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友评论
|
前不久,由福布斯排行榜引发的历史系是否人才辈出实际上反映了专业与从业密切的关系。哲学专业的学生持法学毕业证,金融、会计、计算机专业走马灯似的成为报考热点,北大地理系更名为环境学院,诸如此类,都表明专业对于学生从业的重要性。
北京某高校热门专业就业率可达95%,而某些冷门系仅有45%。当冷门专业的学生在面对就业寒流时,不知会不会后悔当初专业的选择?我们的社会、高校对冷门专业的学生应如何帮助?[评论]
·历史系何以人才辈出--看福布斯中国首富排行有感
·议论坊:大学地理系改名还说明什么 |
|
 |
薪金低、可选择的范围少以及今年首次出现的毕业女生超过毕业男生,让人对女性就业问题不得不捏把汗。虽然几乎没有企业敢公开写只招男性,但面对主考官,女生还是感觉到了无奈。100多万女生的就业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
·江苏调研显示:女大学生就业仍受歧视
·京城女生招聘专场告吹
有人认为男女能力相当,有人就是不买女生的帐 [你怎么看?] |
 |
 |
为什么企业招聘总是要求“有工作经验者”优先?为什么企业老是抱怨学生工作后上手慢?大学是素质培养的场所还是职业培训的地方?学生有没有必要去打工?怎么去打工?把这些问题全部留给学生去解决无疑是社会的失职。
课程任务的紧张、老师的尊严,是要赚钱还是要长经验?学生面对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发表评论]
·毕业生招聘会上谁为“工作经验”埋单?
·大学生求职路上遇尴尬:实习还是继续学习? |
 |
 |
招聘会开得一个比一个红火,可能有几个毕业生在这里找到了工作?几百份简历发出,却无一回应。商家是在招聘,还是在做宣传?只挂招聘羊头的企业究竟有多少?
好不容易盼来了面试,面前那人却色眯眯的拉着你的手问贵庚,抱起你称体重、量三围,嘴里还问:“你赞成婚前性行为吗?”上帝啊,工作还没开始,性骚扰已经开始了……[发表评论]
·面试要拥抱 ·招聘量“三围” ·招聘会岂能只招不聘 |
|
 |
一个学校冒出100多个学生会副主席,你说是就是吗?辨别简历和学历真伪的监督机制在哪里!工作岗位并没有随着高校扩招而增加,面对如此残酷的竞争,说谎,还是不说?学子们挣扎在美德与前程之间……
·毕业流水线上花枝招展的副主席 ·大学生求职自荐书:你骗我骗大家骗
包装是虚伪还是无奈,简历的真假值得道德的拷问吗,毕业生到底有什么样的苦衷?[参与讨论] |
 |
“趁着没毕业,能考什么就去考什么吧,多拿下几个证来。”这是许多毕业生的真实想法。但,一纸证书就能证明人的能力吗?在实际工作中,博士生常常输给了大专生。
深圳司法考试第一名因没有学历而被取消资格,受观众欢迎的主持人尹莉也因没文凭离开了《东方时空》,博士扎堆中学,要求几乎一辈子也用不上的资格证书……,用人企业,这究竟是为什么?[评论]
·首宗质疑司法考试案
假文凭真考试合格也徒劳 ·入主《东方时空》后消失
尹莉被假文凭闪了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