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文化 > 北京文学网络精选版 > 正文

谁没有经过高三,谁就不知道“地狱”

http://cul.sina.com.cn 2005/11/22 13:39   北京文学

  谁没有经过高三,谁就不知道“地狱”

  走过高三的人都知道,高三比大学难十倍。

  教育部明文规定,不能用假日补习,加班加点等延长学习时间等不正当的手段来提高考试分数。不能提前结束教学,不能不教高考不考的科目。可是怎么行得通呢?上有政策下
有对策,很多高中提前一年甚至一年半结束教学,从高二的第二学期就开始“演习”高考了。不仅天高皇帝远的外省高中如此,就连北京的某重点中学也一样提前一年结束会考,开始“炒冷饭”。

  既然高考是高中的唯一目标,高中怎么能不追求高考水平?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三是一生中最苦最累的一年。这里有一份高三的作息时间表:5点40分起床,5点50分早操,6点10分早自习,7点开饭,7点40分至11点50分四节课,12点午饭,12点40分至1点50分午自习,2点至6点四节课。6点晚饭,6点40分至9点10分晚自习,9点30分熄灯。光“冷板凳”就要坐12个小时还多,可是住校生谁半夜不打手电,不钻厕所,不站在路灯下“加班”呢?这又要“霸占”几个小时。所以一天除了狼吞虎咽的三顿饭和几个小时的睡眠,就剩下茫茫的“题海”了。

  你不拼命,怎么“游”进大学的校门?

  看看书店里包括密封的“高考试卷”在内的复习资料铺天盖地,你就知道高三要背负多么沉重的“书山”了。一位考上

北京师范大学的陕西女生说,高考后,她的复习资料按几毛钱一斤卖废纸,卖了100多元,收废品的乐得合不拢嘴,拉了满满一板车。

  日本《朝日综合研究》报道,中国学生徐某每天放学后补习两小时,晚饭后很快睡觉,夜里10点起床,学习到凌晨3点以后,再睡两小时的“回笼觉”。不把睡眠分成两段不行,吃完饭就困迷糊了。高中生李某用日语对记者说他很“可怜”,从来没在零点以前睡过觉,睡眠总是不够。中午也在学习,下午放学补习到晚上7点。在同学中,他还不算最用功的。

  一位高二生自述,我家离学校远,每天5点多就起床,7点以前到学校早自习,午饭后还要自习,晚上到家七八点了,进门先吃饭,然后睡一小时起来,写作业到凌晨1点多,再睡到5点多起床。某重点高中的教师说,都这样,我女儿眼镜早戴上了。晚上7点多回家,吃饭睡觉,起来做题做到2点再睡,四五点起床,一天睡三个小时就足够了。

  一位母亲说,儿子上高三,还不算用功,但也是日复一日早上6点多到校,晚上6点多归来,吃过饭又趴在桌子上,直到夜里10点多才上床,连到外面散步的时间也挤不出来。儿子讲班里学习好的同学吃午饭,把菜往米饭上一扣,用勺一拌,不管菜里有多少肥肉多少油,一分半钟吃完,然后坐在那里继续学习。

  一位高三生说,我能熬过来,归功于“掐手”和“风油精”。往往上午第一节课,我的眼皮就打起架来,脑子里空白一片。被同桌一掐,才清醒许多。下课铃一响,趴倒一片,再上课,睡眼惺忪赶快抹风油精。班上几乎人手一瓶,用久了都成了“瘾君子”。

  到高三,尤其是最后冲刺的高三下学期,综合测验、期中、期末、会考、一模、二模……每天除了考试,就是考试,回家还有一堆厚厚的卷子。重点中学更是“魔鬼”式学习,与高考无关的一切全部删去。有的高考“状元”说自己按时睡觉,要不是天才,要不就是骗人。没有十分的耕耘,怎么能有十分的收获?北京某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早上6点15分到校,中午不回家,匆匆吃完饭,接着做题。说是下午3点多放学,但实际上加课,回到家还要看书到12点。河北某县中学,有的高三生家就住在只要走十几分钟远的地方,却只允许一个半月回家一次。学习紧张时,天天有90分钟的大课,教师一天下来嗓子哑了,学生则不停地记笔记,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脑袋都要炸了。每传来一套题,都抢着做,还没做完,另一套题又来了。做了大量的题,才发现都是重复,真正有价值的没多少。大大小小的考试多了,但每天必须有一次高考模拟,严格按照高考程序。考题来源广泛,题型复杂,不论考好考不好,大家都没有欢乐,发呆的,拍桌子的,踢门的,大嚷大叫的……似乎都感到一种无聊。因为除了“分”,我们什么也没有,整整12年全“献”给了高考。

  2000年3月1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一封家长来信:女儿考上省重点,全家高兴无比,但很快一种从未有过的学习压力严重地伤害了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女儿从中学起一直担任班长、团支部书记,但现在却不敢竞选班干部,连课外活动也不敢参加,只怕影响学习。每天学到后半夜,只睡4个小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妈妈我太困了,我眼睛疼。而教师说学吧,高考后一个星期就休息过来了。我真担心女儿能否承受如此压力,能否健康地走出高中这块“沼泽地”。

  一位高三生说,学习就像一笔“高利贷”,越背越沉,高考无形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每天早上一睁眼,就看见一片黑压压的乌云。不敢去想万一考不上大学,社会舆论、家长和同学该怎样埋怨和嘲笑,只能“破釜沉舟”。为了高考,我们都成了“机器”。那个本该阳光灿烂的18岁,就这样在恐慌与焦虑、疯狂与麻木中慢慢消失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