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正文

梅兰芳天津滞留记:开展批评

http://cul.sina.com.cn 2006/02/16 23:08   炎黄春秋

  和风细雨式地开展批评

  座谈会接着进行。对“移步而不换形”观点提出异议的先后有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华粹深、著名作家方纪和阿英同志。批评是在与人为善、和风细雨气氛中进行的。

  华粹深说:“我对于旧剧改革有两点主张。第一,我以为改进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只
要认清立场和观点,就可以大胆去改革,不必有所顾忌。同时,要一方面研究,一方面改革,这样自然能够逐渐进步,而获得很大的效果。第二,形式和内容不可孤立,应当同时改进。以旧剧的内容来说,自然大部分是含有封建毒素的,而形式上有问题的也并不少,如果只注意内容,而忽略了形式,也是不对的。”

  方纪说:“过去中国的文学和艺术是‘先于民间,死于庙廊’的。诗歌如此,戏剧也如此;昆曲如此,

京剧也如此。皮簧产生以后,首先为人民所喜爱,然后为统治者所采取,便由民间进入庙廊。以后为了适应统治者的需要,从内容到形式都逐渐起了变化,成为脱离群众的东西。拿京剧和梆子来比,梆子音调高亢、节奏响亮,农民很喜欢;京剧在这一方面就不行了。

  但京剧自然有它的优异处,如音乐和谐、表现细致等,就都是在宫廷里面加工的结果。这种加工,对于艺术形式本身固然提高了,但同时也因之失掉了生命。京剧形式上柔骼硬化的地方便是这样来的。因此它已不宜于表现新的现实的事物。正如绝句、律诗不能表现现代人的生活和情感一样。

  因此京剧必须改革。这种改革不仅限于内容,同时一定及于形式。因为京剧的有些表现方法不仅不能表现现代人的生活和感情,同时也不能表现古人的生活和感情。特别是在我们用新的观点来处理历史题材的时候,古人的生活和感情也一定不会像现在京剧中所表现的那样了。因此京剧内容改革进入到一定深度的时候,形式也一定发生变化。有用的留下来,没有用的去掉,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发展,这就是改革。”

  阿英同志就剧艺改革的全面工作提出四个问题:第一,是艺人们的思想改造。如果旧艺人不进行思想改造,新的剧本的内容将无法正确的掌握,对于人物的性格,总也不会有正确的了解,即使演出新戏,也不会有大的效果。第二,是普及与提高问题。第三,是内容与形式问题。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移步也必然换形。如苏北悲调乐曲无法容纳翻身的快乐情感。第四,是剧院前后台制度的改造问题。如天津各戏院的票房制度不但剥削艺人、剥削后台,也剥削观众。若不解决,整个剧运就会受到很大的损害。

  在座谈会上,还有天津市著名曲艺演员富少舫、评剧演员白云峰和文艺评论家张富忱等人的发言。他们对梅先生多年来在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梅先生的秘书许姬传发言说,我相信梅先生一定愿意根据大家的意见,来努力旧剧改革事业。专程从上海赶来给老师祝寿的梅先生的弟子言慧珠也对梅先生表示了敬意。

  直到万家灯火的时候,座谈会才结束。梅先生再次站起来,说明他对天津戏剧曲艺改革事业成就的欢喜和敬重。他认为这次座谈对他来说受益良多,他一定根据大家的意见,为戏改事业作出努力。他希望自己明年(指1950年)能在大家的帮助下,从事新的演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47,000篇。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