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民主共和国”是比苏维埃体制更适宜 | ||
---|---|---|
http://cul.sina.com.cn 2006/02/23 14:32 炎黄春秋 | ||
“民主共和国”当时是一个比苏维埃体制更适宜的选择 那个时候,与国民党的趋向相反,以平反冤假错案,制止乱捕乱杀为发端,中国共产党开始向着人类主流价值回归。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就是一个继承了五四新文化传统、民主思想极浓厚的 在张闻天的主持下,中共开始从工农专政的苏维埃体制向新民主主义体制转型。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宣告:改苏维埃工农共和国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正如决议所指出的,“这些政策的改变,首先就是在更充分的表明苏维埃自己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中华民族的。”这是中共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声,是朝着政权开放跨出的第一步。 次年9月17日,中共中央更是通过《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决议认为,“民主共和国”是一个比苏维埃体制更适宜的选择。它不仅出于抗日救亡的需要,而且“也是从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产生出来的最适当的统一战线的口号,是较之一部分领土上的苏维埃制度在地域上更普及的民主,较之全中国主要地区上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大大进步的政治制度,因此更能保障抗日战争的普遍发动与彻底胜利。”决议郑重宣布: “民主共和国在全中国建立,依据普选权的国会实行召集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将成为它的一部分,苏区人民将选派代表参加国会,并将在苏区内完成同样的民主制度。” 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三中全会,进一步承诺: 1.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 2.在特区政府区域内实施普选的彻底的民主制度。 随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启动,持续十年的苏维埃工农专政体制正式终结,陕甘宁边区政治体制改革进入实战阶段。 毛泽东说:“边区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地方呢?一句话说完,是一个民主的抗日根据地。” 15岁投奔延安,16岁入党的何方,亲历了1941年的第二届边区参议员竞选。那次竞选,他所在的抗大三分校和鲁艺、自然科学院三个单位为一个选区,产生一个参议员。抗大提的候选人是校长郭化若,鲁艺提的是周扬,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退出竞选。因此参与竞选的只有郭化若和周扬。郭、周互不相让,各有短长—— 郭化若因参加军委会议,委托俄文队队长曹慕岳替他竞选。周扬则是亲自出马,除谈了自己的施政意见外,还批评郭化若缺席,说明他对选举不够重视,将来还能保证负起参议员的责任吗?双方的拉拉队也是嚷成一片。我只记得鲁艺的拉拉队长是我的老乡刘炽(著名音乐家)。他能出洋相,花样翻新。他大喊一声:“《安娜·卡列尼娜》是谁翻译的?”鲁艺齐声答曰:“周扬!”相形之下,曹慕岳的名堂就不多。但选举结果,由于抗大人数大大超过鲁艺,结果还是郭化若当选。周扬上台讲话说:其实他和郭化若都是共产党员,不论谁当选,也都得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徐老最后上台说:他是鼓励搞竞选的,这也是将来和国民党及其它党派进行竞选时的预演和操练。过了一阵,第二届参议会开完了,郭化若迅速向三个单位的选民作了传达,其间还回敬周扬两句,但周扬那次没参加。郭化若提到,有人说他上次请假是不重视参议会工作,其实他是很重视这一工作的,而且保证一定做好,请大家监督,云云。 这是何方平生第一次尝尝民主的味道。民主的味道不赖,让何方回味至今。 从1937年底开始,陕甘宁边区就实行了选举制度,并制定《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保证选举能依法正常进行。考虑到大多数选民文化程度不高,而且很多人不识字,边区还从实际情况出发,创造了多种投票方法:识字多的选民用票选法,识字不多的选民用画圈法、划杠法,完全不识字的选民用投豆法。选民热情很高,边区的投票率总能维持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国民党当局对此很不服气,由此引发一场论战。国统区一家官办报纸断言:共产党的“普选”是做秀——“谁不知道,中国人民有百分之八十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他们既不能记自己的名,更不会记共产党所指派那一群大小官吏的名了。这种政府只能叫做‘魔术政府’,不能叫做‘民主政府’。共产党人却掩耳盗铃,硬说‘魔术政府’就是‘民主’政府,简直就是对全国人民的一种侮辱。”这激怒了《新华日报》。《新华日报》立予反击,撰文介绍边区选举制尤其是投豆法的变迁,以此证明“只要有实行民主的决心,人民的文化水平低与不识字都不会变成不可克服的障碍。” 《新华日报》特别强调:无论如何,选举的能否进行和能否进行得好,主要关键在于人民有没有发表意见和反对他人意见的权利;在于人民能不能真正无拘束地拥护某个人和反对某个人。至于选举的技术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的。 显然,真理在《新华日报》一边。 边区的普选,后来推行到所有抗日民主根据地。据周恩来统计,截至1944年10月,抗日民主根据地人口共达九千万,都建立了普选产生的地方各级政府。 建立健全“三三制”政权,建立健全参议会制度,都是边区民主建设的重要元素,一直为史家所称道。 对边区民主建设,毛泽东有过最好的概括。1938年7月2日,毛泽东告诉世界学联代表团: “边区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地方呢?一句话说完,是一个民主的抗日根据地。” 毛泽东说:此乃边区之最大特色,即把抗日战争与民主制度结合起来。只要做到了这一点,总能有很大效果。“在这个制度之下,无论哪一种职业的人,无论从事什么活动,都能发挥他们的天才,有什么才干的人都可以表现出来。”毛泽东最后道破天机:边区这些政治改革,有一个良苦用心,那就是使陕甘宁边区成为民主政治的模范区,成为民主共和国的标本。他说: 全中国也应采取这个制度,应把抗日战争与民主制度结合起来,以民主制度的普遍实行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如果全国人民都有言论集会结社的充分自由,全国军队中官兵打成一片,军民又打成一片,全国教育也以民主精神实行之,全国的经济建设发动了人民的力量,并与改良人民生活相连结,全国各级政府都实行选举制度,并有各级人民的代议机关,而一切这些都是为了抗战的胜利,那战胜日本就指日可待了。民主制度在外国已是历史上的东西,中国则现在还未实行。边区的作用,就在做出一个榜样给全国人民看,使他们懂得这种制度是最于抗日救国有利的,是抗日救国唯一正确的道路,这就是边区的意义与作用。 抗日与民主不可分割,必须把抗战与民主结合起来,这其实也是国统区广大的中间阶级的心声。在这一点上,中共与国统区广大的中间阶级取得了共识,奠定了宪政运动的思想基础。 1939年9月召开的国民参政会一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一个决议案:《请政府明令定期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实施宪政案》。以此为发端,宪政运动平地而起。兑现承诺,结束一党专政,实施民主宪政,甚至成了街谈巷议的主题,宪政意识大觉醒,大普及,民主、自由、平等、博爱,这类抗战之前属于禁忌范畴的词汇,从此浮出水面,成了流行的关键词。救亡并未湮没启蒙,救亡反而激活了启蒙,提升了启蒙,救亡运动同时构成了空前规模的启蒙运动。 而边区的政治体制改革则使边区成了抗战与民主结合的典范,成了宪政的雏形,因而备受瞩目,仿佛一颗璀璨的晨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