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阅读:一个学生家长的教育手记(16)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3/07 17:48 北京文学 | |
作者:李长春 标准步骤
一道数学试题,先是被老师打了个对号,后又在对号上面画了一条斜杠。那条斜杠笔画很粗,鲜红的墨汁已透过纸背,足见老师当时是怎样的“恨铁不成钢”。 女儿知道这样的符号,是表示半对半错的意思。可她对遍了前后左右桌的所有答案,也不清楚错的那一半儿到底在哪里。 那时候的女儿还无畏无惧得如初生的牛犊。老师刚把卷子发完,她就理直气壮地站起来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应该承认,老师是个好老师,她对女儿的态度丝毫没有计较,而是心平气和地解释道,尽管你的答案是完全正确的,尽管你解题的思路也很开阔还简便了几步,但是你没有按教学大纲的标准步骤计算,所以就只能给你一半分。末了,还号召全班同学以此为戒,以后不要犯类似的错误。 疑惑解开了,女儿又装了一肚子委屈。 放学后,她就神情忧郁地问我,爸爸,你说假如有一个人要上北京,有汽车有火车有飞机,他应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有土路有沙石路有高速公路,他应该选择哪条路?我说,那要看这个人的经济实力了。她说,坐飞机和坐火车、坐汽车票价一样,走高速公路和走土路、沙石路收费一样。我说,那当然要坐飞机和走高速公路了,既减少了旅途的辛苦,又节省了不少时间。可是,女儿神情更加忧郁地说,一道数学题明明五步可以解完,老师为什么偏偏让我们解七步呢? 一开始,我还以为女儿又在跟我玩智力测验游戏呢。听了后面这句话我觉得不对劲了,就问她究竟是怎么回事? 女儿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之后,又把那张卷子递给了我,她还很有心计地将“标准步骤”的解法附在了旁边。目的是让我比较一下,给她当个裁判讨个公道。 虽然我对数学不怎么精通,但也知道一道试题一般都有两个以上的解。何况一对照,女儿的解法确实比标准解法略胜一筹。作为教师对学生这种创造精神就是不鼓励,也不能抹杀呀! 于是,我摸起电话准备和老师谈一谈。 这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教师,声音柔和得像个慈母。我很谨慎很委婉地谈了自己的想法,她慢条斯理地说,我们做教师的不光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一道数学题怎么解答看着是一件小事,可任其随心所欲下去就不得了了。尤其对一个女孩子来讲,安分守己更为重要。 把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和复杂的人生扯到一起,听起来未免有点儿滑稽,可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作为家长我还有什么办法呢! 公道没讨回来,从此女儿也就渐渐地变成了一只小绵羊。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就把这件当时认为很小的事忘了。 几天前我去开家长会。女儿就读的学校是省重点高中,就读的班是重点班,班里的学生都是来自市内乃至市外的中考佼佼者。会上,年轻的数学老师忧心忡忡地说,这些孩子都很聪明,就是普遍缺乏探索精神。解题都循规蹈矩,别出心裁者甚少。我担心如此下去,将来很难有大的发展。哈佛大学之所以走出那么多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学生很少有按标准步骤解题的,有的甚至连标准答案都不顾及,学校也鼓励他们这样做…… 这位老师的话,使我一下子想起了几年前的这件事,而且突然觉得决不是一件小事。 这些智商不算低的孩子,是天生缺乏探索的细胞,还是与我们有些老师保守的教学方法有关?像我女儿小时候那样刚刚扑棱一下创造的翅膀,就被那个剪刀样的半对半错符号给剪断了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