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文字 > 北京文学网络精选版 > 正文

(十三)一位玉器鉴赏家的出现,使“卅二万种”又起风云

http://cul.sina.com.cn 2006/01/11 15:42   北京文学

    作者:徐凤桐

  (十三)一位玉器鉴赏家的出现,使“卅二万种”又起风云

  人世间的一些事情,有些时候就是显得有些怪,有点奇。有的事情你想尽快结束,但就是一时结束不了,而有的事情你不想结束,却很快就有了结果。有关“卅二万种”的事情
就是属于一时结束不了这一类。

  “卅二万种”从开始被挖掘出来,到“岱岳奇观”“含香聚瑞”“群芳揽胜”和“四海腾欢”四件国宝问世,经历了一百多年,跨越了两个世纪,虽然几遭厄运,身世坎坷,但最终还是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珍宝,以辉煌的身份和最高的荣誉,被堂堂正正地请进了中国工艺美术馆大厅。“卅二万种”就好像是一位处在乱世中的绝代佳人,虽遭兵荒马乱,颠沛流离,但最后还是终于找到了既称心如意又门当户对的婆家。对于民族伟人周恩来来说,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最高行政当局国务院来说,对于大半生都在倾心关注“卅二万种”命运的王树森来说,对于多年以来一直日夜守护着“卅二万种”的翟维礼们来说,对于“86工程”全体成员和北京玉器厂来说,都可以这样说:这是一个使国人皆大欢喜的结局,是一个非常圆满的结果。王树森在弥留之际所提出的悬念,人们有充分的理由,不再为此去花费更多的精力,有关“卅二万种”的事,可以到此结束了,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

  一件事应该结束而就是结束不了,有关“卅二万种”的事应该画上句号但又未能画成,因为在这期间又出现了一位关键性的人物,正是由于这位关键性的人物的出现,才使“卅二万种”又起风波,王树森在弥留之际所发现的疑案,一时又成了一些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

  这位关键人物姓杨,名伯达,人高体宽,年纪虽已进入六旬,但一派绅士学者风度不减。这位杨伯达先生,当时的正式职务是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同时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文物鉴赏专家,尤其是对于玉器和

瓷器的鉴赏,更是他的专长。在故宫博物院所保存的大量文物古玩中,对一些玉器和瓷器的真伪、年代及其文物价值等鉴定,有不少都是经杨伯达作出的。有一年在香港的一处工地上,曾在地下深处发现了一小块经人工打磨过的玉片,一时成了轰动香港的新闻。因为这块玉片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所以有的人据此推断,香港有人居住的年代,应该由此再向前推几千年,这等于要重新编写香港历史。香港当局认为此事影响巨大,必须邀请著名专家进行论证。于是,这位杨伯达先生应邀赴港。杨伯达到达香港后,首先对玉片进行了观察分析,然后又到那个工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杨伯达根据中国几千年的玉器发展史和香港的历史进行综合分析鉴赏,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此玉片虽然是在香港发现的,有数千年的历史,但这块玉片绝对不会是出自当地,更不会是由当地人制作的,而是由内地人带入香港后遗留下来的。随后,杨伯达对于他的这个结论进行了广征博引和详细论证。杨先生的高论一出,立即获得一片赞扬声,从此,由一件玉片引起的有可能需要改写香港历史的风波悄然收场。

  时势造英雄,千真万确。一个人尽管有才能和专长,但如果没有给他施展的空间,这个人的才能和专长,还是会无所作为,即“英雄无用武之地”也。这位杨伯达先生之所以能在“卅二万种”上有所作为,正是颐和园和北京玉器厂为他提供了用武之地。

  在“86工程”专家名单中,杨伯达就是其中一位主要成员。20世纪80年代初,颐和园管理处,为充分展示本身的文化价值,决定将大批的库藏文物,在园内各个殿堂进行轮流展出。杨伯达以文物专家的身份,被颐和园管理处正式聘请为顾问。此时的杨伯达,同时还被北京玉器厂正式聘为顾问。有一次,杨伯达在和“86工程”的一些人聊天时,有一个人无意中说出了“怪罗汉”在临死前提出的颐和园珍宝与“卅二万种”的那桩悬案。说者虽然是在聊天中随便说说而已,但杨伯达听说后,职业敏感性使他为之一震。啊,还有这么一桩悬案,我还是头一次听说。

  杨伯达认为,自己和玉器打了多年交道,对于一些有价值的玉器珍品,曾作过不少鉴赏和论证,但“怪罗汉”说的这件事,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是一个需要他认真下功夫破译的悬念。在这位玉器鉴赏专家看来,如果颐和园里的那件翡翠插屏,真的是从“卅二万种”大料上切下来的,而且是大料的精华部分,颐和园里的那件翡翠玉件的价值,可就吓煞人了。如果可以用一句比较形象的词来比喻的话,就可以这么说了:颐和园的珍宝,是用主料制作的,而“岱岳奇观”等四件国宝,则是用制作颐和园翡翠珍宝的边余料制作的。既然用边余料制作的“岱岳奇观”“含香聚瑞”“群芳揽胜”和“四海腾欢”四件玉活都成了国之重宝,那颐和园所收藏的几件翡翠珍宝,不就成了“珍宝中之珍宝”“国宝中之国宝”“无价之宝中的无价之宝”了吗?对于杨伯达这位玉器专家来说,如果能把这样一件事弄出个结果来,确实是一件非常有分量有意义的大事。

  对于如何破译这样一件悬案,他想了好多办法,但想来想去,他认为最为有效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是利用他一身兼“三职”之便,即“86工程”主要成员、颐和园顾问和北京玉器厂顾问三职,由他这位玉器鉴赏专家亲自出面,将颐和园管理处、“86工程”小组及有关部门的专家和有关人员召集在一起,用科学的态度,对颐和园的翡翠插屏和那四件国宝,从玉石的质地、成色、纹理走向、工艺特点以及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逐项的比较和分析,以此得出一个比较科学比较客观的,能够被人们认可的统一认识。于是,这位杨伯达先生,为了破译“怪罗汉”临死前提出来的这桩悬案,又开始了周密策划。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