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页 | 新闻 | 体育 | 邮箱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天气 | 答疑 |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文化首页 | 文化新闻 | 文化专题 | 专栏 | 长篇连载 | 人气排行 | 观察 | 评论 | 论坛


  学界腐败已经越演越烈:从院士到校长,从名校博导到批发的博士,抄袭、权钱交易、假的真文凭,急功近利造就的博士满天飞……
  缺乏自律、没有规则、名利吸引、制度缺席……
  究竟谁在侵蚀这些社会的良心?
[发表评论]

·新浪时评:
在学术界扎堆儿的“岳不群”
  江湖很险恶。所幸真正邪恶到极点的,也就岳不群一人。我是强调了许多学术腐败的客观环境,但衡量一个做学问人的指标永远不能容忍剽窃。>>全部

·新浪专访:著名学者方舟子:为什么学者不能腐败?  青年学者杨玉圣:学术腐败没有任何立足的借口!
  知识分子的天职是求真,也就是追求真理。这是知识分子受到社会尊重、受到信任,乃至被视为社会良心的原因。如果连真理的追求者也普遍弄虚作假,这个社会已经就比较危险,要引起我们的警惕了。>>全部
网友评论:我们需要现代的学术文明 由北大教授张筑生之死想到的…… 剽窃是精神上的一种堕落! 拿什么教育我们的学生?
       知识分子腐败是社会良知问题 知识界应保持自己清白 发展教育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用理性的态度对待学术腐败
     何必这么骂知识分子 高校教师也有教师的无奈 这样的现状是谁造成的? 在学校里的4年让我感触很深!
     要重教就不要让教师心寒! 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很可怜的 腐败的根源在于人的本性 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New)
   学界腐败风波:
>>两院士被开除——
  2001年底,中国科学院向外公开证实了两名院士由于严重剽窃和科学道德问题被开除一事,科技界的腐败问题较早的引起了关注。>>全部 [发表评论]

调查

近来在学术界剽窃、造假等学术腐败现象日益严重,您认为主要根源是什么?(多选)
受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影响
学术评估机制不合理
监督、惩罚体制不完善
知识分子生活太清贫
知识分子职业道德沦丧
>>王铭铭抄袭事件——
  2002年初,北京大学著名教授王铭铭被指其学术论著大量抄袭国外。一时间,知识界内外尽皆哗然。>>全部[发表评论]
>>东大校长论文风波——
  2003年1月,媒体披露东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冠群卷入论文剽窃风波,学术腐败现象再掀巨浪。>>全部[发表评论]
>>姚雪彪事件——
  2003年2月,知识界再曝“丑闻”:一位曾在美国因涉嫌“蓄意破坏其实验”而遭大学解雇的生命科学博士,竟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获批国家重点项目,遭到26位青年科学家的强烈质疑。>>>全部 [发表评论]
   知识分子为什么“靠不住”?
  象牙塔里的累累“腐败”,让我们心中泛起疑惑:为什么知书达理,清高廉洁的知识分子要去做这些龌龊的事情?为什么明知有可能身败名裂还会“铤而走险”?在知识分子的道德操守被指为日见沦丧的背后,还有别的什么?[发表评论]
>>金钱的诱惑——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每月拿400大洋,这在当时可以让一个50口之家舒舒服服过一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知识分子的钱还未必够养活家小。更何况,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并非耸人听闻。知识分子也是人,也需要吃饭。贫贱不能移,说着容易,有几人能做到?为了拿稿费、评职称、涨工资而履险就成了知识分子无奈的选择。[发表评论]

往期回顾

·让战争见鬼去吧!
·城市白领 你累吗?
·电影分级迫在眉睫?
·城市竞争力排行榜
·发黄色短信应被禁?
·直面电视的尴尬
·年复一年的大学排行
·让“金庸”好看起来
·春节晚会是鸡肋?
>>体制不合理——
  同在北大,有为出成果而抄袭的王铭铭,也有为科学鞠躬尽瘁却捞不到一点“好处”的张筑生。可以说,他们都是当前这种学术大生产体制的牺牲品。一部优秀的专著,哪怕是一篇论文,都是学者长期积累沉淀的结果,是根本不可能“多快好省”的去建设的。体制使得学术只求量不求质,把学术变成追求“生产目标”的工业品。一个学科带头人,一年要完成的“任务”往往超乎想像。当我们指责某些学者剽窃时,是否应该注意这个把学术工业化的体制是否合理?[评论]
>>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去年中国音乐学院的一次招考暴出了音乐院校普遍存在的“贿考”现象,这让我们联想起3年前的“长江读书奖”风波,某位知名学者既是候选人又是评委还是大奖得主。不断有人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提出质疑,但至今仍无说法。可见,知识分子的腐败之所以有愈演愈烈之势,监督机制的缺位难辞其咎。[发表评论]
   辩论:知识分子该如何做?
  尽管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知识分子腐败的后果绝不可低估。著名学术打假人士方舟子指出:“如果连真理的追求者也普遍弄虚作假,这个社会就已经比较危险,要引起我们的警惕了。其次,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科研、学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术腐败的危害性将会是致命的,会让本来就已落后的科研、学术更难以有起色,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会越拉越大。” 不破不立,腐败一定要反,但知识分子该如何做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发表评论]
>>知识分子成“文化口红”? ——
  就在本月,散文家余秋雨因“为深圳扬名,深圳奉送一套豪华别墅”一语索赔于《北京文学》的官司开庭了。细数一下,余秋雨已在北京发起了数起官司,去年诉文联出版社的官司便打胜了。有人说,这是他一贯的作秀套路。
  多年来,余秋雨热情而频繁地参与到各大电视媒体及各种路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成了当代最炙手可热的文化名人,你可以不知道陈寅恪,可以不知道王国维,但不可以不知道余秋雨。究竟是“抹着文化口红游荡文坛”,还是值得知识分子效尤的“文化与商业”相结合的典范?知识界的口角仍未停息。 [发表评论]

>>知识分子应有独立人格?——
  在某些学者尤其是经济学家的出场费日益高涨的经济局面下,学者该如何“坐稳”他们的立场?当大量的利益集团在学术活动的背后若隐若现的时候,当代学者会不会成为某种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会不会成为某些经济组织的特殊说客?在这种困境下,重提学者的操守就很有必要了。号称经济学界良心的吴敬琏同时就是几家大公司的独立董事,他说,“知识分子应该为人民的利益立言。”这种所谓的“自律精神”值得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深刻反思。>>全部[发表评论]
>>知识分子VS知道分子——
  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不同,“知道分子”挂着一副无所不懂的嘴脸。
  城市要发展,他跟你谈城市的辐射作用对区域现代化的影响;大家要挣钱,他跟您谈CIS对企业整体形象和长远发展的作用;“海龟派”把中国股市弄得灰头土脸,他跟你谈中西文化冲突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制约;德里达来中国一圈,他在最短的时间里说起了“书写”与犹太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去美国15天,他一回家就给您弄本“美国与中国”之类的畅销书……就个体而言,他们似乎无法与知识分子一较高下,但就整体而言,谁又能低估他们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和作用呢?>>全部 [发表评论]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