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双至DCC | ||
---|---|---|
http://cul.sina.com.cn 2006/01/17 17:05 DCC | ||
在DCC的大门前,一左一右站立着一对高约90公分、来自中国江苏无锡的泥娃娃。这是无锡市政府为庆贺DCC开业专程送来的礼物。男娃娃叫阿福,女娃娃叫阿喜。他们圆乎乎、胖墩墩、笑眯眯的站在那里看着过往的行人。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们不禁也喜笑颜开…… 阿福的传说 无锡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无锡惠山更有“江南第一山”的美誉,惠山一直是无锡人福气的象征。 在中国,无锡泥人是江苏无锡一带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因为捏泥人用的原料是无锡惠山脚下的黑泥,而且泥人店大多集中在惠山附近,所以,无锡泥人又叫“惠山泥人”。大阿福便是其中响当当的“小人物”。说起它的由来,还有这么一个传说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惠山一带出没着专吃幼儿的凶猛野兽,四处危害乡里。就在这时,一个叫“沙孩儿”的小男孩出现了,他机智聪颖,勇斗猛兽,为人们除去了猛兽。后来为了纪念“沙孩儿”,人们用惠山的黑泥捏出了大阿福。 传说只是一个民间流传的故事,到底是先有阿福还是先有传说,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大阿福的形象与惠山寺内陀罗尼经幢上的结伽趺坐佛像,以及宋代“金莲桥”上“缠枝牡丹间化生”图案中的童子像,都很相象。可见,民间对大阿福怀有一种虔诚的敬畏之心。 早期大阿福的造型,都是大耳朵的端正坐姿,面容带着佛门的慈悲和吉祥,头上的牡丹花、胸前的长命锁,还有怀中的大青狮和脚上的朝靴,分别代表了富贵、长寿、避邪和少年登科等吉祥含意,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盼。 阿福的历史 从明代延续至今的阿福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四百年来,阿福天真可爱、充满童趣的形象一直深受中国老百姓的喜爱。虽说随着时代的变迁,阿福的形象也不尽相同,但基本造型都是一个或一对胖娃娃,就象DCC门前的阿福和阿喜,身穿五福袄,怀抱大青狮,文静中透着威武,端庄中又带着憨厚,从内涵到形式都紧扣“福”字的主题。 其实最早期的惠山泥人是以儿童玩具为主,因而被当地人统称为“耍货”。每年的春季,江苏地区有不少地方都要举行迎神赛会的民俗活动。每逢此时,艺人们用盘子托着泥人在人群中叫卖。这时的泥人大多是用模具生产的。它以质朴的彩塑语言、活泼的表现手法、优美的艺术造型和丰富多彩的题材,生动地反映了无锡地区的民俗民风和老百姓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到了清代晚期,惠山泥人的生产开始日趋专业化,涌现出大批技艺精湛的专职艺人。惠山泥人的名气也因此越来越大,产品也开始进入高档化。随着市场的需求,艺人们开始强化手捏工艺的特点,着力刻画人物,形成了惠山泥人“细货”——手捏戏文。郭沫若先生曾经赞其“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 “手捏戏文”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泥人艺术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种制作上完全手工、题材内容上更加人文化的“细货”,逐渐成为当时有钱阶层的专宠。相对而言,被当地人称为“粗货”的则是那些乡土化和民俗化的泥人,因为生活气息浓郁而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 “粗货”和“细货”各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和不同的定位。“细货”主要供豪门大户装点家居环境和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而“粗货”则是寻常百姓家祈福求财、寄托美好心愿的玩意儿。 阿福的文化 一个出自民间的泥娃娃为何能够流传数百年而不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邹文认为,大阿福身上有着很深的文化背景,它的造型来自于一个神话传说,传说在江南一带有一对一雌一雄的两个神人,他们有一种魅力,这魅力说来特别中国化,他们不是很刚勇、很神怪的象征,而是一种阴柔的象征,他们只要一笑,敌人就会被笑倒在自己的怀里而被降伏。所以,他们的笑里含有很强的中国文化色彩,那是一种宽容、一种大度和一种气象。大阿福的笑,笑得了然,笑得豁达,笑得质朴,笑容背后是一种征服。谁能说大阿福精神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一个化身、一个凝练呢? 喜福双至DCC。胖墩墩、笑眯眯的阿福和阿喜,随着中国传统艺术所赋予他们的神韵走过年年岁岁,走进千家万户。而这一次,他们又带着中国人民的美好祝福和吉祥愿望,走进DCC,走进德国,愿阿福、阿喜这对可爱的中国泥娃娃带着幸福甜美的微笑守护好中德两国人民深厚的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