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 ||
---|---|---|
http://cul.sina.com.cn 2006/01/11 15:42 北京文学 | ||
作者:徐凤桐 (十一)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一号料约四百多公斤。在全身通透的翠绿中,还藏有一小块红色的翡,实在难得。究竟把这块世上难得的巨翠雕刻成一件什么作品,“86工程”的人们各抒己见,众说纷纭。经 要把一块四百多公斤的巨翠雕刻成泰山,虽然基本原则是被大家认可了,但泰山太大了,景点太多了,如何立意取势,如何去留俏色,仍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难题。大家对于这个难题苦思冥想,甚至争论不休。最后“86工程”小组全体人员提议,有关一号料的最终方案,请王树森大师拍板定夺。对于一号料的设计方案,王树森也曾反复多次地苦思冥想过,但这块大料实在是太珍贵了,太难得了,如果设计方案不十分圆满,在实施中就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患,这使“怪罗汉”一时很难拿出个准主意。但时间不等人,必须尽快拿出方案,不然整个工程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王树森考虑再三后当机立断,建议由组内另外两位比较年轻的大师,一位叫陈长海,另一位叫张志平,每人先画几张图纸,各做一个模型,然后大家对着图纸和模型进行讨论。两位年轻大师不负众望,经过反复思考和比较,各自拿出了图纸和模型,“86工程”小组全体人员又对着这些图纸和模型,进行了多次讨论和论证,并让设计者三上泰山进行实地考察,到1985年7月5日,经过近三年的时间,才把一号料的最终设计方案确定下来,取名为“岱岳奇观”。此后,他们将四块料的整体设计方案上报国务院审批,国务院经过认真审核,最终同意了“86”工程所提设计方案,并指示立即开工。这时已经到了1986年,整个工期还只有四年。 在四块巨翠的施工过程中,在北京玉器厂的这座神秘的小楼里,经常是灯火通明,每分钟达两万多次的铊子跟着不停地飞转,人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心里都明白,这里不仅仅是为实现一代伟人周恩来的个人遗愿而战,同时也是时代的呼唤,是为祖国荣誉而拼搏的一个特殊战场。“86工程”的全体成员,把“文革”中被压抑了十多年的激愤,把多年磨练出来的绝技和敬业激情,全部倾吐在这四块千载难逢的翠料上了。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一号料进行雕刻的关键时刻,王树森的爱徒,一号料的领军人物陈长海大师,因积劳成疾,治疗无效而撒手人寰。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陈长海的去世,无疑是“86工程”的重大损失,“怪罗汉”为爱徒的早逝悲痛万分。而更使王树森揪心的是他本人的身体,也因多年的过度疲劳而积劳成疾,从而住进医院一卧不起。好在此时的2、3、4号料已完成大半,一号料的雏型也轮廓初显,但后边的困难还非常多,任务还相当重。特别是对于一号料的进展,更是王树森日夜挥之不去的一桩心事。他考虑自己不能老是躺在病床上,无论如何也得回厂一趟,一是能亲眼看看“岱岳奇观”,二是能见见另一位关键人物张志平。于是,有一天王树森正式向医院提出请求,说无论如何也得让他回厂去看一看,用他的话说,“岱岳奇观”比他的命还重要,如果不让他回去看看,他的病情只会加重而不会减轻。院方被感动了,在有专人护理的前提下,同意他回去一趟,时间不能过长,当天必须返回医院。 人们搀扶着把“怪罗汉”送到工作间后,他一眼就盯上了“岱岳奇观”。啊,这就是他几十年为之操心的那块巨翠呀!他用手来回抚摸着“岱岳奇观”,一边听取人们的汇报。他看得仔细,听得认真,好像“岱岳奇观”就是“怪罗汉”的化身。他紧紧握住张志平的双手不放,眼睛湿润地说: “志平啊,长海走了,这副担子全放在你身上了。我没什么好说的,我拜托了,拜托了!”王树森说完后,他用两只老眼紧紧盯着张志平不说话。停了一会儿他才又说了一句:“因为我的日子也不多了。” 王树森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北京玉器厂这座神秘的小楼,回到医院后不久,这位为中国玉器雕刻艺术作出卓越贡献的大师,被国人誉为“怪罗汉”的王树森就与世长辞了。 一座泰山未成,两条人命已殒。“86工程”全体成员,对于连折两员大将悲痛欲绝。他们决心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完成未竟事业。他们团结一致,亲密合作,群策群力,各展绝技,攻破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艰难地度过了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到了1989年10月,即周总理逝世13年之后,“86工程”大功告成。当代中国玉器行业的精英们,用他们的集体智慧和汗水、泪水以及生命,终于将世上罕见的四块巨翠,精心打磨成了四件惊世珍宝,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实现了一代伟人周恩来、雕刻大师王树森等以及几代人的梦想。 “86工程”胜利完工的消息,立即由轻工业部上报到国务院。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兴奋不已,国务院立即组成了以张劲夫副总理为首的,有各有关部委领导和有关专家参加的“86工程”验收班子。通过听取汇报和认真观看,国务院的领导和专家们,对“岱岳奇观”“含香聚瑞”“群芳揽胜”和“四海腾欢”四件珍宝,从主题设计到雕刻工艺,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这是天然造化和工艺大师们智慧的结晶,在中国数千年的玉雕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和强盛的预兆,真可称为镇世之宝。张劲夫高兴地当场即席赋诗并高声吟诵。诗中有这样两句:“四宝唯我有,炎黄裔胄共珍藏。”正是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有了自己的镇世之宝,炎黄子孙们将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直到永远。在场的人们,都为这位验收组主要负责人的激情而热烈鼓掌。一个月后,由中国最高行政当局国务院,颁发了第88号嘉奖令,给予“86工程”全体成员集体嘉奖。一个大国的国务院,为了几块玉石而专门颁发嘉奖令,这又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 国务院嘉奖“86工程”全体成员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些新闻单位抢先发表消息。在各种新闻报道中,还是在1980年就为此事发表了《宝石何在》的《北京晚报》,对于这四件珍宝的报道既迅速又详细。该报以《翡翠四宝诞生记》为题,连续发表了数篇文章。从此,由中国当代工艺大师们,用集体智慧和心血共同雕刻的四件巨型翡翠珍宝,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宝而长期收藏。 四件珍宝大功告成,可谓好梦成真,人们喜庆有余。但是,“怪罗汉”在“卅二万种”巨翠上突然发现的那个问题,即被切去的那块精华部位,究竟被弄到哪里去了,仍然是一个没有找到任何答案的谜。如果被切去的那一块找不到下落,有关“卅二万种”的谜团仍是未完全解开。好梦成真,但这个“梦”只有“真”而没有“圆”,是一个残缺不全的梦。要真的做到完全的圆梦,在“怪罗汉”之后,还需要有另外的人去认真探索,去苦心挖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