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天津滞留记:被困津门 | ||
---|---|---|
http://cul.sina.com.cn 2006/02/16 23:08 炎黄春秋 | ||
引起轩然大波被困津门 11月2日当晚,我写出题为《“移步”而不“换形”———梅兰芳谈旧剧改革》的访问记,经梅先生签字,刊登在次日(11月3日)《进步日报》第三版上。 大约过了四五天,天津市文化局局长阿英(钱杏)、副局长孟波同志把我找到局里。 对此事当时我很不理解。我承认稿子是我采写的,发表前未请领导审阅是我的疏忽。但对旧剧改革各抒己见,有不同意见,可以讨论,何致落罪? 我一方面气愤,一方面又感到惶恐。毕竟是自己写的报道出了问题,闯了大祸。一时不知如何处理才好。回到报社,赶紧向孟秋江社长和李光诒主任作了汇报。他们安慰我说:“新闻自由嘛,客观报道,记者是没有责任的。”有了他们的支持使我的心绪稍微放宽了一些。 话虽如此,我个人承认错误,写检讨,事情不大,而用我的笔给梅先生捅了漏子,于心不安。过了两天,我再次去看望梅先生。 才几天不见,梅先生这回显得有些心神不宁,容貌也有些憔悴了。他已从阿英同志处得知这个消息,精神很紧张。他告诉我:“已有两三个晚上没睡好觉了。” 那时,刚刚迎来全国解放,从旧社会生活过来的艺人,对新社会的一切还不适应,思想还来不及转变,遽然受到“点名批判”这样巨大的压力,他怎能承受得了啊! 接着,他焦急并带有埋怨地说:“这事怎么办?那天我只不过随便和你谈谈,没成想你那么快把文章发表出来,也没成想那么快惹来了许多麻烦……” 我歉疚地说:“这事应由我承担。为了解脱您的责任,是否请您写个声明,说文章观点本出自记者,是强加给您的,此文与您本无干系。然后,我写个‘检讨’,说自己采访粗枝大叶,随意性强,把不属于梅先生的观点硬加在梅先生头上,文章见报前又没有送给梅先生看过,也没有送请市文化局领导审阅过,其中所有错误,理应由记者负一切责任。”我再三向梅先生说明,这样做,对我个人不会有什么影响,能够解除梅先生的烦恼,是我最大的愿望。 梅先生低头不语。此时,许姬传先生忙道:“不妥。那样反而会愈描愈黑,让人感到梅先生胆小怕事,推托责任,不虚心接受批评。”他又说:“我倒想出一个办法,由我许某人出面,写篇东西,说明那天记者来访时,梅先生因有事,只说几句就走了,访问记中所写的观点,全是我许某人所谈,如有错误,应由我许某负责,与梅先生无干。你们看这样处理可好?” 梅先生觉得这样处理也不妥帖。我也觉得拐这样一个大弯不好。三人琢磨半天,终无良策。 梅先生此时在天津已演完戏,本来预定11月10日返沪的,现在被此事拖住,欲走不能。他被困津门,一困就是半个月,迟至11月下旬,还不能脱身。每天无所事事,只能闭门家中坐,听候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