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学:留学英国启示录(报告文学连载)--5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19 15:25 北京文学 | |||||||
作者:林雪 和那些“昏昏然”的小留学生们相比,中留学生的心态要复杂得多。 这里所指的“中留学生”,是指那些在国内读完或者是没有读完高中,在英国又还没有能够进入大学,滞留在各种各样的语言学校和大学预科的留学生。他们年龄大致在16岁到20岁上下,如果要完成在英国本科的学业,就读语言学校、大学预科和本科及生活必需的资金,大约需要60~80万元左右。由于已经具备一定的劳动工作能力,许多家长相信他们能够依靠打工挣钱来补贴留学的费用,所以这个群体的家庭经济情况已经从富豪扩展到社会各个阶层。小留学生大都是被家长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逼”出国的,大留学生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出国的,而这些中留学生大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压力“逃”出国的。 小留学生因为年龄太小和丰裕的经济条件,大留学生因为一年的硕士课程费用不算太高,再则因为学校里的功课太忙,都不可能抽出足够的时间来打工。而背负着家庭和自己前程的中留学生,成了最大的打工群体。小留学生如果不适应国外的环境,可以回国继续去读高中然后考大学,大留学生本来已经有了文凭,在国内找工作也有一定的条件。可是这些中留学生在外面逗留了一段时间之后,高中的学业已经忘了,再回去考大学会很困难,不考大学又没有去处。再加上他们已经成人,很重视自己在社会上的印象,当初敲锣打鼓出来现在一无所获地回去,总有些觉得无地自容。所以他们是留学生中最艰难的一群。 他们正在从少年向着青年过渡,而青年时期的发展任务是很丰富的:对于前景应该有一定的展望,对于成就应该有一定的预期,对于自我应该有一定程度的肯定,对于社会中所表演的角色是否成功很重视,还应该有着很强烈的自主意识……而所有这些,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在少年时期是否建立起了比较强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和勤奋感等等。 可惜的是很多独生子女,少年时代的这些任务大都没有能够完成得很好。这使得很多人无法确认自我,处于一种毫无布局的自我弥漫、扩散和混乱状态。这样的状态使得他们因为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而痛苦,于是很多人就把出国留学当成了一条逃避的通道。 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逃避的第一个压力,就是高考。中留学生中百分之九十的人是高考落榜生(或者是明明知道自己考不上而不去应试),在扩招后的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70%的今天,落榜确实让他们自己和父母没有面子。按理说他们已经不再是孩子,而是已经年满18岁的女士和先生,在法律上已经开始承担一切社会责任,可是社会和家庭对于独生子女普遍的“过保护”,使得他们脆弱的心理不能承受高考落榜这个人生的第一次挫折,只好逃之夭夭。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些很优秀的中学生,也是为了逃避国内的教育制度而出国。有一个学美术的女生,在初中上艺体班的时候就很不满学校光重视数理化而藐视艺术培养的教育方针,后来又因为组织过一次很有创意但是有些“另类”的联欢晚会,而被校长和班主任“个别谈话”,严厉批评;她高中坚持去上了美院附中,可是对于当前学院派单调的、缺乏想像力的前苏联式的“纯现实主义”美术现状也很失望,而且对于艺体类学校招生中泛滥的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加上对于英国艺术历史的向往,于是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英国求学。 不过“高考”并不是留学生逃避的唯一因素。许多家长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百般疼爱的孩子之所以坚持要远走他乡,居然是为了逃避家庭。家长们不懂得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于社会生活、自然世界、人际交往等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由于自身的缺陷表现出幼稚和片面,但是他们却反对“权威”式的干涉,反对从属地位,要求具有与成年人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决策权。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分析和洞察能力也在增长,能够从整体人格出发对父母的优缺点进行全面的评价,不再把父母当成典范而接受他们的随意支配,也不再对他们有所依赖。可是我们的好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然把他们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对他们所有的事情都加以包办,严格控制,成天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一个留学生说她之所以要出国,是因为母亲控制欲太强,有一次她为了一件小事情和母亲顶了嘴,母亲气急败坏冲进厨房,出来的时候手里举着一把菜刀,嘴里还嚷着:“现在你翅膀长硬了,不听话了,什么事情都要和我顶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你把我杀了算了!”还有个男生说,父亲经常拍着桌子骂人:“老子供你吃供你穿,辛辛苦苦把你养大成人,你他妈的还不听话,光知道气我!”还有些家长虽然对于孩子不打也不骂,要什么给什么,可是却让孩子觉得自己老是不能长大成人,没有成就感。这些都是一些留学生逃离家庭的原因。 留学生逃离的原因还很多。早熟者(尤其是女生)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晚熟者觉得不能得到同伴们的承认;暗恋上某个同学或者是老师又不敢去面对……这些都令尚不成熟的中学生感到苦恼,甚至有一个中留学生出国的真正原因,是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遇上了“鬼”。 这些孩子到了英国,才发现这里也不是理想的“藏身之地”。 与美国和欧洲各国的留学生制度不同,英国为了吸引生源,并没有在语言程度上设置门槛,这就使得大批英语很差的留学生纷纷涌入英国,认为只要生活在英语的环境中,英语自然就会达到进入大学的要求。这显然是个误区。首先,在英语的环境中生活,并不见得就能达到大学所具备的英语要求,这就如同我们都在汉语环境中生活的人,不见得都能够通过高考语文考试一样的道理。更何况英国有很多的移民来自印巴、亚洲和非洲地区,他们的英语没准比这些中国孩子在学校里学到的英语更不标准。 好多留学生为了逃避在异国他乡的陌生和孤独感,更为了逃避因为语言障碍给自尊心造成的伤害,根本就不和外国人接触。他们住在中国留学生聚集的House里生活,平时说的都是汉语,上的也是中文网站;他们打工大都去的中国餐馆,与老板和顾客都用汉语交流,在学校里也只和中国同学打交道,甚至有很多人还在中国同学中“分帮”。据我所知,在伦敦的中国留学生里就分有上海帮、北京帮、湖南帮、广东帮……更要命的是现在如雨后春笋成长起来的英国语言学校的水平到底怎么样,也实在是令人怀疑。 近年来,英国教育经费紧缺,教师的社会地位降至“低薪阶层”,人员纷纷流失,导致一些学校因此而关闭;而那些在职教师的英文水平,也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忧虑,不得不规定新招聘的教师由教育部门出资,到专门的培训机构经过培训后,再上岗教学。留学生面对的还有一个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所有的语言学校基本上没有懂中文的“双语教师”,对于英语水平本来就不乐观的中留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很大的难度。这些问题都使得绝大多数中留学生滞留在语言学校里的时间,大大超过了原有的估计,因为老是考不上进入大学必须的雅思5.5分的成绩,很容易丧失学习的信心,滞留在社会上混日子。 2003年6月初,一批中小留学生拖着行李走进伦敦的希斯罗机场,起身去欧洲旅游,然后乘飞机回国。他们是头年的6月到的英国,在伦敦周围的那些语言学校或者是私立学校里学习。可是一年过去了,他们的英语一直都没有什么长进,无论是A-level考试,还是进入英国大学必须的雅思考试,看来都不大可能通过了。 他们与周围的社会格格不入,当初幻想的所有的美景都没有能够实现,反而失去了在他们这个年龄应该有的欢乐。他们从中国逃到了英国,从亚洲逃到了欧洲,今年他们又不得不逃回到父母的怀抱。其中那些富豪之家的父母们心疼自己的孩子,而不在乎这十多二十万金钱,他们只当拿这些钱让孩子出国去旅游了一趟见了世面,可是对于很多砸锅卖铁送孩子留学的家庭来说,就等于断送了父母的全部希望。 并不是所有想回家的人都能够回家,比如说Rang就不行。Rang是一个17岁留学生,他从湖南来,爸爸好像是个有点名气的画家,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送儿子出国。都说Rang人不错,愿意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别人,对事情也有独到的见解,可惜在家里就养成了慵懒的生活习惯。为了节省,大多数留学生都自己做饭吃,他们知道在伦敦什么样的地方能够买到最便宜的东西:那里的面包19P一包,鸡蛋34P十个,鸡肉三镑一公斤,牛奶1.9镑3.5公斤,土豆、胡萝卜30P一磅,卷心菜50P一磅……两个人一周花上十个英镑,就能吃得很满足。可是Rang从来都不做饭,每顿都在街上买来吃。一盒很适合自己口味的盒饭四英镑,从餐馆的经营角度来说确实是最便宜的,可是却远远超过了自己做饭的费用。 Rang还有一个嗜好:收藏文化衫,而且乐此不疲,他的屋子里挂着各种各样买来的文化衫,每件50镑。此外上语言学校要花钱,交通要花钱,住宿要花钱,还有各种各样的应酬零花……因为家里不是“大款”,Rang花钱花得自己都害怕,每月拿到各处寄来的账单就念叨:哎呀我爸要破产啦。可是他就是不愿意去打工:没这个习惯,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力量和愿望。Rang多次给爸爸打电话,要求回国,可是他爸爸不允许,想来还是希望儿子能够在新的环境中改变自己,当然了,作为一个在国内有些名气的知识分子,也有些放不下自己的面子。这使得连家都回不了的Rang,看上去有一种“望断天涯路”的悲凉。 如果Rang的父亲还情有可原的话,另外的一种父亲就令人愤慨了。他们对要求回国的儿女说:“你在国外做什么我不管,钱也由着你随手花,可就是不准你回来!”留学生们都知道,说这种话的父母大都和那些来路不明的巨额资金有关系,他们根本就没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人,只把他们当成了“洗钱”的工具。和一般的留学生相比,这些可怜的孩子大都更低调,更孤独。在他们出国的时候,父母大都和中介签有保密合同,也不准他们在国外随意透露自己和家庭的信息。他们只好拿着那些肮脏的钱,在伦敦的赌场和夜总会上声色犬马一掷千金,在遭到英国人侧目的同时,也遭到了广大留学生们的唾弃。在BBC留学生论坛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帖子: ———现在,许多学生来到这里,浪费他们的时间和金钱,他们整个星期都去赌场、夜总会。每次我看到他们时,就为和他们是同一个国籍感到羞耻。为什么?因为他们为中国人树立了非常坏的形象。 ———在英国努力拼搏的“硬骨头们”,我尊重你们,你们是好样的,你们不愧是中华的儿女,你们继承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吃苦耐劳的品行和传统。至于那些“款爷”“八棋(旗)子弟”、跑到国外的“败家子们”,我鄙视你们!!你们真给国人丢尽了脸,“海外军团”里的垃圾,真不知道,你们除了挥霍浪费,摆阔,自以为是以外还会些什么?!
(编辑:琪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