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学》中篇小说:和衣而卧(10)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1/07 14:31 北京文学 | |
作者:孙瑜 近段时间江明声的时间明显很不规律,去哪儿也不再提前打招呼,话语很少还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我明显感觉到了他的异常,可又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也就随他去了,暗自估计是他工作上的压力。直到某天深夜接到江明声一个突兀的电话。 电话内容带给我的惊诧不异于美国的9.11恐怖袭击。 虽然江明声从开始的欲言又止到后来的吞吞吐吐,但我还是明白了他的意思。江明声工作的这家公司老总是个香港富翁的遗孀,来这边视察工作时看上了英俊的江明声,名义上说要调他去香港工作,其实是想找个陪她睡觉的小白脸。江明声开始拒绝了,但那富婆许诺的一系列条件诱惑实在太大,而他太需要这些成功的开始了。在江明声充分的犹豫之后,这桩交易以富婆的胜利而告终。江明声今夜的电话就是对他年轻爱情的最后通牒,带着些许隐藏不住的天上掉馅饼的得意。 说完这些后,江明声停顿了一下,然后在电话里用朗诵诗歌般的深情说:“我会永远记住你的生日,你将在每年的那天第一个收到我的祝福,无论天涯海角。” 又是永远,很让我怀疑这是他的口头禅。 事已至此,我还能说什么呢?快速的变化让我连酝酿哭泣的时间都没有,唯有苦笑道:“算了,我不想受那份折磨。如果我相信了,那么每年的生日无形中都会让我惦记你的祝福,及时当然很好,如果误点或被你忘了,被捉弄的岂不是我?我这人自私得很,一般不给别人影响自己思路的机会。你还是自己多保重吧。”我尽力保护着自己的自尊心。 放下电话,半天没反应过来,总感觉不太真实。 我觉得我应该愤恨的,愤恨江明声不该用他曾经硬在嘴边的誓言,编织那样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让我进来;还很愤恨自己,警惕了那么长时间,在最后关头却没有守住防线。但我不能叱责江明声是欺骗,他以前的热情是真的,现在降温也是真的。不可能有持之以恒的热情,就如同装满水的壶一直在火上烧着保持沸点,最后结局只能是枯竭、变形,甚至焚毁。 唯一让我想不通的就是速度,江明声怎么可能在换了一个环境后变成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忽然再次想起学习委员告别时警示我的那句话:千万别做能预见到自己会后悔的事。看来我的直觉没有欺骗我,开始犹豫着不敢进入正是隐隐的不安在阻挡。 我还非常想不通为什么事前事后都能做自己或别人的诸葛亮,而中间那段却总是低能得如同飞蛾扑火。想不通之余,我又仔细回想了江明声以前对我的种种举动,那些关心和真情实在看不出假装的痕迹。我越想越认为江明声还是爱我的,只不过暂时受到金钱的诱惑,或者有什么难言之隐?同时自责地判断:是不是我对江明声的高标准严要求吓住了他,导致他的失足? 我不知道在金钱面前爱情的吸引力有多少牛顿,但我愿意相信爱情的力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