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文字 > 北京文学网络精选版 > 正文

(四)视玉如命,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

http://cul.sina.com.cn 2006/01/11 15:42   北京文学

    作者:徐凤桐

  (四)视玉如命,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

  云南的这家大户人家,为什么要动用巨资购买“卅二万种”?除了家族内部原因之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深受中国传统玉石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一向有“视玉如命”的文化传统
观念。两千多年以前,当时的秦国,曾提出愿意用十几座城池换取赵国的一小块玉石就是典型一例。

  国人现在习惯称呼的翡翠,它的别名也叫“缅甸玉”。红色称为翡,绿色称为翠,两个字合在一起称为“翡翠”。翡翠有各种颜色,绿色、红色、黄色、白色、紫色、灰色,等等。其中以绿色和红色最为珍贵,尤其是绿色。

  翡翠是一种非常美丽的硬玉,被誉为玉中之王。它和

钻石,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猫眼石和变石,被列为世界七大名贵宝石。而翡翠在东方人眼中,和其他六种宝石相比,显得更为圣洁和高贵。

  世人常说的一句话是“金银有价玉无价”。据说,如果按着宝石学的定义来评论翡翠的价值,它可以超过黄金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金和银的身价,是以它的纯度和重量来定价的,而一块好的玉石的身价,却很难用这个标准。衡量玉石的价值和标准,虽然也有一个客观尺码,如它的硬度,它的晶莹,它的柔润以及它的缜密,成色和工艺等,而论到最后关头,所有这些标准都不是最主要的了,剩下的只是买者对它喜欢与否了。如果买主真的喜欢,就可以凭借自己的财力,心甘情愿地抛出惊人的大价钱。在买者看来,他所买到手的已不是简单的有明码标价的商品,而是一份非常难得的珍重心情。这是那些不懂玉石文化或不大喜欢玉石文化的西方人无法理解的。这种文化现象,在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缅甸及东南亚一带的东方民族中尤为突出。

  古人曰:玉也,石之美也。尤其是被称作玉中之王的翡翠,更为东方人所敬重。我们的祖先,就把心爱的玉石,赋予仁、义、智、勇、洁五德俱全的美石。说“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者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我们的祖先几乎把所有美好的语言,都给了心中的美玉。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玉和人的关系。人们把玉雕刻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如玉戒指,玉镯,玉坠,玉佩,玉碗,玉盘,玉壶,玉枕,玉烟具以及名目繁多的与人们生活有关的玉件,随时供人们观赏把玩。这些小型玉件的图案和造型,均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老文化。有的把十二生肖图案雕刻成各种玉件,人们挂佩所属生肖以示人生;有的把一些吉祥物雕刻在上面,希望事事如意,生活美满;有的把玉石雕刻成观音菩萨,八卦图,十字架等等,以示本人的信仰;有的还把玉石雕刻成松,竹,梅等,以示自己的君子风度。翡翠还可以当作最高贵的礼品赠送与人。清朝皇帝在相亲时,送给意中人的礼物,就是用硬玉做成的如意。一块小小的玉石,竟成了帝后们心中的偶像,可见其高贵。

  关于玉石对于人的好处,我们的先人,还流传着一种更为现实的说法,即“戴活”和“替主”。

  “戴活”,说一个人戴上一块自己非常喜欢的玉件,终年累月不离其身,这块玉石就会产生“灵气”,可以和主人同呼吸共命运,因为你已经把这块玉石给“戴活”了。在一些戴玉人的身上也确实出现过不少类似的独特现象。因为一块玉石戴的时间长了,玉石由于长期处在主人身体的恒温中,玉石中的绿丝可以由细变粗,由短变长,有的玉石底色也会发生一些微妙变化,好像在戴玉人身上真的出现了第二条“生命”。

  “替主”,即可以替戴玉人阻挡灾难。据说唐朝时有一家的独生子被抓去从军,临走时母亲将家里收藏的一块玉石挂在儿子的脖子上,并再三嘱咐儿子,一定要昼夜戴在身上。这位儿子当时并不明白其中用意,只是答应照办就是了。在一次战斗中,他偶尔一失手,对方一枪就向着他的前胸刺来,那块玉石被刺碎了,但生命却安然无恙。在清朝末期也流传着一个玉石“替主”的故事。说中国军队在同洋人的一次战斗中,好多中国士兵都死在外国人的洋枪之下,唯独有一个戴玉石的战士,只是他所戴的那块玉石被洋人的子弹击碎了,却替主人保住了一条生命。

  另外,我们的先人们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在一个人停止呼吸后,大多要在他口中放一块玉石,说玉石有灵气,只要有玉石在身,一个人的灵气就不会消失。根据资料查实,清王朝的最后一位执政者慈禧太后死了以后,在大量的随葬珍宝中,除了口中含有一块翡翠之外,有好大一部分都是她生前喜欢的各种硬玉。其中有翡翠西瓜两个。瓜皮是绿色的“翠”,瓜瓤是红色的“翡”,还有几粒瓜子是黑色的。当时就有人估价说,仅这两个西瓜就值五百万两白银。在河北满城出土的汉墓中,一个叫刘胜的王室成员,干脆让人用玉石打造了一件外衣穿在身上,使自己死后变成了一个“玉人”,真的到了他生前向往的“玉国仙界”。

  东方人为什么会对玉石如此钟情和倾倒?那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这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这里既有历史原因,也存在着因地域的不同而产生的兴趣和审美差别。比如对于各种玉石和怪石的兴趣,据说全世界喜欢玩石头的人数已接近上亿。而在这上亿玩石族中,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在亚洲,而在这百分之九十者中,又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在上边提到的那些处在亚洲东部的一些国家。在这些众多的玩石者眼里,那些千姿百态色彩各异的石头,已不单单是用科学眼光而界定的矿物质,而是一些有灵性通人性的珍宝。东方人对于玉石的喜爱和崇拜,竟然到了如此地步,而对于玉中之王翡翠的钟情,当然更会痴迷有加。

  2003年10月,在良渚文化发祥地杭州,召开了一次“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有—篇发言,题目是“中国古代玉器与中华民族多元—体的格局”。他重点阐述了中国古代玉器,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审美,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包容、认同以及对未来的共同憧憬与向往等方面,起到了一种无形的纽带作用。玉石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并一直影响着中国周边的一些地区和民族。“卅二万种”巨型翡翠被人挖掘出来之后,之所以闹得沸沸扬扬,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云南的那家大户人家的主人,之所以要倾其家产而购买这块巨型翡翠,以此展示本家族的高贵崇尚与文化形象,这些都是深受东方人玉石文化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也是—代伟人周恩来,生前倾心保护这块巨型翡翠的一个重要原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