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人物往事 > 正文

百花运动中的文艺界:戏曲首先“百花齐放”

http://cul.sina.com.cn 2006/01/13 16:04   文汇报

  戏曲首先“百花齐放”

  文艺界的“百花开放”首先在戏曲领域得到了反映,这并不是偶然的。这一时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对繁荣戏曲表现出共同的兴趣。中国的传统戏曲极为丰富。据新中国成立后的统计,全国共有300多个剧种,私营戏曲剧团在1700个以上,上演着五万个剧目,戏曲是群众娱乐的重要形式。1950年5月5日,政务院发布的《关于戏曲工作的指
示》提出:“戏曲应该发扬人民新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民在革命斗争与生产劳动中的英雄主义为首要任务。”在单纯强调戏曲的政治功用的思想指导下,戏曲作为大众娱乐形式的本体功能与价值严重地被忽视。清规戒律名目繁多,禁演剧目越来越广,一些古老剧种无力存续,民间剧团国营化的压力很大,许多私营剧团和民间艺人的生存也成了问题。

  1956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对这种状况都表示出不满。3月8日,刘少奇与文化部负责人的谈话,明确表示不赞成剧团全部国营,也不赞成戏曲改革急于求成。他说:“我们的方计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但‘出新’不能勉强。”“百花齐放,就允许并存,各搞各的。有些老戏很有教育意义,不要乱去改。”毛泽东、周恩来也表达了要放宽戏曲政策的意向。3月22日,周恩来观看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的老舍新作《西望长安》。散场后,他同剧院负责人和主要演员座谈,针对戏曲界正在争论的能否反映阴暗面问题,周表态说:“不要光演一些歌功颂德的东西,暴露和批判阴暗面的东西也应该演一些。”

  正当中共中央酝酿“双百”方针时,浙江排出了一个昆曲《十五贯》。《十五贯》先后在上海和北京演出,“轰动上海,也轰动了北京”,出现了“满城争说《十五贯》”的盛况。许多中央领导人都看了。4月19日,周恩来观看浙江省昆剧团的演出后,到后台看望剧团演职人员并发表讲话。他说:“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十五贯》有丰富的人民性和相当高的艺术性。”4月25日,周再次观看《十五贯》。毛泽东也在4月17日和25日看了两次,同样给予高度肯定。在27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十五贯》应该到处演”。

  一出改编的古装戏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怎么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如此赞赏?从周恩来的两次讲话中可以看出,《十五贯》对于贯彻“双百”方针,具有两方面的象征意义:一是为戏曲界“百花齐放”“树立了一个榜样”;一是具有批评官僚主义的隐喻意义。同时,《十五贯》也为处在自生自灭状态的地方古老剧种找到了一条生存之路。

  因为有中共最高领导层的明确态度,6月1日至15日,文化部召开了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会后,各地进行了挖掘传统戏曲剧目工作。据统计,到1957年春,全国共挖掘出51867个剧目,记录了14632个,整理了4723个,上演了1052个。在1956年至1957年春的一段时间内,戏曲演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