一个。至于以后,肯定是越来越不好干了,这点手艺到我这里就算完了。” ![]() 同老杨的弟弟和母亲“合影”的这只公猴子,在年底病死了。它已经被老杨养了六年,算起来有二十七八岁,在猴子之中算是长寿的。 走了近两个半月的路程,2003年1月11日老杨一行人安全返家,这次江湖之行才算正式结束。这时老杨告诉大家,他的母猴子怀孕了。按照江湖上的规矩,老杨是班主,到家后要请大家吃酒。等生下的小猴满月后,老杨还要带满月酒,宴请村里的耍猴人。 在家中度过春节之后,突如其来的“非典”打乱了老杨跟他的耍猴班子的外出计划。6月份老杨打电话告诉我,他儿子杨松已经去了深圳打工。(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