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周恩来再次下达命令,“卅二万种”秘密躲藏到一处深山老洞 | ||
---|---|---|
http://cul.sina.com.cn 2006/01/11 15:42 北京文学 | ||
作者:徐凤桐 (八)周恩来再次下达命令,“卅二万种”秘密躲藏到一处深山老洞 “老哥别急。我守了他整整25年了。您放心吧,宝石健在。”知情者的这几句话,一下子使王树森装在心中几十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两个人都高兴地笑了起来。 这位露出水面的知情者不是别人,正是遵照周总理的秘密指令,于1955年4月24日凌晨,去北京火车站接站并一直日夜守护着“卅二万种”巨型翡翠的翟维礼。翟维礼看到王树森那种急不可待的面孔,便开始叙说他和“卅二万种”的特殊关系。 25年前,即1955年,当时的翟维礼,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一名普通干部。有一天,即4月23日,领导把他叫到办公室,非常严肃地向他交代:“根据周总理的指示,明天早晨,即4月24日早晨,要你带上一些人去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到北京火车站接从上海开来的第14次列车。这趟专列上有一个被武装押运的军用车皮,要设法将车皮里的东西,安全迅速地运到指定地点。” 当时的翟维礼,也不知道要他去车站接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当即郑重表示,保证坚决完成任务。 次日,也就是4月24日早晨六点,翟维礼一行到达北京火车站,按照双方事先安排好的联系办法,他们迅速地登上了这列火车的一节被封闭的车厢。在这个好大的军用车厢里,除了几个荷枪实弹的押运人员外,只有三个旧木箱和一个脏兮兮的大帆布袋子,其余的什么东西也没有。整个车厢里不仅显得空空荡荡,而且还有一股难闻的气味。难道周恩来总理就是让我们来接这些不起眼的东西?翟维礼当时就感到有些奇怪。他问押车的军人,箱子里装的是些什么东西。车上的军人说,领导交给他们的任务,就是严密看守这批货物,一定要昼夜守护,寸步不离,决不能出现任何闪失,要保证完好无损地将这几件东西交给北京的接货人。为了做到寸步不离,他们连大小便都是在车厢里解决的。至于里边装的是些什么东西,他们也无法回答。翟维礼这时才弄明白,原来那股难闻的气味是这几个人的排泄物所造成的。他知道这肯定不是一般的货物,不需要再多问,于是,他们立即将三个木箱和一个帆布袋子装上汽车,加足马力,快速地离开了北京火车站,安全地将货物运到了指定地点。因为这三个木箱子和一个帆布袋,当时是用军用车皮运来的,属于特殊的军用物资,所以,只能储藏在军品仓库里。为落实周总理的指示,做到与其他物品隔绝,他们在一个存放军用品的大库房内,专门修建了一个小房间,成了一个“房中之房”和“库中之库”,“卅二万种”就被神秘地存放在这个“库中之库”里。到了这个时候,翟维礼等极少数人才知道,周总理让他们接收保管的这些东西,竟然是四大块价值连城的巨型翡翠。周总理命令他们,对于“卅二万种”要严格保守秘密,要派专人昼夜看守,没有国务院的指令,任何人都不得动用。没过几天,他们又接到总理办公室的来电,要他们取出其中的一小块,设法找一位玉石专家,让玉石专家对这块玉石的价值进行评估,于是就有了翟维礼与王树森在遂安伯胡同第一次见面的那一幕。从此之后,翟维礼对于看管这些东西就格外用心。随着日月的流逝,翟维礼由一名普通干部升为副科长、科长,后来又由科长升为副处长、处长,虽然职务有所变动,但“卅二万种”却从始至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由他负责看管。整整25年,他几乎从未离开过这块巨翠。 王树森和在场的人们,像听传奇故事一样津津有味地听着翟维礼的叙述,也不愿意打断这位知情者的发言。只是王树森随便问了一句:“文化大革命中北京那么乱,你们没有受到冲击吗?” “还真让你说对了,要不是周总理的关心和保护,这块巨型翡翠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结局呢!”于是,这位“卅二万种”的守护神,又向人们叙述了一段周总理在文化大革命中如何保护“卅二万种”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初期,北京的红卫兵抄家扫“四旧”搞得非常凶,今天冲击这里,明天横扫那里,搞得大家人心惶惶,我们日夜都在为这块巨型翡翠的安全提心吊胆。 有一天周总理起床后,突然将他办公室的一位秘书叫去: “你马上打个电话查一下那块巨型翡翠的情况!”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作为一个国家的总理,他所要关心和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为了保护国家的重要部门和重要文物以及一些党政军老干部,他马不停蹄地一会儿跑到这个地方作解释工作,一会儿又跑到另一个地方作疏导工作。有的人曾形容那个时期的周恩来总理,是“二十四小时值班的消防队长”。就是在这种日理万机的艰难岁月,周总理怎么会突然想起已被尘封了十多年的那块巨型翡翠呢?是不是那块有灵性的“卅二万种”,运用什么方法把信息传递给了曾经保护过它的周总理,使周总理在睡梦中见到了它,并听到了这块巨型玉石的呼唤,希望继续得到周总理的保护?要不为什么周总理在刚刚睡醒之后马上想起要查问这件事呢?至于周总理是不是在梦中见到了“卅二万种”,只有周总理本人才能说得清楚,别人只能从这种现象中进行猜测和分析。实际情况是,翟维礼的所在单位,在那个动乱的年代的一天中午,确实突然收到总理办公室打来的急电,询问日夜守护的那块巨型翡翠是否绝对安全,会不会受到红卫兵的冲击。周总理指示他们,为防不测,必须尽快拿出一个安全可靠的方案。 有了周总理的指示,人们也就不怕别人说这是属于“四旧”了,他们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尽快落实总理的重要指示。大家一致认为当时的北京不够安全,为了保险起见,必须马上将“卅二万种”秘密转移到外地去。会议一结束,他们就马上派了几个人去外地进行秘密侦查,最后,他们在河南某地发现了一个非常秘密的山洞,作为储藏“卅二万种”的地方非常理想,于是向总理办公室作了汇报。周总理同意他们的转移方案。同时要求他们,一定要像25年前去北京火车站那样,做到干净利落,不露风声,不留痕迹。就这样,他们又重演了1955年4月从上海往北京发专列的那一幕,用了一节军用车厢,作为军用品由军人押运,仍然使用原有的包装,悄悄地将“卅二万种”运出北京,秘密地贮藏在河南的那个非常隐蔽的山洞里。我们以为这次的安排是万无一失了。但是,过了几年之后,有关人员向他们反映了一个异常情况,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就在这个山洞附近的山头上,发现有些黑影来回走动,形迹非常可疑。根据这个可疑情况,他们加强了布防。过了一段时间,有人又向他们反映,说在另外一个山头上也发现了类似情况。大家对于这一异常现象的出现都觉得奇怪,难道有关“卅二万种”的事走漏了风声?这一现象告诉他们,此地也非绝对安全。当时北京的情况倒是相对地比较安全,因为这时已到文化大革命后期。大家的意见还是把“卅二万种”放在北京比较保险。我们将这些情况向总理办公室作了汇报,经周总理同意,我们又用了同样的办法,悄悄地从河南的那个秘密山洞里,将“卅二万种”巨型翡翠安全地运回了北京的“故居”。此时,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已经与世长辞了。 翟维礼对于周总理如何倾心保护“卅二万种”的事,叙述得既具体详细又生动感人,好像周总理生前的音容笑貌又展现在人们面前,引起了大家对周总理的无比怀念。 “宝石健在,那太好了。翟同志,整整25年,您可辛苦了,我真的从心里谢谢您。”此时的“怪罗汉”,心情异常激动。 “老哥,就这么给您说吧,我也快退休了,可总理叫我日夜保护的这几件宝贝到底该怎么办?周总理现在也不在了,让我去请示哪位领导?这一直是我的一大块心病。”翟维礼也有些心情激动了。 “翟同志,咱们什么时候去看看那几块玉料?” “好啊,看完后咱们立即向政府有关部门写报告,提出具体处理意见。” “那太好了,我等的就是这一天。” “老哥说得太对了,我守护了25年,等的也就是这一天。” 过了几天,翟维礼领着王树森,走进了一间很大的有些神秘的军用库房,然后又走进那间“库中之库”的小房间,翟维礼所说的那三个旧木箱子和一个脏兮兮的帆布袋,仍然完好地被储藏在里边。他们非常小心地打开三个木箱和布袋,在灯光照射下,四大块色彩艳丽的巨翠,立即绽放出了水汪汪的嫩绿光泽,纹理匀称,通体照人,正如人们所传的那样,真的是“世上罕见,品第极高”。王树森兴奋得一会儿用手摸摸这一块,一会儿又用手摸摸另一块,他看得仔细,摸得也专心,不一会儿,他终于发现了奇迹,就在一块料的侧面,终于出现了四个不大的汉字———“卅二万种”。 “怪罗汉”高兴得有些手舞足蹈。啊!我终于找到你们了。这就是曾使我茶不思饭不想夜不眠的“卅二万种”啊!在“怪罗汉”感到内心有一股暖流在缓缓流动时,他像一个刚刚在重大比赛中取得冠军的运动员一样,回想起多年的苦练生涯,今天终于有了回报,于是,多年的汗水变成了欣慰的泪水,止不住地从眼睛里往外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