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化江湖化的武侠 | |
---|---|
http://cul.sina.com.cn 2005/04/06 16:55 今古传奇 | |
作者:韩云波 4.1历史化的武侠 武侠小说的历史化,通过对中华民族历史中浩然正气的弘扬,表现了武侠版在发刊词中倡扬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尤其是以长篇连载为代表,显示了厚重大气的风格。 小椴《乱世英雄传》以南宋初宋金对峙为时代背景,以来自塞外身负绝世武功的神秘少年“弧剑”骆寒的行踪为线索,写了江北义军易敛与朝廷中文翰林、袁老大三股势力的消长。在武侠版创刊号的目录简介里,编辑部对这部作品评价很高:“作者小椴也是一位武侠新秀,他离金庸有多远,还请读者来品鉴!”小椴的文字功夫非常好,他以“金氏白话”为基调,用七言联语作回目,用优美的古诗词链接关键情节,营造出了一种具有古典色彩的“通雅”韵味,从目前的势头看,有条件成为“金氏白话”这一民族传统文化所滋养起来的叙述体系的发扬光大者。与此同时,《乱世英雄传》也吸收了其他新武侠小说作品的长处,如第九回写朱妍唱曲一段,情韵就仿佛古龙《英雄无泪》中的蝶舞。写三大势力的斗争,明显吸收了温瑞安关于“势”的江湖制衡机制的历史哲学,但比起温瑞安久拖不决的情节结构,小椴又有了新的发展,在结尾适时地对情节作了应有的收束,一曲《桃花扇》里《余韵》的悲凉,映出“这难抛又难忘的秣陵的冬呀!” 表现出余味不尽的沧桑,似有一种穿透感。从情节设置、语言运用、传统文化韵味看,这部作品的一些地方,甚至超过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处女作《书剑恩仇录》。 展飞《剑啸西风》与梁羽生的名士风味更为相近,大约编者也感觉到了这一点,就连首期连载的插图,也与当年梁羽生《七剑下天山》的大陆本相似。男主人公莫之扬与上官楚慧、安昭之间的关系,更是活脱脱一个梁羽生《云海玉弓缘》系列里金世遗与厉胜男、谷之华的翻版。在大唐盛世“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历史背景里,展飞将安昭作为安禄山的女儿来处理,交织进永王李璘的野心、南霁云的精忠报国,以及虚拟的上官家族的复仇图谋,更多地具有历史的味道。 4.2江湖化的武侠 江湖化的武侠既有江湖人心的无奈,也有所谓“侠之小者,锄强扶弱”的浪迹天涯,但也是“自由、有原则、敢为”的人。 方白羽的《憨侠》是一篇引起了热烈讨论的作品: “喂!憨侠,你说马有几条腿?” “四条!” “你看那匹跑过来的马有几条腿?” “有……它的腿乱动我怎么数得清楚?” ……(中略) “这有什么好笑,难道你们能数清楚?” 这就是憨侠,所谓“憨”也即“傻”的另一种说法。在20世纪武侠小说的画卷中,曾有过许多木讷的大侠,如郭靖、如郭大路,而憨侠和他们都还不一样,两位郭大侠是性格如此,而憨侠则确实是“憨”,是小和尚在山上没有见过“山下的女人是老虎”,所以他一直牢记着师父的两句话,一句是“师父说,行走江湖就要行侠仗义”,所以他成了“侠”;一句是“师父说,我这样的人能心无旁骛地专心武道,这样才能把他的武功发扬光大”,所以他成了“武侠”。这一切,都源自于他在山上未经尘世污染的人类最素朴的本性,也就是过去我们在武侠小说里大谈特谈的“反璞归真”、“自然之道”。憨侠下山来行走江湖,因为只是一个3万字的中篇,小说只写了一件事,就是憨侠救了一个可怜的姑娘小刁。他当然没有想到,小刁竟然是大唐九王爷的女儿、高贵的婉月郡主。小刁喜欢憨侠,王爷要害憨侠,憨侠只有走。“一个年轻人如彗星般从江湖中崛起,喝最烈的酒,打最狠的架,做最莫名其妙的事,杀最恶的人。” 王爷要用小刁与突厥和亲,憨侠半路劫走了小刁,要带她去江南听雨。 对于《憨侠》的“侠”,作品发表后一些读者在网上提出了异议,面对突厥这样的强敌,破坏和亲,就是罔顾国家安危,“憨侠”的行为,是与“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背道而驰。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对于侠的功能的理解,“侠”是政治工具还是平民工具?乱世之侠,确曾参与政治风云,但这并不是民间传颂的“侠”的光彩,而在事实上他们也从未在政治上起到过决定性的作用。黄易《大唐双龙传》里的寇仲和徐子陵,尽管是“龙”,亦未改变历史,只得远遁他乡。即使郭靖改写了襄阳保卫战的历史,亦无助于宋室的复兴。张丹枫武功、智谋皆臻双绝,亦无法救了于谦。揆诸历史,唐朝确保突厥不再犯边,靠得住的还是政治家雄才大略之下的军事实力。唐朝初建的武德五年(622),天下尚未平定,唐高祖李渊确实曾经许诺过与突厥和亲,但这只是一个缓兵之计,并未实施。武德七年(624),天下初定,秦王李世民会同齐王李元吉,率大军兵临幽州城下,突厥被迫与唐军订立城下之盟,此后时战时和。李世民登基之后,即着手解决突厥问题,贞观三年(629)十一月,在晚唐小说被塑造为“风尘三侠”之一的李靖奉诏捧了帅印,统领六道大军总攻突厥,到次年正月,取得决定性胜利,从此突厥不再为唐边患 。在这个意义上,金庸曾经通过《鹿鼎记》的反思,最终我们看到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不过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一种道义理想,而且这种道义并非侠的独特之点。那么,侠还是回到平民的世界来吧。 如果把憨侠当作一个平民角色,因其朴拙,他还是一个巴赫金所重视的“傻瓜”角色,憨侠的意义就和上述政治化的“侠”的理念有了极大的变化。巴赫金说:“作者需要傻瓜:傻瓜带着不解出场本身就使社会成规世界陌生化。”又说:“由此呈现出小说――对话性场景或对话性的对峙的多样性。” 韩非在先秦时代游侠初兴之时,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了侠的力量,而对侠的社会功能作了探讨。我曾将韩非的观点归纳为侠面对自由所采取的三种态度:弃官宠交,肆意陈欲,以武犯禁。侠从一开始,就是站在政治家的贵族意识的对立面,表现的是非政治家的平民意识形态,换句话说,庙堂仅仅是他们偶尔路过的客栈,江湖才是他们长久的家。憨侠这种“傻瓜”角色,他们当然不是政治家的同仁,他的最重要的功能反而是将政治领域的历史“陌生化”,揭示与人类本性相对立的虚伪的政治家的“陈规”。如果要说境界的阔大必将有待对江湖的超越,那么这种超越也不是政治或者历史意义的,而是关于人本身的。 作者方白羽“自报家门”,说出了他的武侠观念:“都说武侠是成人的童话,就用童话来述说人的悲欢离合吧。其实无论是童话还是现实生活,人性的光辉丑陋都有共通。从来没有学过写作,更不会用文字粉饰生活,相信只有来自心灵的声音才能引起共鸣,真情铸就的文字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我写作,为自己,也为大众。” 在这个观念中,作品采用了这样的结局: 憨侠执着小刁的手,大步走向远方,身后传来高强苍凉的歌声,在寂静长街回响: “江湖路,无尽头,江湖浪子不言愁,风餐露宿寻常事,刀光剑影泯恩仇。流不尽的英雄血,喝不完的寂寞酒,踏上江湖不归路,今生今世莫回头……” 从那以后,江湖中再没有见到那个流星一样灿烂的憨侠,但憨侠的故事却长久流传,成为江湖永远不老的传说…… 憨侠从民间来,最终依旧回到民间;憨侠的故事,成为民间狂欢的传说。在江湖中,只有民间的立场,才是最隽永动人的,这或许也是《还珠格格》小燕子最为激动人心的深层契机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