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传奇玄秘 > 北京文学网络精选版 > 正文

北京文学:留学英国启示录(报告文学连载)--8

http://www.sina.com.cn 2004/11/24 14:10   北京文学

  作者:林雪

         八

  在英国大学里学什么

  虽然绝大多数留学生都在打工,而且其中的一些人认为赚钱远比上学重要,可是对很多人来说,上学毕竟是最终的目标,尤其当初想来英国读研究生和先在国内工作过一段时间再出来留学的人当中,大多数也都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那么他们在面临投考英国大学的时候,都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呢?

  有位老同志不无幽默地说:“现在年轻人向往商界,相当于我们当年向往革命。”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留学生,毕业后都不大可能在英国找到工作,所以他们选择的专业,必须参照国内的需求。中国留学生在英国选择商业的比例之大,出乎很多英国人的意料之外。伦敦一所大学的商业预科班里,29个学生中有27个中国学生,其余的两个是日本学生。威尔士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班里,三分之二是中国学生;南开普敦大学一个MBA班,全是中国学生,这个大学商学院的教务主任惊呼:“中国学生就像潮水一样向我们涌来!”这种状况使得英国大学不得不开始限制中国学生在商业管理专业的人数。

  在英国人眼中,最有钱的学生大都选择高雅的哲学、艺术和社会科学这种“形而上”的学科;中国人现在这么有钱,中国又是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为什么就只盯着商业不放?更何况有人认为:商业并不是英国的强项,不信你看世界各国的商业品牌都在进军中国,可是其中有多少是来自英国?要学商业应该去美国才对。

  可是留学生们会反问:“如果不学商业,我们回去上哪儿去找工作?”

  前面提到过的覃弦,从小就学习音乐,小提琴考到9级,后来又改学钢琴,大学考上本省的音乐学院学歌剧表演专业,曾经在毕业作业中扮演《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女主角苏珊娜,被老师认为是综合素质最好的学生之一。可是到了英国,她却改行学商。她的改行令英国大学的老师很费解,有人建议她去学习与艺术有关的专业比如文化经营管理,可是她却拒绝了。覃弦告诉我,她之所以要学商,一是钦佩自己在商业上很成功的母亲,觉得商界虽然很复杂,可是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很具有挑战性;二是她在学校的时候,是学生会的干部,很喜欢和人打交道,她希望能够趁着自己还年轻,开拓自己的视野,出来多学些多看些,没有必要把自己限死在学了二十多年的艺术领域,再说将来,自己没准也会回到艺术上去的,那个时候眼界会高出很多。不过覃弦改行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跟国内的艺术学生就业形势艰难有关系。覃弦给我举了个例子:1999年她考取音乐学院的时候,全系的学生只有30个人,可是到2003年她毕业的时候,这个系的学生已经有370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下面所属各个“分校”的毕业生。学校的师资已经捉襟见肘,可是面对每个学生每年一万元学费的滚滚财源,学校依然在不断降低门槛“扩招”,把一个全国著名的音乐学院,办成了一个“贵族艺术爱好者学院”。问题是收这么多的学生,毕业后到哪儿去找工作?在大腕歌星们的商业演出满天飞的今天,歌剧因为它的阳春白雪和者必寡,是绝对的“赔钱货”,只能在大城市的歌舞团,由国家贴补才可能排演。就算是全国的大中城市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歌剧团,又能够招收多少演员?就算是所有的学生都有了工作,又哪儿来的这么多戏给你上?再退一万步说:就算是所有的歌剧院都有戏上,轮到的也是那些苦苦熬了多年的老演员,再加上圈内的不正之风,这些刚刚毕业正值青春年华的学生,又什么时候才熬得出头?

  即使是决定了要学商,也还有顾虑。已经在父亲的公司里当上了“少东家”的郑波,按照父亲的打算,他自然应该学商科,回去继续经营父亲的产业,可是学了回去到底有没有实际的用处,郑波心里确实是没有底。虽然全世界的政府都致力于制定规矩,而全世界的商人们都致力于突破这些规矩,可是中国的商人们和政府官员联合起来突破规矩的力度,远远超出了老外们的想像。郑波已经很熟悉国内那些“不规范的商业操作模式”,知道与政府各个部门各个阶层的人员“搞好关系”,远远比英国大学里规范的商业法则更重要。可是不学商业又学什么呢?郑波到英国后,碰上了一位曾经在联合国工作的中国法律专家,就连这位任职期满即将回国的专家对于自己回去做什么,心里也很迷茫。不说中国的国情民情、法律概念与西方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就是国内的法律现实与正式制定的明文条款也有着天渊之别。中国的法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而且要从政府机关和各级领导的普及教育做起。看来这位专家回去,等待他的只能是去做法制普及的教员。

  其实就商业而言,选择面也是很宽泛的,英国大学有一些与商业接壤的实用性艺术专业,比如说艺术设计,再比如时尚传媒,可是投考者寥寥;一个在国内打篮球的艺体生,我们建议他去学“体育管理”,出来后可以专事组织体育类的商业赛事;再比如那些在国内学文科的学生,也可以考虑去学文化经济管理,这样的专业培养文化市场的经纪人,还可以专门为“大腕们”策划包装……可是留学生们大都没听说过这些行当,不知道出来能不能找到工作,谁都不敢去。

  我在英国的采访历时半年,只在爱丁堡大街上碰上两个学计算机本科的男生,还知道一个女生考上了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生物专业,另外有两个女生考上了圣马丁艺术大学。从莎士比亚起源的英国戏剧,还有音乐和电影,从传统到现代一直经典迭出,可是连覃弦这样在国内学歌剧专业的留学生都毅然改行,再也没听说谁去投考戏剧和音乐,就连那些世界闻名的英国大剧院和博物馆,也少见中国留学生的影子。人文意识的淡漠,还使得家长们对于子女的专业选择不恰当地干涉。我采访的留学生中,起码有三个人因为看到同伴中严重的心理问题,想去学心理学有关学科,其中的一个已经报考了社会心理学的预科班,家长却在电话里生气地说:“瞎掰!”我回国才半年,国内就因为出了马加爵事件,心理学陡然升温,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咨询费据说已经涨到每小时上千元。

  那些进入了英国大学的中国学生,会感觉到英式教育与中国确实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入学还是毕业的考试,中国大学重视学生的答案是否符合“标准”,而英国大学更看重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国内的大专毕业生如果具备三年的工作经历,就可以申请去英国大学攻读硕士,凡是有过工作经历的申请者,更容易被学校录取。一个在国内已经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年轻女医生,到英国的医学院攻读“实验硕士”———不用上课,在实验室跟老师做实验,就能获得同等硕士文凭,这在国内好像还没有听说过。在英国的一些大学,有一种“三明治课程”———第一年上课,第二年找地方实习,然后把实习的收获写成论文,这在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中国,几乎不可想像。英国的大学还把学生的就业率当成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学校经常组织商家前来参加各个年级学生的作品展示会,以利于“双向选择”。

  屠格涅夫曾经说过:“真理比真实更重要。”这也是国内教育与西方教育的重要区别。就拿画画来说,国内的老师会对学生说:“你现在要老老实实地学习素描、色彩和线条,学习怎么样把东西画得‘像’,等你将来成了大师,再去想别的。”可是英国的老师却告诉你:最重要的不是“像”与“不像”,而是它说明了什么。

  比如你画了一幅自己脸部的素描,觉得很“像”,可是老师却会问你:“你这幅画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我自己啊。”

  “你自己怎么啦?”

  面对老师的一再追问,这位名叫艾可的中国女生想了一下,拿起旁边的一个沾满了油墨的油印机滚筒,往素描人物的脸上“啪”地戳了一个黑印,老师说:“好!现在你否定了你自己!”

  于是艾可就开始“研究”自己。她用了一块长条的木板,画上了自己的半张脸,这说明无论是别人还是自己眼中的“自己”,都常常是不完整的;她用一粒凹凸不平的玻璃做了眼睛,表示自己的目光有时候会很尖锐,又在另外半张脸的眼睛里镶上一块胶片,表示它会将很多的事情如同照相一样记录成历史;她用几根棉线从木板的左上到右下牵成了琴弦,又将一把从街头拾到的小钥匙填补在某个空白的角落……她在这块把自己解剖得支离破碎的木板上放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每一件东西都表现了一个关于自己的思想。当她把这样的木板放在我的面前并向我讲解时,我确实有些震撼:她剖开了自己的灵魂,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比表面的“真实”更加真实的自我。

  有人把剑桥大学800年来的盛名归功于它为人乐道的下午茶,正是它营造出来的精神氛围,促成了文化融合和学术自由。这其实就是一种形式轻松的学术讨论会,无论教授还是学生,都在这里激烈争论,不同的见解激发着人们的思考,产生过不少改变世界的思想。这种氛围遍布英国所有的大学。我在伦敦的时候,正值伊拉克战争打响之际,英国国民反战情绪高涨,一位神学院的教授和他的学生就“上帝的旨意”展开了讨论。当时课堂里坐着一大群美国学生,其中的一个说:“我们攻打伊拉克,是要把那里的人民从专制和贫穷中解放出来,并给他们带去民主和幸福,我们是执行上帝的旨意,所以应该受到英国人民的支持。”

  教授问:“请问你们是上帝吗?”

  “……不是。”

  “那就请不要以上帝的名义说话。”

  据说这场争论进行得很激烈,它让一位旁听的中国学生知道了西方的神学既是宗教之学,哲学之学,也是政治之学,世俗之学。下课之后,大家一起到食堂去吃饭,中国学生惊奇地看到刚才还争论得面红耳赤的神学教授和那群美国学生,又坐在一起喝啤酒,为什么事情哈哈大笑。英国大学的老师如果没有学生来听课,只好自己卷铺盖走人,这和中国大学里的老师用打考勤来惩罚不来听自己讲课的学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很多人以为英国硕士只读一年很划算,可是在这样的一年里,学习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功课常常做到夜里一两点钟,这对于还不习惯用英语思考的中国留学生,是一个很艰巨的考验。应该说,英国大学的老师是很耐心的,如果发现你上课没有做笔记,他会认为你遇到了什么困难,然后很认真地代你做一份课堂笔记,郑重其事地交给你。可是如果在下一节课,还是没有看见你做笔记,他就不再管这样的“闲事”:一个学生在交了大笔的学费之后愿意在课堂上混时间,就请随便,因为英国大学兴的是“宽进严出”,反正你得过了那道道关口才能够毕业,只要交钱,你愿意读多久就读多久。

  国内的家长总觉得在国外读书要容易,其实通向科学的所有道路都没有捷径可走,全世界的老师都喜欢刻苦学习的学生,那些优秀的中国学生无一例外受到老师的宠爱。比如考上了圣马丁艺术大学的艾可就上了 “光荣榜”,成为她就学的那所大学预科的骄傲。可惜现在的中国留学生中,这样的学生实在是不多。我问过好几位教过中国学生的老师,一位国际政治学博士的唯一评价是:“非常有钱。”一位希腊血统的英语老师说:“不做作业。”一位意大利籍的女教师说:“经常缺课。”一位从牛津大学毕业的物理学硕士说:“他们中有80%不努力,不把学习当回事,当然也有很少的好学生。”伦敦某大学的商业预科班有29个学生,除了两个日本学生之外,27个是中国人,学校上午11点下课,常常有中国学生10点45分才打着哈欠进教室,不给老师打任何招呼,坐下来就吃早餐;一边吃一边还用汉语和周围的同学打招呼说粗野的怪话,惹得满堂哄笑,反正老师也听不懂;再不然就在课堂上旁若无人接手机,大声嚷嚷。风度翩翩的英国老师好言劝说无效,气得大喊“给我滚出去”!他却跷着二郎腿怪声怪气地说:“NO!”事后这位老师非常感慨地说:“十年前的中国学生所有的老师都喜欢,他们正直勤奋,谦虚好学,对社会、家庭和自己都有责任感,简直就是学习狂和工作狂。可是现在这样的学生都到哪儿去了?”

  与这位老师同样怀念当年那些学生的,还有英国皇家(KING’S)英语学校的Robert Watts老校长。2002年2月25日,他通过《北京青年报》寻找28年前教过的25名中国留学生,他们是1973年英国政府为中国培养50名英语专门人才中的一部分,令62岁的Watts校长至今赞叹不已:“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学习非常努力,他们学习课本知识的能力超过其他国家的学生。他们很有礼貌且遵守纪律。他们只穿‘毛’式的衣服,女孩从不化妆。”

  可惜的是,无论是在英国还是在中国,这样的学生已经渐行渐远,这不但是英国老师们的遗憾,更是我们的遗憾。

   待续

1、中国式离婚--猜忌差点毁了我的婚姻 2、周星驰专业八级考题试卷(附答案)
3、纪晓岚:三陪男人何以成为智慧化身 4、抗美援朝其间蒋介石三度拟出兵朝鲜
5、亲子鉴定杀死了中国人的家庭忠诚 6、组图:环球厕所猎奇--各有各的味道
7、组图:周星驰御用美女如花的真面貌 8、我要嫁个有钱人 不能爱上没钱的他
9、孤岛上的异国囚徒--与自由遥遥相望 10、龙城之谜--中华文明起源辽河吗
-----------------------------------------------------------
文化热门搜索:
 关键字: 金庸 无厘头 写真 老照片 周恩来 测试 搞笑

  (编辑:琪琪)

  点击查看文化每日超强人气排行榜更多精彩尽在新浪文化!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